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己从人
此成语有两个解读:一个是舍弃个人利益,顺从别人;二是放弃个人意见,顺从公论。这两种解读都来自帝舜。
据《史记•五帝本纪》等记载,舜年轻时在历山(今濮阳县胡状乡岗上)开荒种田,在下年再耕地时发现相邻人家将自己的田侵占一垄或几垄后,不但不去争,还将这些田同自己的田一样照看,只是收割时让邻人去收,邻人不收自己收过后还给邻人。这样一来二往,大家都被舜这种行为感化,所以,“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
舜被尧选为继承人主理国政后,大张四门,立诽谤本,广泛听取各方意见;任用“八恺”“八元”“十二牧”,摆平了各诸侯势力;朝政选贤任能,任用二十二贤,让其各当一面,各负其责,“此二十二人咸成厥功”;“四海之内,咸戴帝舜之功。……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
所以,《孟子•公孙丑上》记载:“孟子曰: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