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思维,不同的人生
一则小故事,暗藏商业大道理
有一个关于牧牛人的故事,从前有三个人A、 B 和C ,每个人的手里各自拥有一些牧草,但由于他们利用牧草的方式不同,最后带来的结果也不同。
A一心只想着把牧草存起来,舍不得用牧草吸引牛,于是自己动手去抓牛,结果折腾很长一段时间,一只牛也没抓到。
没有牛,自然就没有牛奶,更换不到吃的、喝的,还有大房子和车子。最终,A只好守着一堆牧草,孤独地度过贫困潦倒的一生。
相比而言,B比A要灵活一些,他会拿着牧草去吸引牛, 等牛被吸引来之后,他便把这些牛给关了起来,慢慢地有了一个小牛圈,但他却很少想起去挤牛奶,满脑子想的都是吸引更多的牛。
所以B的牧草很快就被用完了,牛也没东西吃了,而且还趁他不在时逃跑了,最终B牛草两空。
庆幸的是,他意识到了自己存在的问题,重新调整了一个策略,赶忙把之前挤过的一些牛奶拿去换取牧草,然后再去吸引牛,挤牛奶,拿着牛奶换更多牧草,再吸引牛……
如此循环,他吸引到了更多牛,也用牛奶换取了大房子和车子,衣食住行都有了保障。
但随着牛越来越多,每天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也多了,可他并没去招募员工,只想着一个人做,这样获得的东西也会更多。
因此,他一个人整天忙里忙外,没过多久就累垮了,牛也不能再增多了,虽然这时他已经拥有了固定的牛圈,有了车子和房子,生活过得也算幸福,但着实很累,很辛苦。
相比A、B两人,第三个人C有一个智慧的头脑,先用牧草吸引牛,挤牛奶,然后换更多牧草,再用牧草吸引更多的牛,之后再用更多的牛奶换来车子房子。只是和B后期采用的方法不同的是,他会把自己的车子和房子拿去分给一些人。
于是,便主动吸引来了部分员工,然后他就手把手地给这些员工传授自己的成功经验,教他们怎么用牧草去吸引牛,怎么挤牛奶,怎么用牛奶换更多的车子、房子和牧草,再用牧草吸引更多的牛。
随着牛的数量增加,员工的人数也不够了,他就用挤的这些牛奶去换更多的房子和车子,用来吸引更多的员工。最终,他的牛圈越来越大,牛也越来越多,员工也越来越多。
这时,C的任务量大大减少了,只负责管理下他的员工,基本上不需要花费多少心力,甚至什么都不做,每天也有用不完的牛奶,可以换更多的车子和房子,以及收揽源源不断的人才。
因为用牧草吸引牛,挤牛奶,再用牛奶换东西这些事,都是他手下的员工做的。所以,他早早实现了财富自由生活。
不同的思维导向论,决定不同的人生结果
其实,以上故事里的牧草,即相当于我们每个人所具备的核心技能(可变现的)。
在《奇葩说》第五期,薛兆丰有从经济学的角度辩证了一个人努力工作的意义:
“实际上,每一个人,每一个时候,都是在为自己的简历打工,不管那个公司能够维持多久,陪着你的那份简历是一直陪着你的,你们要有这个意识。”
事实上,这份简历就是我们所具备的核心技能,是别人从你身上拿不走的,真正属于自己而独特的价值。哪怕是离开了平台或公司,这项技能依然可以成为今后可迁移的能力,即不可替代的经验资本。
只有具备了这个能力,我们才能增多更多的议价权,这也是每个人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最强底牌。
而不确定性,就好比某天意外的来临,属于“黑天鹅事件”的范畴,如被大公司淘汰裁员,创业项目失败,或遭遇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事故等经历,这些不论是在金融,商业,经济,还是个人生活,都存在发生的可能性,令人难以预测和控制。
因此,提升核心竞争力是人们所有安全感的源头,但需注意的是,也只有把这项技能应用在了社会交付场景中,才能够发挥它的最大价值和效益。
故事里出现的另外两个隐喻,牛,相当于客户;牛奶,相当于金钱。可是,也只有当有了牧草(技能)、牛(客户)和牛奶(金钱)这三个闭环后,方可形成市场交易价值。
核心技能为起始点,是1,后面的客户和金钱是0。
由此可见,不管是在生意层面,或是其他商业领域,普遍会出现以下这三类人。
第一类(A):滞后型思维者,只顾埋头苦干,没有高远眼光
这类人认为自己的技能很好,内心清高,羞怯于对外传播,或技能本身较为薄弱,害怕被人耻笑,不敢对外扩张和传播,以去提供能力价值。
所以,即便是这类人有了某种专业技能,但并没有去利用它吸引到相匹配的客户,因为他没有传播,别人也不知道他有解决自己需求的能力。
由此,这些人就会产生一种固化思维,只顾埋头苦干,闭门造车(低效率)。久而久之,发现这样做事非常费劲,来回折腾竟找不到客户,也赚不了钱,而没有物质基础,个人的吃喝住行都没法保障,最终贫穷庸碌地过完一生。
有一个“隧道事业效应”,大意指个人若身处隧道,他看到的就只是前后非常狭窄的视野,而拥有了远见和洞察力,视野开阔才能看得更高远。
