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世间万物皆是如此,读书亦是如此。【市场上琳琅满目的书籍】就是“万物”,而我们若要选出我们 “道”的书籍,就需要了解知识的生产方式和规律,从“万物”中找到“三”→“二”→“一”,并最终找到“道”。
就好像看武侠小说一样,我们没有必要看完所有的武侠小说,看完金庸和古龙的就够了。
阅读,是公认的低投入、高回报的学习方法。
然而,面对市面上林林总总的书籍,读书人却总有这三大困扰:
书太多:据国际出版商协会(IPA)统计,2019年我国上市的新书品种已经达到了40多万本,也就是说每天都有1000多本书籍出版,而我们穷其一生都不可能读完。
记不住:当时看书很过瘾,但过后经常忘记。
读太慢:读书要逐字逐句读,读的太慢。
面对这三大头疼的问题,我们该怎么办?
作者说书太多,是因为我们面对市面上浩若烟海的图书,总是一味贪多的强读,而没有精简我们的书籍。
记不住,是我们没有记忆点的读书,自然很容易忘记。
读太慢,是我们没有找到读书的基本脉络和规律,总是一翻到底,不允许自己错过一个字。
而面对上面的三个痛点,作者给我们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去了解知识的生产方式。并告诉我们不是所有的书都需要读,并带我们重新认识知识的生产方式,更有效率、有质量的筛选、精读一本好书。
本书的作者李源,是人民大学的硕士,85后知名的说书人,少时就博览群书,并熟读《二十四史》。作为《罗辑思维》的前读书策划人,他曾经组织了《成大事者不纠结》,《读书人的新活法》等现象级节目。内容涵盖人文、艺术、历史等众多领域。
节目备受网友以及优酷、好未来等企业高管的好评。果壳网的CEO更是评价李源是这个时代的读书“怪才”,年轻人中的佼佼者。
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本书,来看看这本书都提供了哪些读书方面的诀窍。
精简选书,才是信息爆炸时代的知识法则
这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书籍多到了一个空前繁荣的阶段。这也是一个知识焦虑的时代,要想跟上时代的节奏,我们就希望大量、快速的获得一本书的知识。
所以市面上最火的知识付费永远都是教你怎么读书,他们的宣传语都是这样的----【这样读书,让你一年轻松读100本书】。仿佛多读了书,那些知识就可以缓解你的焦虑,增加你的认知,然而这样读书真的正确吗?
事实上大量的图书,只会让我们的知识体系陷入紊乱。面对浩瀚如烟的书海,我们只能越来越难做出选择。
就像当年的苹果公司,为了迎合当时的潮流,设计了数十条生产线路,以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但是产品的种类太多,顾客却不知道怎么选择,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苹果当时已经濒临破产。
后来乔布斯回归,他精简了大量的生产线路,只专注生产两类四种的电脑。最后精准的定位,让苹果的业绩迅速回暖,并成为业界翘楚。直到今天乔布斯已经去世了,但他的【极简理念】成为苹果的根基,至今没有后继者敢于颠覆。
【精简】的模式为苹果带来了生机,这种思维同样适用于选择书籍方面。知识爆炸的时代,每个人要学习的知识越来越多,但是可供我们自己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少,大量的选择只会让我们的大脑“死机”,从而没有选择。
而且现在的书籍生产已经非常的便捷,一个细枝末节的【概念】加上几个不错的理论支撑,就能有不错的销量。所以市面上大部分的书籍并不需要读,我们所要做的是要精简书籍,找到这个【概念】的本质,然后精读源头的书籍,这才是现代社会的知识获取法则。
知识树原理,带你重新了解知识的生产方式
而我们之所以会出现【读书多=知识渊博】的认知,是因为我们觉得知识就像是我们脑中的一张网一样,其中的每本书就是网上的每个交汇点,读懂了一本书,我们就觉得可以点亮一个交汇点,这样知识就会更加的渊博。
神秘久远的知识树原理(来自剑桥大学图书馆)
但剑桥大学图书馆的图片却否认了这样的说法,并提出了知识产生的另一种形态:知识就像一棵树一样,树开始生根发芽,枝繁叶茂,靠的不是每本书凝结的概念和思维,而是作者的理念和认知。
英国的历史学家彼得.伯克在《知识社会史》进一步阐述了这种【知识树】的现象:
