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炎附势”形容那些依附权势,巴结高官的人,典出于《宋史》——李垂传:“今已老大,见大臣不公,常欲面折之。焉能趋炎附热,看人眉睫,以冀推挽乎?”
李垂,字舜工,山东聊城人,咸平年间进士,先后任职著作郎、馆阁校理等官职。
曾编写了《导河形胜书》,对治理、恢复旧河道,提出了诸多大有裨益的建议,引起了朝廷的重视,后期参与修撰起居注,不久出任亳州知府。
丁谓做宰相的时候,李垂一直没有去拜访。有的官员不理解,就问李垂为啥不去宰相府。
李垂回答说:“丁谓做宰相。不以公道取信于天下,而是利用手中的权力为所欲为,仗势欺人。我观察他的所作所为,料定他早晚得被贬官到海南崖州,我怎么能做他的党羽呢?”
李垂的话被传到了丁谓的耳朵里,丁谓恨得牙根发痒,很快把李垂的亳州知府给撸了,贬职到了偏远的“颍、晋、绛三州”。
丁谓虽才智过人,却心术不正,在任职宰相期间,愚弄皇帝,多行不义,排斥异己,陷害忠良,后来果然像李垂说的那样,被贬到海南崖州做了司户参军。
明道年间(公元1032年—1033年),李垂再度被调到京城朝中。
大臣李康伯对李垂说:“舜工你以善于文学、议论著称于天下,诸大臣打算推荐你做知制诰,可是现任的宰相不熟悉你,你应该去拜访一下。”
李垂回答说:“我当初若去拜谒丁谓,在乾兴初年就能成为翰林学士了。如今老大不小了,我有我的做人原则,看到大臣办事不公道,我就会当面指责,不留情面,怎么能趋炎附势,看别人的脸色,巴望着人家提携呢?”
“我若昔谒丁崖州,则乾兴初已为翰林学士矣。今已老大,见大臣不公,常欲面折之,焉能趋炎附热,看人眉睫,以冀推挽乎?”
李垂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结果又被新一任宰相排挤出京城,贬至均州(湖北丹江口),不久卒于任内,时年六十九岁。
李垂的刚直不阿,不畏权贵,为世人所津津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