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励志名言 > 功成的成语-勾践灭吴的功臣并非范蠡,而是另一个深藏功名的世外高人

功成的成语-勾践灭吴的功臣并非范蠡,而是另一个深藏功名的世外高人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1-20 22:20:42
阅读:

无论做何学问, 成何事业, 无师难成, 正所谓"未遇明师谈道难"。


自古以来投师如投胎,倘若我们在人生中有幸得遇明师指引、高士点拨,则有可能顷刻之间,造化立生;假如错投名师,则如盲人骑瞎马,不但荒废此生,百事无成,更怕误入歧途,悔之晚矣。


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师父。


在春秋那个不论学历、不看文凭的时代,要想获得诸侯国君的另眼高看,"你的导师是谁?"却会成为你赢取"就业晋职"机会的敲门砖。


我们要解读范蠡的一生,计然是一个不得不讲的人物。因为他是范蠡的老师,与范蠡的一生息息相关。



01

《北史》萧大圜云:"留侯追踪于松子,陶朱成术于辛文。"


汉初三杰之一的留侯张良在功成之后,以追随赤松子之游的名义而归隐身退,陶朱公范蠡之所以能够走向成功,固然离不开自身的天赋与不懈的努力这些内势根基,但又何尝不是得益于自己的导师——计然呢。且让我们对计然的个人履历做一个简单介绍吧。


《太平御览》中的"计然传"是这样记载的:


计然者,蔡丘濮上人,姓辛氏,名文子。其先,晋国亡公子也,博学无所不通。为人有内无外,形状似不及人,少而明,学阴阳,见微而知著。其行浩浩,其志泛泛,不肯自显诸侯,阴所利者七国,天下莫知,故称曰计然。时遨游海泽,号曰"渔父",尝南游越,范蠡请见越王,计然曰:"越王为人鸟喙,不可与同利也。"范蠡知其贤,卑身事之,请受道,藏于石室,乃刑白鹬而盟焉。


计然是春秋时期蔡丘濮上(今河南民权、兰考一带)人。据说,他曾拥有一个显赫的家族,是晋国"亡公子",有的版本也称"三公子",恐为传抄之误。在春秋那段战乱频繁的岁月里,大国忙于争霸天下,小国则时刻面临着被吞噬的危险。动荡纷争的社会局势,不但没让这位晋国的"公子"养尊享福,反而逼着他从此踏上了永无归期的流亡之路。


《汉书·艺文志》道家类著录《文子》九篇,班固在其条文下注明:"老子弟子,与孔子同时。"


北魏李暹作《文子注》,传曰:"姓辛,……号曰计然。范蠡师事之。本受业于老子。"


计然学道早通,以老子道学思想为总纲,又游学各地,糅合他言。经过自己的融会贯通,遂别生新义,甚至超过了自己的老师,故而在老子门下众弟子中得道尤高。王充在《论衡·自然》中极尽赞誉之词:"老子、文子,似天地者也。"对他大加赞赏,推崇备至。




02

作为一个流亡者,避祸保命的最佳方式,就是自己定期或不定期改名换姓。所以,我们很惊奇地看到了计然在不同场合使用的不同名字:辛研、文子、计然、渔父……


本名辛研的计然,为什么要用"计然"二字作为自己的化名呢?有人认为,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经济学家和理财家,"计然"体现着"计划使然、谋划未然、计合自然"的思想。也有人认为,计然者,寂然也。《周易·系辞下》:"《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代表着自己的内心世界寂寥独立,静若深渊。纷纷扰扰的外物变化,虽无穷无尽,我不为所动,则如镜中显影,不见而明,不行而知。


这,似乎更加符合老子的道学思想。


这个世界真的有天才存在吗?


