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经济社会赶超发展
江华瑶族自治县县委副书记、县长 龙飞凤
2016年,江华瑶族自治县将绩效评估作为推进各项工作落实的指挥棒和总抓手,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绩效评估综合考核和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连续四年排名全市第一。
牢记使命,勇于担当。该县确立了以“神州瑶都”建设为总揽,全力实施“生态立县、民营活县、产业强县、开放兴县”的发展战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干部到新加坡学习先进的城市管理经验,到沿海发达地区学习先进的服务理念,到与江华县情相似发展又好又快的地区学习赶超发展的精神。每期县委中心组学习都邀请各领域知名专家、教授来江华讲课。
创新机制,强化执行。通过建立健全创先争优机制提升执行力,加快赶超发展的步伐。县委、县政府出台了18大类实施意见和考核奖惩办法。在每年的县委经济工作会上,严格奖惩兑现,比如,对在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建设、服务经济发展等方面成效显著、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重奖;对工作不力的进行严厉追责。通过奖罚分明、重奖严罚,全县上下形成了不甘落后、奋勇争先的创先争优氛围。2016年,江华在全国民族自治县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验交流会等国家和省级会议上作了14次典型发言,在市级会议上作了8次典型发言。
全力招商,大干项目。突出全党招商、全民招商,不断强化领导带头招商、以商招商、创造优势招商,在全社会形成重商、亲商、安商、护商的浓厚氛围。在全县工作分工中,明确县委书记、县长、副书记和常务副县长共同分管招商引资,县“四大家”领导周末和节假日“不是在招商,就是在招商的路上”。与专业招商团队合作,创新以商招商方式,形成了招商引资的“羊群效应”。经过几年的努力,江华经开区去年跻身“百亿园区”,在全省139个省级园区综合评价中排名第7位。
优化环境,保障发展。打造品质活力“城市名片”,相继创建了全国文明县城、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先进县等一批“烫金名片”。实行贴心周到的“母亲式”服务。对企业实行“母亲式”服务,在企业用地、用水、用电、用工等方面,实行全程代办制,企业只管建设、生产、销售,政府负责征地拆迁、矛盾协调、证照办理,真正做到企业做企业的事,政府做政府的事。建设“诚信江华”服务体系。着力建设“诚信政府、诚信江华”,坚持依法治县,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
争当县域发展排头兵
祁阳县县委书记 周新辉
2016年,祁阳县坚持以全面小康为总揽,着力补齐短板、重点突破,全面提速小康建设步伐,取得较好成效。预计全面小康总体实现程度达到88.9%,比上年提升6个百分点;五大类38项小康考核指标中,实现程度达到100%的有28项。
把经济发展作为全面小康的第一要务。坚持以产业为核心,调结构,促转型,稳增长,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全县完成GDP263.6亿元、增长9.1%;财政总收入15.1亿元、增长17%,成为全市首个财政总收入突破15亿元的县(区)。新型工业提质发展,全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8家,总数达113家,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49.6亿元、增长8.4%,年产值过5亿元、过亿元企业分别达到11家、65家;6家企业进入全省重点上市企业后备库。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2.98%,被列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把项目建设作为全面小康的第一抓手。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9.4亿元、增长16.1%。成功引进中国风电集团总投资15亿元的大江林场风电场开发、大唐新能源总投资10亿元的祁山山脉风力发电等一批重大项目。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55亿美元、内联引资实际到位29.5亿元,分别增长6.9%、16.1%,总量均居全市第一位。
把改善民生作为全面小康的第一责任。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6134元、增长9.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11784元、增长8.5%;财政用于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83.7%。全年减少贫困人口16183人、3个贫困村出列,新塘角等3个村被评为全省脱贫攻坚示范村。获评全省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示范县;率先在全市建成全省教育强县;成功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浯溪湿地公园被列为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试点单位。