我们去做一件事情,重要的不是现在怎样,而是将来会怎样,将来你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凡事,不要太顾虑、犹疑,你总不相信自己可以做得更好,总害怕做得糟糕,进而逃离与外界的互动与反馈,那只能日渐成为固步自封的人。
比如,这些年流行新媒体写作,但有很多人,尤其是部分传统纸媒写作者,他们对这种新的媒介形式持有很大的批判性意见,把其看得十分轻薄,认为这类文体太迎合读者和市场,甚至有点功利性,而自己是对文字葆有深爱和初心的,便不可顺应趋势,从而颠覆以往的写作形式。
这其实存在一个很大的思想误区。因为时代在进步,技术在革新,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多数人每天忙得顾不上静心翻书看,而更趋向于碎片化的手机屏幕端阅读,以提升自己的内在能力或释放情绪压力。
试想,如果没有这些新媒介的传播,那我们所接触的信息来源和内容量无疑会大幅度降低,而且这种狭窄的知识视野和边界,大概率让人步入封闭而固化的世界一角。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技术发展的变化带来了媒介形式的多样化,最终影响到了内容层面上的改变。
社会的价值体现在哪里?即我们能为多少人解决问题和需求,而不只是具备解决某种问题的潜在能力。前者落实在了行动和结果上,后者则停留于方向和策略上。
但这个世界残酷的地方就在于,它往往会通过真实的结果,来评判一个人所存在的价值高度。
因此,当我们拥有了高远的眼光时,才能更清楚地看到真实的世界,看清尚且不容乐观事物的将来,而后坚定不移地去做,这样就已成功了一半。
第二类( B):半变通思维者,只顾单打独斗,不懂合作共赢
这类人会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想办法解决别人的痛点、需求,去吸引一些潜在的客户,然后把吸引来的这些客户沉淀在一个地方,慢慢维护,让其日后成为自己的精准客户群体。
不过,这类人可能没意识到,盲目地去吸引客户,但不知道该怎么把他们给利用起来?比如,后期能否可以通过这类群体实现资源共享、价值变现。
反之,B类人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维护这些受众群体但却得不到回报,而一旦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被消耗完了之后,也便无法再提供更好的价值和服务了,那被吸引来的客户也会随之流失掉。
但如果把前期通过这些客户赚到的一些资金,拿去投资自己学习,认真打磨技能,积累经验价值,而后再运用更专业的技能去吸引客户。
那么,这时的服务质量和变现能力很可能会逐步提高,加之后期再把产品进行迭代和升级,自然会吸引更多的客户,从而扩大品牌影响力,更快地实现经济自由。
但这又存在一个问题,当客户越来越多时,自己就需要花费更多的心力去维护了。
这时如果再不招募一些人进行分工、管理,一个人显然忙不过来,甚至要透支身体忙事,比如长期熬夜赶工作进度,每天非常忙,劳累又辛苦。
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远拼不过一个团队的力量,这也就体现了合作共赢的重要性。
很久前,国内上映一部《中国合伙人》电影,讲述了三位合伙人携手创办培训机构“新梦想”的故事。影片里的成东青是一个出身农村的穷小子,没见过什么大世面,一路成长经历波折,但他不甘平庸,一心只想在教育领域做出一番成就。
之后,他决定开英语培训班,四处张贴广告,由于缺乏资金,暂且在肯德基里为学生讲解。但随之学员数量的增多,他开始策划一个长久之计,找更大的地方,招更多学生,于是便找王阳做合伙人。
两人在一个废弃的大工厂里授课,周边条件不好,他们每天要讲很多堂课,从早晨讲到半夜,虽然也很累,但好在听课的人多,学习氛围好,而且收入也比成东青一个人当家教时的费用多。
后来,听课的学生越来越多,从美国回来的孟晓骏也加入了他们的团队,三个人擅长点不同,分工明确,发挥了各自的技术竞争力,最后校区越做越大,直至在美国上市。
电影《中国合伙人》
回顾影片中这三个人的创业历程,如果当初没有王阳和孟晓骏的加入,单靠成冬青一个人完成,他是很难把教育企业做到顶尖领域的。
那么,在未来的社会,我们也应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提高自己的团队合作意识,尽可能地采取资源整合和技术创新的发展模式。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而人生是场马拉松,起跑快,中途快,都抵不上稳中求进,进中求长远。
第三类(C):进阶型思维者,懂得建立模式、销售资产
这类人很有商业头脑,他们会懂得建立一种商业模式,并把资产卖出去,让自己轻松地实现财富自由。
