1、放下面子:干事的人,向来能屈能伸
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几乎可以说家喻户晓。刘备能放下面子,不顾皇叔之尊,一再放低自己的身段,对隐居的卧龙先生一顾再顾,甚至宁可立在屋前等候,也不肯吵醒午睡的诸葛先生,气的张飞暴跳。
放在一段传奇故事中,这似乎并没什么难的。但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都受制于自己的面子,不能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不能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最重要的是,为了怕别人看不起,就不肯、不能从小且辛苦的起点做起。
反观那些为了自己的事业,能放下不必要的面子的人,人生目标明确,为了达成目标需要付出哪些努力明确,对于要因此受委屈的准备明确,而这些“明确”,是放下面子,抛开面子羁绊,表达真实自己,和自己的真实目标亲密接触的基石。
三顾茅庐
2、放下压力:把一些无谓的痛苦扔掉,快乐就有了更大的生产力
人们常说有压力才有动力。这句话应该说部分正确。
压力要到什么程度,又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受压人是恰好激发了斗志,还是在压力下彻底消沉,是需要详细考虑的。
压力中那些无谓的痛苦成分,在很多时候会分化我们的力量,让我们在面对一种具有威胁性的生活境况时,明明知道需要做出努力和改变,却失去了一点一滴经营的耐心和信心。焦虑就是这样一种压力下的无力情绪。
一个人在无谓的痛苦中,深感压力的时候,他的能力就容易发挥受限。有一句话说快乐是最大的生产力,把那些无谓的痛苦扔掉,让快乐释放出个人的天赋,不仅可能释放出的能力更彻底,结出的果实也可能更健康。
3、放下过去:过去的事情再怎么想也无法改变,不如放下
如果过去是美好的,我们会说怀念过去。
放不下的过去,通常这个过去是有遗憾、愧疚的。想起这个过去,它就作为一个负面能量,以负面情绪的方式,揪扯我们的心。
但是为人处世,多少还是要有一点旁观者的态度。所谓旁观就是在对待一个已经画了句号的过去、一个不可更改的过去、一个可能充满了遗憾的过去时,意识到自己能力的有限,无力扭转一种状况的客观发展。
放下过去,就是置身于客观的位置,承认客观的参与。
图片源于网络
4、放下自卑:接受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你一定能成功!
自卑往往是因为对比,在和他人的对比中,对于我们自身存在的某些问题不能接受。
当一个人不能接受自己的时候,他很容易陷于对别人的模仿。模仿别人做事的方式,模仿别人的性格。模仿和吸取也许是有一定的差异的。我们吸取别人的优点,意味着把它变成自己的。而模仿却可能只是模仿外在形式,并没有得其精髓。
最著名的故事,莫过于东施效颦。东施姑娘只知道西施姑娘皱眉捂心的样子很美,却不知道真正美的是西施本人,皱眉捂心只是在西施美貌基础上的一种别样韵致。
而一个人只有接受自己,才能真正在自己这块独有的模子上,找到适合自己的、准确的发展方向和位置。而只有发挥出自己独有的天资特质,才更可能成功!
5、放下懒惰: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
再好的想法,要想成功,最终都要落实到行动力上。懒惰,从某种角度上说,就是行动力、执行力不够。
古人在形容勤奋时,有个很形象的成语,闻鸡起舞。天天鸡叫即起,需要和懒惰做多么大的抗争。大书法家王羲之不仅有天赋,而且非常勤奋。据说王羲之每天练习书法,用来洗毛笔的水池子,年深日久,水池里的水都成了黑色。所以说,要想天赋兑换成成功,努力是不可缺少的。
尽管,爱迪生的名言,成功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天分,还有后半句,百分之一的天分更重要。
但是,要想对得起这得天独厚的天赋,就要多想想科比的那句名言:你见过洛杉矶凌晨四点时的样子吗?