把示范创建作为全面小康的第一推力。大力推动黎家坪、白水创建全国工业小镇,观音滩创建产镇融合示范小镇,肖家、三口塘、下马渡、七里桥等镇创建旅游示范小镇。特别是经过积极争取,成功跻身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县。竹山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龙溪村被列为全国历史文化名村,九泥等4个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八尺村获评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
把抓好党建作为全面小康的第一保障。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切实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障。突出抓好了县乡集中换届这一首要政治任务。大力实施“党建+”工程,“党建+精准扶贫”“党建+美丽乡村”等经验被省市主流媒体推介。
突出项目“为王”加快发展
道县县委书记 刘勇会
近年来,道县始终强化“项目为大”意识,紧紧围绕项目的扩面增量、提质增速、强基增效方面下苦功、出实招、求突破。2016年全县全年完成投资35.53亿元、占计划的136.6%,带动实现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68亿元,推动全年地方生产总值突破170亿元、增长9.2%,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87.2%、同比提高7.1个百分点,有望进入全省“十快进县”行列。
精准谋划,做大项目建设增量。高端策划谋项目,年内聘请多个国家、省级专业团队,策划编制项目363个。湘江上游防洪工程、国道207绕城线等重大项目已进入实施阶段,永州南部客货运中心、道州火车站扩改建工程等一批事关全局发展的重点项目已完成编制。全力以赴争项目,成功争取全国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级返乡创业试点县、湖南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省级示范基地,永州南部石油储备中心、驾考中心、食品检测检疫中心等一批重大功能平台项目先后落户。全域开放引项目,优化工业招商政策,2016年,共引进工业项目20个, 10余家上市公司或知名央企、民企先后入驻道县。长沙银行道县支行等金融机构先后正式营业。
创新机制,破解项目建设难题。推行项目前期工作先行机制,变“等米下锅”为“架锅等米”。投入3000余万元,采取购买社会服务等形式,聘用专业团队,集中时间分批完成包装项目实施环境评估、规划设计、预算评审等前期工作,确保项目可即签即建,缩短建设工期。推行土地预清预批,变“无地落户”为“熟地出让”。2016年全县共清理回收土地360亩,盘活“僵尸企业”闲置厂房6万平方米,8个当年新引进重大项目得以顺利落地。推行利民征拆政策,2016年共完成房屋拆迁6万平方米,11条主次干道和13条“断头路”项目完成高标准提质改造,城市面貌有了较大改观。推行项目打捆融资,2016年,全县平台融资额突破60亿元,创历史新高。
强化导向,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强化领导负责到底的工作导向,大力开展项目建设大攻坚活动,实行项目指挥长负责制。强化双向驱动的推进导向,要求所有项目指挥部自定任务书、自制计划表、自挂作战图,实行倒计时挂牌作业。同时,严查项目指挥部、职能服务单位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行为,62名干部职工被问责处理,并受到相应党政纪处分。强化在项目一线“赛马识马”的用人导向,县委在去年换届时提拔重用6名在项目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干部。
狠抓党建服务为民
宁远县县委书记 刘卫华
近年来,宁远县委坚持一切为了群众满意,牢记为民初心、担当服务之责,着力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以问题导向全力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归属感和满意度不断增强。
激活“神经末梢”,优化服务网络。狠抓合村强村工作,全县687个建制村合并为406个,在省市率先完成合村调整,改革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大大提升了村级组织服务效能。狠抓城乡网格化建设,大力推进城乡网格化建设,通过小网格搭建大平台、服务大民生、释放大效益,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最后一步路”。狠抓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率先实施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致力打造集学校、卫生室、养老院、村级活动中心、便民服务站等于一体的高标准多功能综合型服务平台,确保群众在家门口就办好事、办成事。
