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联系与发展的观点
1. 瑞雪兆丰年: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2. 竭泽而渔,杀鸡取卵: 无视联系的客观性
3.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关键部分对事物的整体起决定作用
4. 唇齿相依;唇亡齿寒: 事物联系的普遍性,联系具有普遍性
5. 舍卒保车: 整体处于统帅和决定地位,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6.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联系的普遍性和有条件性。任何事物都在一定条件下互 相联系着,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7、喜鹊叫喜,乌鸦叫丧: 断章取义: 否认事物联系的客观性 割裂了整体部分之间的关系,孤立地看问题。
8、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联系具有普遍性
9、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事物的部分离不开整体。 只见部分,不见整体,形而上学孤立地看问题。
10、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孤立存在的事物是没有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形式具有多样性,其中有一种主要的联系形式就是因果联系。
1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消灭规律,规律的客观性集中表现在它的不可抗拒性。
12、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人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13、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物质世界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的,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我们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则是曲折的,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15、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天与地是统一的物质世界,宇宙间根本不存在什么上帝或神居住的天国,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16、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任何事物都处于因果联系之中,这就要求我们将某一事物当做原因来看待,预见它可能产生的结果,尽力争取未来好的结果。
17、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不可分割。这要求我们在强调局部要服从整体的前提下,必须十分重视局部的作用,只有把局部搞好了,才能达到整体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18、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中,整体处于统率地位。这要求人们从整体出发,在整体和部分的相互关系中综合考察对象,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以求实现整体或系统的最优目标。
19: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之中。这句话体现了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0、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都有其产生、变化、发展的历史。孔子的这句名言体现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1、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举翅万里余,行止自成行。冬节食南稻,春日复北翔: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有规律的。
22、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事物是变化发展的,都有其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不能仅停留于当前,也要考察过去、预测未来。
二、唯物辩证法
1、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篙:新事物的成长都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2、奢靡之始,危亡之渐;十年磨一剑; 二句三年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自古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枉教一室尘如积,天下何曾扫得来?:事物的发展必须首先从量变开始,量变引起质变。
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矛盾具有特殊性,一定要具体问题 具体分析。
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长江东流去,来者 方不息: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5、祸兮福之所;福兮祸之所伏;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 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曲则全,枉则直,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任何矛盾都存在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双方,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6、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没有否定就没有发展,辩证否定即“扬弃”。
7、梅需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说明办事要抓住重点,寻找到突破口,解决矛盾要分清主次, 主要矛盾解决好了,次要矛盾就迎刃而解了。
8、心病终须心药治,解铃还是系铃人:每个事物的具体矛盾各不相同,各有其特点,即矛盾具有特殊性。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到正确解决矛盾的方法。该名句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道理。
9.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就是矛盾,矛盾双方既相互排斥、相互斗争,又互为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统一体中,同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的双方,它们既对立又统一。
10.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为主要矛盾,其他矛盾为次要矛盾,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这要求人们在处理问题时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11、九仞之积,犹亏一篑之功:事物的变化从量变开始,没有量的积累就不可能有质变发生;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又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1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事物的变化发展始于量变,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我们不能忽视那些看起来不显著却有着重要作用的量变。
13、天下事有难易乎?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学之,则难者亦易矣; 不学,则易者亦难矣: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矛盾双方既相互依存又相互
转化。
14、吃一堑,长一智: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实现挫折向智慧的转化,必须善于分析导致失败和遭受挫折的原因,吸取教训,并在实际行动中加以改正。
15、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我们要正确认识事物,
把握事物的本质,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三、唯物论
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消灭规律,规律的客观性集中表现在它的不可抗拒性。
2、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人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3、贤士徇名,贪夫死利: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会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会阻碍事物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意识,反对错误的意识。
4、君者舟也,民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荀子把君王和老百姓的关系比喻成船和水的关系,意在告诫统治者,要想坐稳江山,就要对老百姓施行仁政,轻徭薄赋,减轻刑罚,只有这样,才能得民心,老百姓这片水才能承载君王这只船。反之,横征暴敛,严刑峻法,鱼肉百姓,老百姓就会打翻君王这只船。
5、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 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听其言而观其行”强调认识应当和实践相结合,也体现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6、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但不等于说人们的意识都是一样的。
7、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耽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人们的利益立足点不同,阶级立场不同,对同一客观事物的评价也会不同。
8、“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9、“吾日三省吾身”“人贵有自知之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坚持唯物主义的态度,就要敢于面对自己的现实状况,反思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用正确的认识指导行动。
10、富润屋,德润身:意识不仅对人之外的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也对人自身具有调节作用。错误的意识不利于人的健康成长,正确的意识有利于人的健康成长。
1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对人之外的客观事物应当如此,对自己也应如此。看待自己,同认识周围的人和事一样,都要坚持唯物主义的态度。
12、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举翅万里余,行止自成行: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有规律的。
13、“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上面两句名言揭示了自然规律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质。
14、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事物是变化发展的,都有其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不能仅停留于当前,也要考察过去、预测未来。
15、夫缘道理以从事者,无不能成: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事物的变化发展又都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按照事物变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是做事成功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