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人们动不动就喜欢开骂、互撕,前一段闹得沸沸扬扬的对骂群,五花八门,借着发泄减压的名义,大肆宣泄个人不良情绪,最近因平台的介入才略有收敛,但并未绝迹。
说起骂人,自然少不了污言秽语,当然也会有一些本意很好的词语,因千百年来人们的误会,而不幸中标,也成了辱骂人特别是女性的用词。就比如“人尽可夫”这个成语。
在大部分国人的眼中,“人尽可夫”就是一个贬义词,都理解成“人人都可以做她的丈夫”,言下之意人人都可以和她上床滚床单。其意似乎极为淫秽。比如“人们都认为潘金莲是‘人尽可夫’的女人,其实她有自己的难处,正所谓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这样的句子,表面上看表达的意思很精准。而实际上,是大大误会了“人尽可夫”这个词的本义了。
我们先来看看这个成语的出处吧。“人尽可夫”出自《左传·桓公十五年》。原文如下:
【传】十五年春,天王使家父来求车,非礼也。诸侯不贡车、服,天子不私求财。
祭仲专,郑伯患之,使其婿雍纠杀之。将享诸郊。雍姬知之,谓其母曰:“父与夫孰亲?”其母曰:“人尽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遂告祭仲曰:“雍氏舍其室而将享子于郊,吾惑之,以告。”祭仲杀雍纠,尸诸周氏之汪。公载以出,曰:“谋及妇人,宜其死也。”夏,厉公出奔蔡。
翻译过来,这段话意思如下:
十五年春季,周桓王派大夫家父来鲁国索取车辆,这是不合于礼的。诸侯不进贡车辆、礼服,天子不求取个人财物。
祭仲专权,郑厉公对他很担心,派祭仲的女婿雍纠去杀他。雍纠准备在郊外宴请祭仲。雍姬知道了,对她母亲说:“父亲与丈夫哪一个更亲近?”她母亲说:“任何男子,都可能成为一个女人的丈夫,父亲却只有一个,怎么能够相比呢?”于是雍姬就告诉祭仲说:“雍氏不在他家里而在郊外宴请您,我怀疑这件事,所以告诉您。”祭仲就杀了雍纠,把尸体摆在周氏的池塘边。郑厉公装载了尸体逃离郑国,说:“大事和妇女商量,死得活该。”夏季,郑厉公逃亡到蔡国。
从原句“人尽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转化而来的“人尽可夫”,很显然是女儿咨询母亲后,母亲回答的一句话。表达的是世上能当丈夫的人多的是,而有血脉之缘的父亲却只能有一个。丈夫怎么能和父亲比呢?言下之意,父亲当然比丈夫重要多了。而女儿也是听从了母亲的说法去做的。
或许是从这个故事里,延伸出女子忠于父亲,而出卖了丈夫的行径,人们连带着用“人尽可夫”来鄙视和侮辱此类女子吧?
不过不管怎么说,“人尽可夫”这个成语是有确凿的出处,出自较为权威的《左传》一书,可信度应该说还是很大的。但千百年来,似乎这个成语已经被定位成贬义词,也就常常被用来辱骂女子了。不得不说以讹传讹的可怕。突然就想起,怎么就没有“人尽可妻”这样的成语呢?估计封建社会多年形成的男权思想作怪吧?有待诸君去探讨。
图片来自网络,若牵扯到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此文为聊史补丁原创,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