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代初,猪笼城寨大院里。
身形瘦弱的酱爆,蹲在水龙头下一边洗头,一边刷牙。后面排了长长的一条人龙,他干脆洗起澡来。突然水龙头没水了,他提起裤子,站起来朝着二楼的窗户大喊道:“包租婆,为什么突然之间没水了呢?”
窗户猛然被推开,一个身穿睡衣,满头发卷、嘴里叼着半根烟的大妈破口大骂:“水费不用花钱啊。”
满头泡沫的酱爆说:“但是我的头洗到一半,你就把水闸关了。”
包租婆怒吼道:“我不光要关,从现在开始逢一三五停水,二四六间歇性供水怎么样,斜眉歪眼,一个个鬼哭狼嚎什么!”
电影《功夫》中这段经典台词,相信很多星爷的影迷都能倒背如流。
“包租婆”一角,让当时已年过半百的元秋,获得第4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配角、第28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配角。
02
元秋,香港“七小福”之一,与洪金宝、成龙、元华是同门。
60年代的香港,人浮于事。
元秋家中有七个兄弟姐妹,她说:“我妈妈有5个女儿,最后才诞下2个儿子。”
家里人口太多,迫于生计,父亲就带着10岁的元秋,去于占元所创办的“中国戏剧学院”拜师学艺,并签署了一份长达七年的合约。
学艺期间,生死各安天命,打死无怨。
虽然条件苛刻,还是有不少贫困家庭的子女来到学京剧,解决温饱之余,还能习得一身好本领。
拜师当天,年幼的元秋叩拜完师傅,然后上香。本以为拜师仪式结束了,她抬眼偷偷瞟了瞟师傅,只见他的两鬓已花白,那张严肃的脸,像凝固的冰块,正在冷飕飕的地盯着自己,她顿时打了个寒战,下意识地往后缩了一缩。
突然师傅冲她大喝一声:“趴下。”
只见两个与她年龄相仿的孩子,搬来一张板凳和一根藤条。就这样,年幼的元秋在拜师第一天,趴在板凳上,被师傅打了十藤。旧年代的拜师学艺,师傅的威严是不可撼动的。打此十藤,是作为师傅给刚入门徒弟的下马威。
千锤百炼方成钢,于占元对待徒弟一向无分男女,一视同仁。
拜师几天后,元秋实在受不了练功的苦,偷偷跑回家。母亲替她洗澡时看到她整条大腿都是瘀伤,皮也裂开了,有的已结痂,有的还渗着血水。
看见女儿身上的旧痕新伤,母亲不禁捂脸落泪,责怪起父亲来,“怎么这样辛苦还要学?都打成这样子”。
父亲却说:“如果一个人要出名,要学翻跟斗,学艺,一定要受苦,否则不会有出息。”
当天,元秋就被师傅领回了学院。瞒着师傅,逃跑回家,触犯了门规矩。她被藤条狠狠打了30下。
本该是玩耍的年纪,却要天天苦练唱京剧里的“四功五法”,念、做、打、舞、手、眼、身、步、法,缺一不可。
学艺七年期间,跟斗翻得不好、双眼双耳练得不灵活、倒栽头不够2小时,都会被藤条“伺候”。
于占元沿用的是旧式梨园规矩,所以挨藤条是家常便饭。即使是叱咤影坛的洪金宝和功夫巨星成龙,当年也挨了不少打。老一辈认为循循善诱是没有用的,一定要用打才能深刻牢记。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戏前,先教规矩,而后教艺。
03
规矩是罚出来,而好功夫则是练出来的。自从逃学失败后,元秋知道自己在未满师前,都逃不出师傅的手掌心。
她干脆立下决心,好好练功。七年来,每天起早摸黑。从小个性像男孩,且有习武天赋,元秋很快就把基本功练得相当扎实。
师傅带进门,修为靠自身。
她原本娇小的身形变得结实,两条手臂肌肉非常发达,甚至练出了六块腹肌,成为了女弟子中武功最好的一个。
一众师妹对她崇拜不已,赞不绝口:“即使从三张桌子叠起来的高度,翻跟斗跃下,对秋姐来说都是雕虫小技,比我们任何一个女弟子都翻得好。”
元秋翻跟斗的技术,仅略次于七小福中的“跟斗王”元华。
成功根本没有秘诀,唯有靠自己多年努力苦练,将难度极高的动作,变成在漫不经心之下的一种本能反应。
