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城市,节奏变得很快,多数文化已经消失。很多时候,在农村才能寻找到些传统文化的存在。就比如今天我们要说的民俗谚语。
民俗谚语,其实也是一种民间俗语,它和成语典故有所区别,谚语简单易懂,一看就知道是什么意思,所以在民间比较流行。不像成语典故,诗词歌曲那么深涩难懂。谚语有几大特点,第一个:简单易懂,道理直白;第二个:区域性很强,比如在四川区域的,其他地方就不一定听得懂,因为在这种谚语俗语中会掺杂地方方言;第三个:有点粗俗,用文化人的眼光看就是粗俗。好了,说了这么多,大家一起欣赏一下一些搞笑有趣的民间谚语。
门上的谚语
不是阿家人,不上阿家门,(俗语)。一般指某家媳妇与婆婆或丈夫脾气、秉性相似,给外人的印象好像未过门之前就是一家人。是不是看不懂?因为里面含有地方方言"阿家",阿家就是指他家,没有这方言的肯定看不懂。
买衣看袖子,娶妻看舅子,(俗语)。意即买东西前先观察袖子质量,因为一件衣服,往往袖子受磨损度较大,如果袖子处质量差,也穿不了多久;娶妻之前,注意观察女子的弟兄,可以大概推断这家人的品行习性。这句俗语饱含着人们平时的生活经验,说道经验,时代不同可能经验也不适用,当然也会适用。
猴子捞月--一场空
缺牙巴咬虱子,闯到叻,(民谚)。缺牙巴,牙齿掉了一些的人。比喻误打误撞,并非真正有本事或能做到。
和尚脑壳上的虱子,明摆起(民谚)。比喻事情就明摆在哪里,大家不说都知道。
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
饱懒饿心焦(俗语)。人处于饥饿状态精神状态较好,行动力也迅速,为的是早点能填饱肚皮,一旦吃饱了,反而容易犯困的。当然,从生理学的角度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我们大脑内分泌的一种激素——食欲激素,当一个人吃完饭之后,他摄取的大量葡萄糖会减少这种蛋白质类激素的分泌,从而让人感到困倦。人体内的食欲激素是由大脑视丘下部的神经元细胞分泌出来的,因为它能影响机体的摄食行为,并参与血糖代谢,因此被称为食欲激素。去年6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研究员丹尼斯·博达科夫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称人体内葡萄糖水平的轻微增加也会减少食欲激素的活动,并让人犯困。根据博达科夫的研究,不同食物造成的瞌睡效果也不同,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会大幅增加人体的葡萄糖水平,会使人更加疲倦嗜睡;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的效果则差得多。所以,一些俗语民谚类的还是有一定的道理。
饿心焦
有肉嫌毛多(俗语)。不仅不满足于现状,还要挑剔。
装憨得个饱(俗语)。以为在别人都争论不休的情况下不参与,直接捡现成的。让他们慢慢去争论,自个儿把便宜占了。
大哥嫑说二哥,大家都差不多。大家处境和受人批评或嘲笑的程度都差不多,没资格批评或嘲笑另一人。其含义接近于成语典故"五十步笑百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