前期,他会采用和第二类人B同样的做事方式,先利用自己的专长去吸引客户,然后获得变现,再用赚来的钱提升自己的能力,吸引更多的客户。
这时,就可以让自己的生活条件(如物质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比如,购置优质的设备,创立了工作室或公司,以及积累更多的人脉资源,平台和机会等,然后把这些东西(侧重经验价值)分享给一些人,帮助他们改变自己,实现目标和梦想。
如果有合适的人选,那就可以吸引一部分人作为员工加入自己的团队,然后他只需把自己的做事成功的经验传授给这些员工就好,即教他们该怎样利用这项技能去赚钱。
当员工的能力变强了以后,整个团队的能力也会变得更强,影响力会更大,这样才能吸引到更多的客户,赚更多利润,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和复利的发展模式。比如做微商,通常做得比较大的、有品牌的,所招的分代理会非常多。
那么,这类人走到最后,往往都会变成领导者,只需管理好手下的员工,基本上就可以实现自动盈利,这其实也是一种被动收入的模式。
比如,以开多家连锁公司的创业者为例,只要每个公司步入了正常有序的盈利状态,创始人基本上是不需要去做具体的事项,直接交给员工去做,自己负责给员工发薪资就可以了。
记得有句话令人备感认同:“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
由此可见,思维方式不同,眼界和格局也不同,最终目标、策略和执行后的结果仍不同。
个人成长路径与周期不同,爬坡期最艰难
以上,我们谈到了个人发展模式的全阶段,每个事业有成的人都会经历这三个阶段:高投入低回报一高投入高回报一低投入高回报
这是社会主流的进步型成长路径,最艰难的是爬坡期,即高投入低回报或零回报阶段,但不管这个阶段回报如何,都要学会耐得住寂寞,去竭尽所能地打磨自己的核心技能。
万事开头难,前期肯定需要你多做积累,多投入时间,精力,包括金钱,通常,高强度的付出往往不能在短期内突显成果。
但过了这个阶段之后,随着自身能力的提升,经验的积累和持续的高投入,回报自然会达到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破,即等值回报或超预期回报。
当能力、经验和资源价值积累足够多时,将会进入最后一个“低投入高回报”成长阶段。比如,在公司工作几年后升职加薪了,由最底层员工到管理层干部的转换,那这时的工作策略就不一样了,花费的心力少,但获益大。
再比如,对于创业者来说,前期(2/3阶段)肯定需要高投入,但如果公司的发展一路呈上升趋势,那日后大概率会形成一种全新的、自动的商业发展模式,低投入高回报也在预期内。
不难发现,每个行业出众的领导者,走的都是这条成长路径,当然,还包括每个优秀的人。
这从本上来讲,也是一种成长型思维,这类人不在乎短期的利益,而更坚信长远的价值,也是为什么前期甘愿做冷板凳,默默扎根的原因所在。
如果方向正确,方法和执行也正确,那把这件事坚持做到最好,自然会收获回报,只是周期不同,有的人过渡快,有的人薄发慢。
我们常说的自省、觉察,其实是指人要有一种成长意识和状态,对自己有着清晰的认知和定位,这样才能高效地去做事,并做成、做好事,最终成为那二八法则里的极少数群体。
“二八”法则的惊人差别
只有当我们做得足够好了,变得足够强了,很多好机会和资源也会被主动吸引而来,而且这时再花同样的时间去做事,投入和产出比就会明显不同。
因为在单位时间内,你创造的价值更大了,而这个价值体系,也就是复利效应。
在如今这个互联网经济下,背景和资源优厚的人不定能打败起点低的人,但是成长速度与核心能力强的人,一定会赢得不思进取的人。
最后,给大家分享一句话:“不要高估1年的力量,也不要低估10年的力量。找到一个方向,专注自我成长和突破,几年后,你就会看到不一样的自己。”
小结:
所谓成功法则=认知思维×目标策略×聚焦行动。其中,认知思维是最底层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再具备得当的目标策略和聚焦行动,方能达成预期的战略结果。三者是相乘关系,条件缺一不可。
生活中,有些事,我们可以选择性地放弃;但也有一些事,不要轻易地选择放弃,尤其是对自己发展很重要的事。
因为没有一件事或一件工作,是不辛苦和不需要付出努力的,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会遇到阻碍,但如果自己不想办法解决、最终跨不过去的话,那就永远突破不了自身能力的瓶颈。
与有志者共勉!
作者介绍:笔名茉莉,热爱读书,写作和分享,喜欢向上成长的优质圈,倾向深度交流与思考;专注个人成长领域,文风“原创+真挚”。倒叙一截茉莉时光,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