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予一人,寡人,孤,朕:古代帝王的自称有哪些含义?
- 文/cici
- 文章声明:本文章属于“不易君子”原创内容,请您尊重原创,转载请联系本号。
- 图片声明:本文内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号。
- 盗用警告:本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可实时监测全网盗用文章行为,请遵守道德底线,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中国历史纪年表)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曾经诞生过数十个朝代政权,而不同时期,不同朝代的帝王对自己的称呼也是有所不同的。
那么中国古代帝王都曾经有过哪些自称呢?
自称:予一人
先来看看商周时期。
商周时期其实是商朝、西周和东周这三个时期的统称,其中商朝是中国众多朝代中有相关文字直接记载的开端,这也为后世了解商周时期的文化提供了不少便利。
一本名叫《尚书·汤诰》的商代文献中就曾提及:“尔万方有众,明听予一人诰[gào]”,从这一记载中可知商周时期的天子们所用的自称为“予一人”。
(清代复刻的《尚书》残本)
这也是中国迄今为止有迹可循的最早的君王自称。
不过“予一人”这个自称通常是君王在发表诏令时使用的,当他们面对长辈或者处于先王死后的服丧期间时则要改用“予小子”这一自称(《礼记·曲礼下》:天子未除丧,曰予小子)。
自称:寡人、孤、不谷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开始陆续出现“寡人”、“孤”以及“不谷”这三种君王自称。
这三种自称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它们都是君王用来表示自谦和自省的。
其中寡人这个自称意为寡德之人。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林立,讲究以德治国的各地诸侯担心因为自己失德的缘故而导致灭国,所以就诞生了寡人这样一个谦称来时刻提醒自己要注意德行。
(《大秦帝国》中的秦昭襄王形象,乱入一下)
除了诸侯王之外,寡人这个自称还用于士大夫以及诸侯夫人。
庄姜(卫庄公夫人)就曾在《燕燕》(《诗经》中非常著名的一首诗)这首诗中写道:“以勖([xù],勉励之意)寡人”,这其中的寡人就是指的她自己。
不过寡人虽说是诸侯王的自称,但是用它来自称的大都是实力较强的诸侯王。
那些实力相对较弱的诸侯更多的自称孤(《礼记·玉藻》:小国之君曰孤)。
孤这个自称也是一直沿用到了秦汉时期,像东汉末年的曹操、孙权等人就都自称孤。
(实力强大的国家君主自称为寡人,实力小的国家君主自称为孤)
最后不谷这个自称,也写作不毂,引申之意为缺乏德行就会绝后。
公元前704年,楚国国君熊通不顾周王室的反对在中原地区自立为王,从此变身为楚武王。
《左传》中曾经提及称王之后的楚武王“犹不敢袭用‘予一人’之自称,而从天子降名之例曰不毂”,从中可以看出楚武王虽然僭越称王,但是却还是保持了一定程度上的自谦。
从寡人、孤、不谷这三个自称中也可以看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君王都很敬畏神权,相信只有有德者才能保有上天赐予君主的权力。
自称:朕
到了完成统一的秦朝则是对皇帝的自称做出了一个全新且明确的规定,而这个自称就是广为流传的“朕”。
(秦始皇:朕乃万岁!)
朕这个自称其实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只不过那个时期它都是单纯地作为第一人称在使用,不管什么身份的人都可随意使用。
但是随着秦始皇“天子自称曰朕”这一规定的颁布,朕这一自称从此变成帝王专用称呼,其他人如若自称朕都会被怀疑有谋朝篡位之嫌。
原来,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这么多个帝王自称。
这其中朕这个帝王自称应该是所有自称中流传最广、最久的,就连越南、日本、朝鲜这些邻国的君王也都曾使用过朕这一自称。
(总有刁民想害……)
- 上一篇:言之无文-墨家刹那辉煌后为何在历史上失踪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