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韵,是在韵文的写作中,在诗句的最后一个字,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朗诵或咏唱时音调和谐优美,增强诗歌的音乐性。
古体诗押韵较宽松,可以换韵,可以押邻韵。近体诗押韵有较严格的规定,首句可押可不押,下句必押平声韵。但亦有例外,如柳宗元的《江雪》。
偶句押韵
律诗是二四六八句押韵,绝句是二四句押韵,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首句均可以押韵或不押韵。
如: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第一二四句押韵。
又如:登乐游原(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首句并不入韵,二四句押韵。一般来说,五言诗首句不入韵的常有,七言诗首句入韵的常有。
押平声韵
近体诗讲究声韵和谐,一般押平声韵,大多数近体诗(即唐及以后的诗,唐以前的叫古体诗)也遵循这个要求。但仍有押仄声韵的典范之作,比如柳宗元的五言绝句《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无论以古入声韵尾还是以今普通话ie、ue韵朗读,均没有拗口之嫌。
一韵到底
原则上,近体诗中间不能换韵,尤其是在科考考场上的试帖诗、应制诗和限韵诗。但由于科考使用的《切韵》体系已经不完全符合唐代口语声韵,更可能有诗人乡音难改,使用方音作诗,因而仍有在诗中更换成邻韵的作品,如杜甫的《吾宗》:吾宗老孙子,质朴古人风。耕凿安时论,衣冠与世同。在家常早起,忧国愿年丰。语及君臣际,经书满腹中。
二、四、八句的“风”“同”“中”是平声“东”韵,第六句的“丰”是平声“冬”韵,“东”与“冬”通押。
首韵借韵
古体诗的押韵,可以把邻近韵部的韵,比如一东和二冬、四支和五微,混在一起通用,称为通韵。但是近体诗的押韵,原则上必须严格地只用同一韵部的字,即使这个韵部是窄韵,也不应参杂其他韵部的字,否则叫做出韵。但是如果是首句押韵,可以借用邻韵。
押韵需注意的
忌重韵。
即同一个韵字在一首诗的韵脚里重复出现,此乃大忌。
忌同义字相押
如一首诗中同时使用“花”、“葩”,“芳”、“香”等。
忌出韵
古人写诗多依官韵,而许多我们认为是同韵的字在官韵中被分别列入不同的韵部之中,如“冬”与“东”之类,如果在同一首诗中相押,即出韵。但由于古今语音变化的原因,今天已不必太强调这一点了。
忌凑韵
俗亦称挂韵脚。所押之韵,与全句意义不相贯串,而勉强凑合。如唐诗“黄河入海流”句,若易“流”字成“浮”字,便凑韵。
忌落韵
落韵者,出韵之谓也。如一首诗中通体全押一东韵,而一字忽押二冬韵,一东与二冬虽古韵可通,然用诸古体时则可,用诸今体诗,即落韵。
忌倒韵
倒韵者,将二字颠倒以就韵之谓也。如古诗“新书置后前”句,易前后成“后前”,即所说的倒韵。如果于词义无碍,不妨倒用。若强用,便不通顺。
忌用哑韵
作诗当择声音响亮之韵押之,自然音调高超。若用哑韵则非但词句不挺,即全诗亦因之影响。
唱和
唱和就是依照别人诗中所使用的韵字来押韵做诗,叫做“和韵”或“步韵”,主要有三种方式:
次韵
又称步韵,即用原诗相同的韵字,且前后次序都必须相同,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
用韵
即使用原诗中的韵字,但不必依照其次序。
依韵
即用与原诗同一韵部的字,但不必用其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