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长耳
我们常常会因为一首音乐而回忆起一部经典的电影。
也会因为一部电影而回味它蕴含的丰富意义。
今天要给大家推荐的这部《音乐之声》,一直被奉为歌舞类电影的神作。
它曾包揽了1965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剪辑奖、最佳音响奖以及最佳配乐奖多种奖项。
这部神作在历经岁月之后再细品,仍有它独特的风韵所在。
经典辣评 ▼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成就便是它的音乐。
用歌唱的形式表达角色的内心情感是歌舞片的常用手法,在这部影片中大量人物情感的交流也是借助音乐来完成的。
对于电影来说,这类题材并不少见。
受舞台剧的影响,歌舞在这部电影中的作用也更倾向于舞台化的表现。
音乐自然也成为了情绪宣泄的一种外在载体,而《音乐之声》中的音乐不仅带来了回味,更沉淀了经典。
轻快活泼的《The Lonely Goatherd》是玛利亚的真诚与坦率的人物象征。
《Good night,Goodbye》又反映了孩童的天真与单纯,对祖国款款深情的《Edelweiss》还表达了对于家园的无限眷恋,
当影片中玛利亚抱着吉他、背倚着阿尔卑斯山脉,在蓝天白云间欢快的唱着《do remi》时,只单单是这一个景致已然让人神往。
况且还萦绕着童真有趣的歌曲,更是把观众带到了这如梦如幻的场景。
而这首简单欢快的乐曲却也用简易的音符传达了一种认知世界的方式:学习事物的过程并非枯燥而困难,因为追寻知识,认识这个世界的过程本来就充满了未知的惊喜与期望。
这是一场声与影的饕餮盛宴。
当隔离了一切世间尘杂,浪漫音乐所带来的是自由和关爱,曼妙的旋律连接的是一家人背后貌合神离的感情。
当清脆的童声取代了冰冷的口哨声,亲密的歌声也终于化解了这个家庭的精神桎梏。
也许在这种情感的变化中,观众才能被这其中的音乐所感染。
动人的音符荡起心灵的涟漪,情感的宣泄像极了这些流淌的乐符。
当真挚的情感环绕着一家人,又有什么能将彼此的心分开。
而音乐的意味也不仅仅只限于情感的传输与共鸣,在影片中最显而易见的篇幅来自于对教育的意义和反省。
不得不说,这部上映于1965年的电影,其所反映和立足的观点算得上前沿。
二战期间的贵族家庭,孩童的叛逆被军人化的家庭规则所管束,这是现实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管教方式。
但往往这样的方式是浮于表面的,玛利亚的到来,填补了这些孩子空白的情感,也尊重了他们每一个人的独立权利。
没有哪一个孩子不期望父母的关爱与理解,而这也是大多数父母的认知通病。
他们常常将心思放在了给孩子更好的物质条件上面。
与此相随而来的是希望孩子们做到听话,乖巧与顺从,上尉无疑是这一类父母。
而玛利亚教给孩子们的是选择,是尊重每一个独立的个体,是对自己人生负责的一种坚定。
她教会孩子们唱歌,教会了他们像音符一样找到自己的位置,去坚定自己的梦想,选择独属于自己的人生。
从这个方面讲,影片所传输的教育理念不光立足前沿,也能引发共鸣思索。
电影不光关乎情感,也着墨于战争。
只是它规避了战争冷血的硝烟,而是在一片情绪的暗哑中寻到了一个音乐的突破口,
战争消磨的是人的心智,而音乐唤醒的是麻木的情感,上尉一家人身处纷扰环境,却也怀揣着家国情怀。
一曲《雪绒花》,是亲人间的默契,是战友之间的祝福,是对于家园的憧憬,彼时的雪绒花唤起的是众人心中久违的温情。
至少此时,音乐让人们忘却了国界,忘却了种族,只为自己而歌,为爱人而泣,故而音乐带来的已经远超我们肉眼所看到的一切。
上尉一家演唱的雪绒花如同绽放于泥垢之间的一线希望,这希望是自由,是关爱,是未来。
这正是电影从战争背景下延伸出的另一种表达,私以为这也应是一种人生的态度:
大多数人都是生来平凡,但若细细回味,这一生却也算是意味深长。
在这里要提一下玛利亚的身份,她生长于修道院,被修女抚养。
但她身上却有着一股无羁的朝气,她热爱音乐,执着于爱情,追寻着自由,无惧世俗的眼光。
作为一个修女,玛利亚的信仰是上帝。
正如修道院的院长所说:“你的信仰不能成为这些墙,去挡住你的问题,你要正视它,要按照你的生活道路去生活。”
故而,信仰的意义绝不是围墙之内的自我供奉与顺从,而是眼观四下的生活,依旧能正视现实,实现平凡生活里的价值。
信仰与真挚,本不是压榨于本心激情后的顿悟,而是清除灵魂之上一切尘泥污淖后的本性展现。
上帝面前的人人平等,无限于地位,身份与种族,他颌首于展现自我灵魂的独特,赞许着每一个心怀信仰的人追求自由,重识自己的激情与人生。
《音乐之声》这部经典之作品味的是意蕴,回味的却是人生。
-END-
审核 | 夹心饼干 编辑 | 茹果
版权归长耳所有,辣评社整理发布
转载请联系辣评社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