爱迪生
6、放下消极:负能量拖累人,要么抛掉,要么转化
很多时候人不知道自己输在哪里,不知道自己的生活不如意在哪里。
外观上看有很多不如意的外在理由,但审视自己,会发现是自己的消极在消耗自己。
消极其实是一种放弃。这也不可能,那也不可能,对成功和希望预先否定,也就给了自己放弃努力的理由。消极也是一个陷阱,容易让人在一种不如意的境况中自我设限,不求改善。消极的负面意义是,限制了一个人的潜能,同时也就是限制了进步、打开新局面的可能。
消极无异于人生的阴霾,需要从内心抛弃;但有时,暂时的消极,也是一种应对困难的心理软着陆,是对接受困难的一种心理过渡,是需要转化的能量储备。
7、放下抱怨:抱怨无法改变现状,拼搏才能带来希望
抱怨作为一种情绪发泄,在日常生活中不讨人喜欢。但也许有时候,我们会觉得适度的抱怨有益于平衡情绪。
最不可取的是,抱怨成为一种生活态度,无所不在。而且抱怨成真,不仅没有把情绪发泄出来,反而加重了怨恨情绪。像一个故事中所写,一个老太婆老是抱怨老头子养的麻雀吵闹,随着抱怨的不加节制,她的情绪终于爆发到要以真正的狠毒来发泄,她伤害了麻雀,也伤害了老头子的感情。她自己也受到了惩罚。
所谓抱怨会带来灾难,是因为抱怨不仅无助于寻找和发现解决问题之道,反而越来越让我们相信抱怨有理,也意味着我们可以推脱自己应该负的那部分责任,任由情况越来越恶劣。可以说,抱怨成习惯,是对生活中的问题没有能力或不想付出的一种表现。
抱怨是把生活中的问题最大问题化,而想改变境遇,只能拼博,拼搏也就是把不完美的生活最大利益化。
8、放下犹豫:认准了的事情,不要优柔寡断;选准了一个方向,就只管上路,不要回头
很多时候我们不缺才能、不缺机遇,之所以不能成功,坏就坏在了犹豫上。
关于犹豫,老祖宗有个精妙的描述,前怕狼,后怕虎。
和犹豫相对的是果敢。从果敢这个词的词义上,其实也可以推出犹豫包含的缺乏决断、不够勇敢的本质。机遇往往是稍纵即逝的,所以能不能抓得住,就要看一你有没有判断的能力,二你有没有抓住的勇气。
放下犹豫,决不是说一个人做事要莽撞。正相反,放下犹豫是说,一个人在经过了充足而周密的思考判断之后,想清楚了什么是重点,什么是可以不计较的,自己能付出什么,能承受什么,从而拿出足够的勇气,在选定的路上勇往直前。
9、放下狭隘:心宽,天地就宽;格局大,事业就大
有时候我们会说某人心胸狭隘,这种评论好像针对的是一个人的人品。
但很多时候,一个人之所以狭隘,和他不会算账有关系,虽然也可以说,是因为人品有瑕疵所以不会算账。
比如说,三国中的周瑜。周瑜被评论为比较狭隘,嫉妒诸葛亮比自己更有谋略,以至于最后被诸葛亮气死,慨然问天道,既生瑜,何生亮?!周瑜之所以突不出诸葛亮这个对手的框架,就是因为他的作为的目标太小,他的目标老是锁定在个人和诸葛亮的斗智斗勇上,而不是着眼于大局。如果着眼于大局,就不会那么在乎个人之间比拼,偶然的胜败得失。
所谓“利不可两得。不抛弃小利,大利就不能得到。”
这个帐就是,太着眼于自己,很可能限制了自己;太着眼于利益,却很可能损害了利益;心宽,格局大,某时可能暂时看不到有利,但长远来看,却有可能有更好更大的发展,也就是舍小利,谋大利。
周瑜
10、放下怀疑:疑神疑鬼的人,没人和他交心。独步天涯,成不了事
怀疑是一种伤人的品质。怀疑从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危害不大,但是却很
容易让人心寒。
老话说“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有时候我们可能会觉得,怀疑是正常的,有疑心是正常的,难道信任就要不分情况,一味的盲目信任吗?但是看到三国中,当赵云冲回敌阵去救刘备夫人和阿斗,很多人都因此误会赵云投奔了曹操,而刘备坚信三弟的人品,这种信任是多么让人感动!
信任能带给人多大的付出决心,因为信任本身就是一种付出,付出了对另一个人的认可、感情、接受、期待。它本身就是一种能感染人、鼓舞人的信心。
信任是外向的、积极的、充满了乐观的,吸引人的。怀疑往往冷却别人付出的热情,信任却能鼓励别人付出,吸引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