知识并不是由概念和思维组成的网状结构,它其实是一个又一个的小团体的人,用思想创造出来的。这个团体的人信奉同样的主张,有共同的理念,即便争论,也是在完善这个圈子的认知。
这就好像一棵大树一样,以树根为原点,不断向外扩散。而一代又一代的作家和思想以圈子的方式,不断的更新思维,开枝散叶,这样就形成了不同的树干,树枝,树叶。所以,凝结在每一个知识点上的信息,并不是这个知识点本身,而是知识树上面的人。
就好比牛顿这么优秀,他的一生和后继人著书无数,参考的也无非是他毕生的三个成就:
l 万有引力定律
l 牛顿运动定律
l 和莱布尼茨发明的微积分
所以凝结在【知识树】上的知识,不是这无数本书的观点和论据,而是牛顿这三大定律的支撑。
因此,我们选书的时候应该把精力放在人身上,而不是书身上。通过查询作者的信息,我们可以更全面的了解作者的经历及主张,这样读书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上的信息可以参考下面的查询方法:
我们可以参考百度百科、书的序言、简介、目录、参考文献和TED演讲。
而要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我们可能会觉得需要对这个领域进行大量的阅读,其实按照“知识树”原理,我们完全不需要这么兴师动众的阅读,只是需要读每个节点的书籍,这样以点带面的阅读不仅不会让你进行重复的阅读,也能让你在阅读中快速的抓住这个行业的精准要义。
这三个节点分别是:开创者、分歧者、阅读者。它们的含义和作用分别是:
开创者:开创这个领域的目的和宗旨,这个领域的思维框架和思考方向。
分歧者:让知识不断的创新,并带来跨界思考,注入新的思考方向。
综合者:总结了前人的知识核心论点梗概,是目前学术界的大咖。
为了方便大家筛选,我也整理了书中的附录提到的书籍,分享给大家参考:
如何精读一本书
挑选好要读的书籍,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是要读一本好书。当然这里的读书不是指泛泛的读书,这样的阅读人经常容易忘记书中的内容,而是要带着问题和思考来阅读,因为有记忆点,就不太容易忘记。
作者提供的具体方法如下:
l 读完了序言和第一章之后,列出本书的主旨,即“是什么”的问题。
l 在读到全书三分之一的时候,再问下自己“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l 然后在后面的阅读中找到答案“怎么办”,选出解决的方法。
这样利用读书最方便的三连问的方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自己的大脑经过系统的整理和思考,记忆的就会更加的深刻。
当然读书的过程中不是要一字不漏的看完。经济学上有个 “巴莱多定律”,它指的是“公司80%销售额是由20%的员工创造的”即“80%的成果是在所花全部时间的20%中产生的”,这又被简称为80/20定律。
同样的这个定律对于书籍来说也适用。因为书籍首先要保证的是读者阅读的愉悦感,所以不可能是整本书都是高密度的知识输出,而是应该有缓有急的排版。
所以套用80/20定律就是,书中20%的内容可能就讲述了80%的精华,它可能只是一个结论、一个故事、一个方法,甚至可能只是一句话。而掌握了最精华的部分,我们就不需要一字一句的阅读,而是有选择的跳读和粗读了。这样专注重点的读书,在读的过程中我们就不会觉得慢而且累了。
著名诗人余光中老先生曾在他的一篇散文中说道:读书如果不得其法,一味多读也并无意义。不仅在余老先生的时代适用,其实现在也适用。
而我觉得本书的最大奥义在于,它重新诠释了知识的生产形式,让我们更关注于书的作者,明白这个时代,会精简的选书比会读书更重要。
而且在读书的过程中,用最经典的读书三连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不断给自己制造记忆点,我们就不会读完书还是记不住知识了。
最后通过了解书本的生产规律(即80/20法则),我们能够合理的分配时间,迅速的抓住书中的主旨和基本框架,而不会没有重点的一读到底。
原本我们对于读书这件事,总是有一种敬畏心和疏离感,其实这就失掉了读书的乐趣。希望本书的一些方法和的不一样的认知,带给你更多的思考角度。
PS:本书对于工具类/概念类的书籍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但是对于文学/传记/散文一类的文学作品书,本书的方法并不太适用。阅读这种美学的书籍,乐趣就在字里行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