70年代,京剧开始式微,于占元花了十几年的心血,一手创办的中国戏剧学院在1971年正式结束。
随着学院解散,七小福各奔前程,男徒弟凭着一身武艺勇闯影坛。
满师后,元秋也跟随师兄弟在邵氏做替身演员,成为了香港影视圈第一个女替身。当年,会武功的女明星几乎为零,元秋的好身手替女主角完成高难度动作,最合适不过。
在一次拍摄中,元秋要替女主角从一座庙顶翻跟斗跃下,那庙有2层楼那么高。当年的拍摄条件非常简陋,地上只是简单地铺了几层厚纸箱,几张软垫。
当她站上去时,腿都软了,但当导演喊:“开始”。她强忍恐惧,闭上眼睛便翻跟斗跃下。
适逢当时动作电影蓬勃,当替身的难度要求越来越高。替身演员受伤、流血,司空见惯。
元秋每次受伤都不敢在父母面前搽药酒,她不想让父母为自己担心。
除了当替身,元秋演了不少龙套角色。由于身手出众,在1974年,被选中参演电影《007之金枪人》,虽然戏份不多,只有简单的几句台词,但在她早期演艺生涯也算一个亮点。
之后,元秋终于等来了女主角的机会。“那时我很开心,可以当女主角,高兴得人像飘起来。但读完剧本后,发现我饰演一名村姑,无须出一拳,踢一脚,当时感觉挺不是味儿。”她回忆起当初的情形,无奈地说道。
元秋饰演了2部戏的女主角后,也未能在影坛激起任何水花。眼看身边的同门师兄弟洪金宝、成龙、元彪都在圈中大红大紫,而她却依旧默默无闻。于是,在选择结婚的同时,元秋也决定息影。
光影无常,演艺事业成功的因素往往并非在个人掌握之中。
04
成功除了实力,还需要机遇。
2003年,星辉公司试镜现场。“你把这段对白再念一次。”副导演对正在卖力表演的候选人喊道。
陪师妹元菊来试镜的元秋,在一旁翻了翻手中的报纸,烦躁吸着手中的香烟,无奈地瞅着这一幕,心想:“还要等多久啊?我还赶着去打麻将。”
她不耐烦中夹杂着嘲弄的神情,却被周星驰慧眼识珠。
一天中午,正在家里煮饭的元秋,接到了星辉公司制片人的电话。
制片人:“秋姐,周先生想见你。”
她劈头就问:“哪个周先生?”
元秋豪迈有个性,江湖味十足,周星驰越发觉得是他心目中“包租婆”的形象。
“他(周星驰)找过我三次,我说不行,我已经20多年没拍戏,我怕达不到他的要求。他说为了这个角色找了几个月了,说我可以拍得很好的。后来知道元华和洪金宝两个师弟都在,我也就答应了。”元秋后来回忆道。
一次的机缘巧合,改变了她的后半生。
重操旧业的元秋,不敢有一丝倦怠,她为了符合“肥婆”的形象,开拍前每天吃5、6顿,睡前吃面、吃高淀粉食物,活生生增肥了20多斤。
拍摄她走楼梯下来大骂酱爆那幕,是她第一场戏。这场戏她足足走了9次楼梯,在电影中的短短几分钟,她拍了19次,直到天黑。
第二天,元秋觉得自己还能做得更好,她向周星驰主动要求再拍一遍。看她对表演如此执着,周星驰同意了。最后,这场戏成为了《功夫》中最经典的一幕。
之后周星驰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她肯出马,给足我面子。”话语间,透露着对元秋尊敬,同时欣赏她的执着和坚持。
能够凡事追求极致,付出别人双倍的努力,即使是配角,也能成就经典。
成功没有偶然,而是厚积薄发。
复出后,元秋一夜成名。在更新迭代的娱乐圈一蹴而就,并将两大奖项收入囊中,所扮演的“包租婆”形象更是风靡影坛。
角色的成功,是从小刻苦练就一身本领,造就了她演绎角色时的得心应手。在戏中举手投足之间,一个挑眉,一个瞪眼,都是当年勤苦练功,千锤百炼的成果。
打铁需要自身硬。元秋的“硬”功夫,则是她重返影坛的利刃。
好本领,是从吃苦中磨练出来,苦过才有出息!
“七小福”不怕苦,事事尽全力的拼搏精神,都是来自师傅于占元的教诲,亦是“七小福”名扬海外、驰聘电影届的缘故。
先努力成为千里马,伯乐自然来。
- (完)
作者:卡卡,一个文字爱好者。时光匆匆流逝,唯有用文字,捕捉顷刻间的光与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