相比于"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的孔子而言,"少而明"的计然从小就已显露出了他非凡的天赋。


他自幼就刻苦好学,通览群书,再加上特殊的流亡生涯,让他学会了时常观察学习大自然,善于从事物刚开始发生露出端倪时,就能知道事物的发展规律,知道别人的想法。而漂浮不定、居无定处的生活方式,让计然比常人更有机会访求明师,结交高人。人常说,苦难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由于这种颠沛流离的人生经历,才锤炼、铸就了计然的博学多才,培养、激发了计然的见微知著,使得他对天文地理无所不通、阴阳四时无所不晓。


上天是公平的。天才嘛,总得带有那么一丝丝缺陷和遗憾。


不知道是在流亡生涯中的人为整容,还是我们通常说的大智若愚,计然那看似愚钝、平庸的形象仪容,总不能做到让人赏心悦目,顿生亲近之感。计然那"有内而无外"的相貌无情地背叛了他,严重地颠覆了他本身固有的内在才学与高超智慧,也挡住了众多只求其表的狂热追随者。






03

计然作为老子门下最具代表性的弟子之一,他的人生风格与专业成就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其一,计然好"隐"。


他继承了老子"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的行事风格,不求名不求利,喜欢偷偷帮助人、成就人。"阴所利者七国。"暗中帮助和辅导了不少国家的君主,偷偷培养和发掘了不少国家的人才,他是中国最早的地下战线工作者,也是春秋时期最让人尊敬的"活雷锋"。计然的身上完美体现了"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功成而不居"的精神风貌。


其二,计然好"谋"。


满腹经纶、喜好思考的计然继承了老子" 然而善谋"的智慧,他通晓富民强国之道,精于"天文历法、农业地理、管理之道、谋略兵法",善于出谋划策,尤其在经济方面更是独树一帜,闻名天下。计然也是中国的咨询业祖师,"阴所利者七国"就是他不为人知的业绩。


据说,当计然周游天下行至楚国期间,楚平王熊弃疾听说他对治理国家的策略极有研究,便专程接见了他。


楚平王问计然:"吾闻子得道于老聃,今贤人虽有道,而遭淫乱之世,以一人之权,而欲化久乱之民,其庸能乎?"我听说先生您是老子的真传弟子,请问在这个乱世之中,该如何治国安民呢?




计然的回答很有高度,他并没有从自己所擅长的经济学角度来谈治国方略,而是真诚告诫眼前这位看起来谦卑求道的"楚国一哥":"用高尚的道德纠正邪恶,就能使国家安宁。要使人人都注意道德修养,使天下安定,关键在于君主一人。君主对百姓恩德深厚,国家就会兴旺;暴虐积怨,国家就要灭亡。唐尧、虞舜以仁德治天下,百姓拥戴,国家昌盛;夏桀、商纣虐待百姓,众叛亲离,国破家亡。"




楚平王马上接话过去,说:"我知道如何才能使国家安定富强了。"


遗憾的是,楚平王不但欺骗了计然,也欺骗了自己,他压根儿就没听进去计然的忠言相告。这个顶替了自己儿子入洞房的一国之君,既不能依计然之言修"正身之道",也不能"谨左右",而是错误地宠信了费无忌这样的佞臣。最后的结局嘛,不但差点酿成了亡国之祸,自己也被仇恨冲天的伍子胥掘墓鞭尸,遭受了生罪死受的奇耻大辱。


要是楚平王识人,重用计然,历史必将改写。




其三,计然好"色"。


这个"色",不是美色女色,而是善于察言观色,精通相人之术。在辅佐勾践复国期间,范蠡曾想将自己的恩师计然推荐给越王。但是阅人无数、见微知著的计然,一眼看出脖子细长、嘴尖如鸟的勾践将来一定会过河拆桥。于是他忠告范蠡:"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荣乐。"后来,果真如此。


其四,计然好"游"。


一个人的想法往往可以决定他的生活,有什么样的想法,就有什么样的未来。


品性刚直、热爱自然的计然,虽然才华盖世,冠绝古今,却不肯主动游说而自荐于诸侯。他怀着"大丈夫恬然无思,淡然无虑,以天为盖,以地为车,以四时为马,以阴阳为御,行乎无路,游乎无怠,出乎无门"的泛泛大志,经常遨游于山海湖泽,自号"渔父",不为天下所知。


在《庄子·杂篇》中,记载了一则不知真伪的"渔父"故事。故事中的渔父,是道家学派隐世高人的写照,更有可能是计然的一段经历。


故事说,孔子有次来到一个名叫缁帷的树林,坐在杏坛上休息。弟子们在一旁读书,孔子在弹琴吟唱,好一派学习型组织的融洽氛围。就在曲子还未奏到一半的时候,有个须发皆白的渔父下船而来,只见他披着头发扬起衣袖,沿着河岸而上,来到一处高而平的地方便停下脚步,左手抱着膝盖,右手托起下巴听孔子弹琴吟唱。


曲终,渔父用手召唤子贡、子路两个人过去,问弹琴的是何人。子路回答:"他是鲁国的君子,姓孔。"渔父又问:"孔老师钻研并精通什么学问?"这时候子贡抢答:"我们的孔老师性服忠信;身行仁义,饰礼乐,选人伦,上以忠于世主,下以化于齐民,将以利天下。"渔父听罢,笑着背转身去边走边说道:"孔老师虽然讲仁奉行仁,但他还是解决不了自身祸患问题,苦心劳形以危其真。唉,他离大道还是太远了!"