锻造“地基钢筋”,建强服务队伍。提升综合素养,大力实施“执行力+”培训工程,提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思想意识和能力水平。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全县各级党组织开展学习讨论5030次,各级党组织书记讲党课1620次。激励创先争优,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创新开展“一学二比三提升”主题活动,引导各级党员干部在“三区”建设、脱贫攻坚、为民服务等主战场比学赶超、建功立业。城区扩容提质走在前列,园区跻身百亿行列,景区跻身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狠抓正风肃纪,扎实开展“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和“纠‘四风’、治陋习”专项整治,特别是在国土领域开展“猎鼠行动”,着力解决干部作风慵懒散和损害群众利益问题,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着眼常态长效,完善服务机制。完善保障机制,建立与财政增长相协调的投入机制,让基层党组织有钱办事。2016年新增党建经费4000余万元,全年投入1亿多元,乡镇(街道)、机关事业单位和“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经费实现全覆盖。完善治理机制,全面推行“135”村级治理模式,突出抓好岗位承诺、村干部值班和为民服务代理,全县3234名村干部向群众承诺实事1.26万件,已办成实事7800余件,为群众办理各类证件2万余个,提供法律咨询服务900人次。完善考评机制,大力推行领导干部实绩管理和执行力考评,倒逼各级领导干部狠抓基层党建、项目建设、脱贫攻坚、为民实事等工作落实。
抢抓机遇发展再提速
江华经开区党工委书记 邓铁成
近年来,江华经开区按照建设品质活力园区的要求,以争创“国家级开发区”为目标,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业经济呈现良好态势。2016年,江华经开区成功创建“百亿园区”,在全省139个省级以上园区综合评价中排名第7位。
始终坚持科学定位,突出发展主题。园区结合打造“新兴工业县”的发展战略,树立“县级园区、世界产品、全球经济”的理念,明确“项目是第一抓手、招商是第一菜单、产业是第一支撑、创优环境是第一工作”的工作思路,做到思想向园区对焦、产业向园区聚集、精力向园区集中、人才向园区靠拢。
始终坚持产城融合,创优发展平台。结合县城总体规划修订工作,突出园区专业特色、产业优势,科学编制园区总规和详规。推动海联产业园与经开区整合发展、同步建设,努力把园区建成“产城融合示范区”。
始终坚持全力招商,培育优势产业。坚持全党招商、全民招商,不断强化领导带头招商、以商招商、创造优势招商。抢抓国家证监会对贫困地区企业IPO扶贫政策机遇,设立扶持企业挂牌上市专项引导基金,吸引优质企业落户。
始终坚持项目优先,壮大实体经济。坚持以项目论英雄,全力以赴建项目,促进项目建设投产达效。
2016年,海螺水泥、卓业电子、九恒数码等61家园区规模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05亿元,同比增长31%;实缴税金2.9亿元,同比增长22%。2017年可新增产能16亿元,新增外贸进出口1亿美元,形成制造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始终坚持体制创新,增强发展活力。建立了书记、县长召集的经开区联席会议制度,由相关职能部门和有关乡镇的负责人在园区交叉兼职,赋予园区城市开发、社会管理综合职能;支持园区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人才,实行按绩定酬的绩效考核管理;组建了园区开发建设集团公司,打造多个融资平台,增强了园区发展后劲。
始终坚持优质服务,打造投资洼地。规范市场环境,坚持诚信至上、承诺兑现;创优社会环境,深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从重、从快、从严打击“三非、三强、三抢”等违法行为;对优化园区环境开展常态化评议,将测评结果与单位评先评优、干部任用直接挂钩,为园区建设保驾护航。
旅游扶贫助推瑶民致富
江永县兰溪瑶族乡党委书记李永甜
江永县兰溪瑶族乡依托秀美独特的旅游资源,按照“办点示范、以点带面、典型引领、辐射全乡”的思路,以勾蓝瑶寨为龙头,坚持“党建+美丽乡村+旅游扶贫+互联网”建设四位一体,创新实施了“政府引导、集体经营、市场运作、村民参与”的乡村旅游扶贫新模式。2016年,全年接待游客18万人次,村民人均增收1560元。截至2016年底,全乡有1814人实现脱贫。
政府引导,让村民变“股民”。引导勾蓝瑶村委会成立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村民以资源入股成为股民。同时,以“保底+效益提成+劳务合作”的形式,将景区规划范围内分散到户的1200亩土地实现整体流转经营;古民居以“保底+效益提成+提供岗位”的形式委托给公司统一运营。
精准帮扶,让青山变“金山”。按照“统一生产,统一包装、统一销售、共建品牌”的机制引导村民抱团发展;组织党员带头,采取“能人+贫困户”,一户带多户、一村带多村的结对帮扶模式;公司每年从集体股分红中提取20%作为兜底扶贫金,对无劳动力的贫困对象进行兜底保障。
提升品位,让扶资变“扶智”。鼓励自主创业,制定《星级农家乐准入和管理办法》,支持有能力的贫困户开办农家乐,对达标的农家乐实行以奖代补。开展教育帮扶,对接成为国际青少年社会实践组织“MTW”的活动基地,从孩子身上切断贫困之根。发展“互联网+旅游”,创建“勾蓝瑶寨”网站,注册“勾蓝瑶寨”商标。
党建引领,让党心连民心。突出党建引领,将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建立了“党员+贫困户”结对帮扶机制。创新实行了村支两委、党员组长、全体村民三级联动模式。突出自主建设,对建设项目实行“四自两会三公开”模式,调动了村民参与旅游发展的积极性。突出自治管理,制定《村规民约》,招募成立义务巡逻队,及时制止并公示违反村规民约的行为。采取“以奖代补”,对保护景区的村民予以表彰奖励,使村民形成“兰溪瑶乡是我家,旅游发展靠大家”的责任意识。
2016年以来,兰溪瑶族乡有效推广勾蓝瑶旅游扶贫模式,全乡资源通过旅游产业进行了有效整合,实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三产业集中。下一步,全乡将大力实施“特色小镇+精准扶贫”工程,力争把兰溪瑶乡打造成全国知名的“勾蓝瑶寻情小镇”,使全乡人民享受到更多旅游扶贫“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