砀山是宿州市辖县,位于安徽省最北端,地处皖、苏、鲁、豫四省七县交界处,是"中国武术之乡"、"中国唢呐之乡"、"中国长寿之乡"、"世界梨都"美誉,被称为"中国酥梨之乡"、"中国西甜瓜之乡"。
经典歇后语
裁缝丢了剪子——光落尺(吃)了
老牛掉到枯井里——有力无处使
杆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打绳的摆手——到劲了
上鞋的不用锥子——针(真)管
狗皮贴到南墙上——不象画(话)
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狗撵鸭子——呱呱叫
龙王爷搬家——离海(厉害)
豆腐渣贴门神——不粘板
豆腐渣上船——不是好货
口袋里装锥子——冒尖
口袋里装牛梭头——内里有弯
坐飞机吹喇叭——响(想)得高
吹喇叭的下乡——找事
八年的干姜——老味(比喻友谊浓厚)
老鼠钻到风箱里——两头受气
吃馍不喝汤——干鼓肚
凉水沏鸡蛋——上不来
外甥打妗子——不讲舅(究)
八月里的核桃——满仁(人)
闺女身穿娘的鞋——老样
嘴上抹石灰——白说
卖凉粉的挑戏台——架子不小
小葱拌豆腐——一青(清)二白
蒜台拌藕——有光棍、有眼子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黄鼠狼生老鼠——一窝不如一窝
黄鼠狼衔油条——对色
黄鼠狼跑进磨道里——自充大尾巴驴
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驴给牛抵架——舍着脸上
打破沙锅——纹(问)到底
烟袋锅里炒芝麻——小打油
井里的蛤蟆——见不了多大天(比喻见识浅)
蛤蟆的耳朵——虚泡(炮)
癞蛤蟆垫桌子腿——死撑
茅厕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
关门逮鸡——没大跑
兔子的尾巴——长不了
连腮胡子吹喇叭——毛鼓(估)
连腮胡子一天三光脸——你不让我露脸,我不让你露头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棋盘上的小卒——能进不能退
一把柴禾没有——烧啥(呈什么能的意思)
抱着元宝跳井——舍命不舍财
土地奶奶怀孕——鬼胎
豆腐掉进灰窝里——吹不得,打不得(比喻左右为难)
元旦撕日历——头一张
生产队长插地界——包产到户
导演不登台——幕后指挥
鸡子掉进油桶里——滑蛋(指责懒,刁滑的人)
猪八戒犁地——全凭嘴(指责光说不干活的人)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猪鼻子插葱——装象(相)
南天门的栝楼——悬蛋(悬虚的意思)
老公公背儿媳妇上泰山——累死落个扒灰头(出力不讨好的意思)
二月二的囤——各在人围(为)
哑巴吃扁食——心里有数
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
夜猫子(猫头鹰)入宅——没好事
做梦娶媳妇——想好事
一个指头和面——捣着吃(指责经常捣蛋闹事的人)
秃子打伞——无发(法)无天
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
秃子买个木梳——没啥梳(说)
瞎子跟着秃子走——先明后不睁(争)
瞎子点灯——白费蜡(啦)
屎克螂打喷涕——满嘴喷粪(不说好话)
灶画卷门神——画(话)里有画(话)
扯着胡子过河——牵须(谦虚)过渡(度)
面条点灯——饭(犯)不着
秋蝉落地——哑了
疤眼照镜子——自找难看
灶王爷放屁——神气
磕一个头放两个屁——行善没有作恶多
裤裆里放屁——两岔去了
罗圈套鳖——园套园(没有变化的意思)
小孩吃泡泡糖——吞吞吐吐
小孩吃糖果——嚼(绝)了
保温瓶打炮——没胆了
萧何追韩信——连夜赶
失火挨板子——双倒霉
丈母娘的嫂子——大岳(约)母(摸)
孕妇抱孩子——里外有人
奶妈子抱孩子——人家的
黄莲树上挂苦胆——苦上加苦
麻秸打狼——两害怕
打柴的下山——两头担薪(心)
黑碗蒜臼子——一个窑的货
头上长疱脚板流脓——坏透了
被窝里划拳——没有外手
猫哭耗子——假慈悲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要饭的搬家——穷倒弄
芝麻开花——节节高
卖梨膏的盖楼——得几年熬
半夜逮牛——不摸角(不了解情况)
姐妹俩出嫁——各人招乎各人的
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文姬归汉——别胡来
戴草帽子亲嘴——差得远
老妈子跳井——尖(坚)脚(决)到底
淘井的吃饭——上来了
光腚猴打铁——偎不上摊子
丫环坐椅子——瞅空
正月十五贴门神——晚了半个月
倚着碑碣烤火——面熟
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
棉穗子掉进井里——线(现)透了
图文编辑徐厚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