子贡把跟渔父的谈话汇报给孔子后,孔子当即走下杏坛寻找渔父。他来到湖岸边对着渔父行礼,说:"刚才先生留下话尾而去,我实在是不聪明,不能领受其中的意思,希望能有幸听到您的谈吐以便有助于我!"渔父赞扬了孔子的好学精神,对他说:"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之理也。自古以来,天子、诸侯、大夫、庶民,这四种人能够各自摆正自己的位置,也就是社会治理的美好境界,四者倘若偏离了自己的位置,社会动乱也就没有比这再大的了。官吏处理好各自的职权,人民安排好各自的事情,就不会出现混乱和侵扰。如今你上无君侯主管的地位,而下无大臣经办的官职,却擅自修治礼乐,排定人伦关系,从而教化百姓,不是太多事了吗?"


渔父对孔子"不在其位而谋其政"的行为提出了直接批评,同时也给他指出了"八疵""四患"的行为。他劝告孔子先要清除自身"摠""佞""谄""谀""谗""贼""慝""险"这八种毛病,同时要改掉"叨""贪""很""矜"四种祸患,方才可以教育。他认为孔子一生仔细推究仁义的道理,考察事物同异的区别,观察动静的变化,掌握取舍的分寸,疏通好恶的情感,调谐喜怒的节度,却几乎不能免于灾祸。这由其自身修养身心的功夫不够,没有谨慎地保持自己的真性,颠倒了本末所致。


如何修养自己的真性呢?


渔父告诉孔子:"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愚者反此……"所谓真,就是因循自然的规律,内心精诚到极点。真正的悲痛没有哭声而哀伤,真正的怒气未曾发作而威严,真正的亲热未曾含笑而和善。与天地相通的真心在身内,虽然含而不露,但是人心感应天地后,却可以获得自然造化的神机,从而凭借自然无为而有助于自己的成功。在渔父看来,最大的成功,首先要修好我们每个人自己的真性,要善于跟天地沟通。


孔子听完渔父的教诲,又一次深深行礼后站起身来,说:"如今我孔丘有幸能遇上先生,好像苍天特别宠幸于我。我冒昧地打听先生的住处,请求借此受业于门下而最终学完大道。"渔父却缓缓地顺着芦苇丛中的水道,划船而去。


渔父的言论是否符合计然的思想观呢?我们看《文子》一书是怎么说的。


文子告诉我们"圣人妄乎治人,而在乎自理"。一切的改变首先要从自我管理做起。又说"治身,太上养神,其次养形""真人者,通于灵府,与造化为人,执玄德于心,而化驰如神"。


无论这位渔父是杜撰中的虚拟人物,还是其他具有道家思想的隐者,以"渔父"的名义深藏功与名的计然,观水悟道堪为他人生中最大的乐趣。




然而,计然终还是为人所知、为人所学、为人所爱了。


唐天宝元年(742 年),计然被崇道的玄宗皇帝赐封为"通玄真人",与文始真人尹喜、冲虚真人列御寇、南华真人庄周并称道教四大真人,其著作《文子》也被尊为《通玄真经》。


1973 年,河北定县四十号汉墓出土《文子》残简。该墓位于河北省定州城关西南 4 公里八角廊村,称"八角廊竹简《文子》",墓主被确定为西汉中山怀王刘修。八角廊竹简《文子》与今本《文子》相同处有六章,可见它并非伪书,而是一部先秦古籍。


把《文子》带到棺材里的中山怀王刘修,对于计然,那可真算得上是"死了都要爱"呀!


-


END


文:李海波《道商范蠡》(第二版)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延伸阅读:


《道商范蠡(第二版)》


点击“了解更多”,阅读《道商范蠡》↓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