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类哲学自觉看破红尘,由厌世而惧生、厌生,并企图寻求最后的解脱;也有的是因经受不住突然变故的打击,或失恋、或破产、或患绝症,便以为生不如死,以彻底解脱为最终归宿。表面上看很勇敢,不怕死,把生命看得很轻,可以随意结果它。实则是怯懦的,不敢面对失败,不敢正视现实、正视矛盾,更没有勇气去要求解决矛盾、重新做起的办法和途径。其实生比死还困难,因为人生本来就充满矛盾,三灾八难谁也难免遭遇,此所谓矛盾普遍存在,人生悲剧多于喜剧。上帝创造人就是要惩处他,而不是为了让人去享乐。
“哀莫大于心死”。悲观厌世者之所以要寻死觅活,就是心灰意冷,丧失了精神支柱,丧失了生活热情,对现实人生失去信心。这种情况首先只能自救,尽可能多看看世上的光明面,多呼吸周围的新鲜空气。实际上,有时大家都面对同一客观自然环境,这世界并没有厚薄之分,全在你自己的心情好坏,调整关系,变换角度切都会有所更改,信心和热情逐渐就会在心中复苏。
悲观厌世者所以对人生缺乏信心和热情,另一个原因就是短见,缺少“风物长宜放眼量”的精神,好钻牛角尖,只看鼻子下边那点地方,凡事总往窄处、坏处想,一旦有点事儿就觉得大难临头,“世界末日到了”似的。倘若能看远些,相信一切都将会随着时间的消逝成为过去,相信任何事物都会有转机、有起色。“粮食会有的,面包会有的”,只要生命之树常绿,一定会有开花结果那一天。
一般说来,没能耐才会想到死。这就是说,要想临大事而不惊,受挫折而不气馁,就得具备有对待挫折和失败的本领,悲观厌世者不仅是精神上的儒夫,往往是些无能的人。因此,少壮要努力,学足真本领,免得生活没本钱,心里没底数,活起来自然就不带劲。
悲观厌世者常常是一念之差,一时冲动,有多少自寻短见的人即将告别人生的最后一刻,悔恨自己的错误抉择,留恋人生、留恋生活,但已铸成大错,追悔莫及,只能带着遗憾告别人生。这样看来就是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也没能解脱,反而更加痛苦。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东方不亮西方亮”,“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些对于厌世者都是箴言。世界是精彩的,“地球家园”已成为可能;人生大致都是苦的,可苦中有乐,其乐无穷。感谢生活,热爱生活,创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