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励志名言 > 读书法-古人十大读书法,学会一个便享用终身,你还愁不会看书吗

读书法-古人十大读书法,学会一个便享用终身,你还愁不会看书吗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1-24 12:03:32
阅读:

杜甫有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代才子智者颇多,哪一个不是知晓古今,就是身为皇帝也得以书籍作为参考,谋求治国之道。当然读书也是有方法的,并不是认字般过一遍,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古代十位智者他们的读书法。


1、董遇:三余法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是挤出来的。在现在社会很多人会说工作忙什么的,没时间读书。但这只是为自己找借口罢了,汉朝学者董遇经常忙中偷闲,利用相对空闲的时间读书,他说: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雨者晴之余。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也有“三上读书法”,那便是“马上、枕上、厕上”。因此真正想读书的人并不受制于时间场地。


2、诸葛亮:观大略法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诸葛亮作为三国时期蜀国的丞相,他的作用对蜀国举足轻重。《三国志》载:“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一起读书时,徐庶、石广元、孟公威三人读书务于精熟,唯独诸葛亮独观大略”,他读书从全局观出发,抓住书本最主要的本质,不纠结于小细节。现著名学者王通讯认为运用观大略读书法需要有五个前提条件:1、要有一定的哲学修养,善于概括提炼。2、既要钻进书中,又能站在书上,独立思考。3、经常注意最先进的知识,站在本学科知识的前沿。4、弄通最基本的概念、定理、原理,尤其是其中的关键者。5、精通唯物辩证法。


3、陶渊明:不求甚解法


他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他笔下的《桃花源记》更是让人见识了不一样的世外桃源。他读遍古今史籍,各家经典,他认为读书当读原著,认真体会原著本意,而对他人对原著所作的注释不必花过多时间去深究,有些不懂的地方不必死磕,要不然一生便读不了几本书。陶渊明的不甚求解法许多人对此褒贬不一,有人认为这是不负责的态度;也有人肯定他的读书观,觉得他不像一些迂腐书呆子死扣章句。


4、杨大眼:耳读法


他为南北朝时期北魏的一员大将,他征战疆场,为朝廷立下赫赫战功。他识字不多,但也是个好学之人,而他的读书法也是奇特,竟是用耳朵读书。《北史》载:“大眼虽不学,恒遣人读书面坐听之,悉皆记识。令作露布,皆口授之,而竟不多识字”。


5、韩愈:提要钩玄法


唐朝著名文学家韩愈曾说: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他认为读书时需要先将书分门别类,按其性质类型采用不同的读书法。比如对于记事性质的历史书籍,阅读时必须提出纲要,也就是提纲挚领地将书中的主要内容抽出来;而对于那些理论方面的书籍,阅读时则要注意探取其深奥的观点,也就是抓住它的精髓部分。


6、苏东坡:八面受敌法


此读书法历来被许多人所推崇,而关于这个方法的起源有着这样一个故事:话说有个叫王庠的人在参加科举时,向苏东坡请教读书方法。苏东坡就给他写了封信,信中有一段话:


“书之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尽取,但得其所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之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且只以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实迹故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之他皆仿此。此虽似迂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此读书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八个方面,然后各个击破,根据从八个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加工整理,然后得出的结论,岂有不深刻、不全面之理!


7、陆游:有的放矢法


陆游自小酷爱读书,“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他读的书虽多,但却杂而不乱,受祖父影响,他读书都是很系统的。少年时,他便攻读了大量古人的诗作;青年时,他又把“上世遗文”至“先秦古书”都读了个遍,而后,又读完了《六经》、《左传》、《离骚》等重要著作。


而且他很注意结合研究专题读书。并且他也注意将读书与使用联系起来。他为了实现自己抗击外敌入侵,报效祖国的宏愿,一边习武,一边苦读兵书,准备来日疆场征战时派上用场。


8、朱熹:循序渐进法


“或问读书之法,其用力也奈何?曰:循序渐进”。这是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朱熹在《读书之要》中提出的基本读书方法。


何谓循序渐进?朱熹作了详尽的解释:以两本书而言,则“通一书而后及一书”;以一本书而言,则“篇章文句、首尾次第,亦各有序而不可乱也。”他还要求:“未及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


9、陈善:出入法


宋朝著名学者陈善著有一部《扪虱新话》。他在书中写道:“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所以入,终当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入,得尽读书之法。”


10、陆九渊:涵泳法


他认为读书不要性急,火急火燎地死抠住一处不放,僵在那里,越急于弄懂,可能越不容易弄懂。读书要平平缓缓地细心涵泳,读不懂的地方,不妨暂时先放过去,等到上下文都读过之后,或是日后重新阅读时,慢慢地就会领悟了。


读书平心静气,慢慢地涵泳、品味,每当有一点新的体会时,必然会感到兴味无穷,其乐融融。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读书时情绪越好,也就越有助于理解。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