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月11日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一百周年纪念日。连日来世界多国举行纪念活动,铭记这场历史浩劫给人类带来的伤痛。多位国家和国际组织领导人齐聚一战停战协议签署地所在国法国,铭记战争的惨痛教训。
一战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也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战结束百年之际,回顾历史,纪念“停战”,不仅是为了悼念千千万万在战争中逝去的生命,更是为了让当世和后世铭记:战争残酷,和平无价。
德国总理默克尔和法国总统马克龙出席出席纪念活动
战争啊,是人类激烈冲突的表现形式。因为人类都不喜欢战争,但战争总是不约而至,毕竟呢,战争是政治的延伸。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战争确实毁灭了你,但是我们必须承认,有的时候战争是推动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
一谈到战争,特别是古代战争,我们很多中国人就会本能地想起那本著名的《孙子兵法》。你别看这本书是指导战争的,但孙子本人,我相信是反战的,为什么呢?因为这本书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我对《孙子兵法》这句话的理解就是,一旦你决定发动一场战争,你要先想明白,你是否有能力调动一切社会资源,以保证你的战争能够持续、并最终赢得战争,或者说,你是否有权利决定战争在什么时候可以终止。如果你都没有想明白,或者说还没有十足把握,那么就请你不要轻易发动战争。
二战期间,在日本偷袭珍珠港前,日本军方呢,就有两派观点,一派就是以“少壮派”为首的陆军部,主张坚决要打;另一派呢,就是以山本五十六为代表的海军部,就是说了我前面说的那个观点。山本五十六可是在美国军校留得学,他就清晰地知道,如果一旦开战,而且决定终止的主动权又不在日本人手里,那对于整个日本来说,绝对是场灾难。但是非常让人悲哀的事,战争还是无可挽回的开打了,而且指挥偷袭珍珠港的恰恰就是山本五十六。所以用今天的话来说,我们之所以关注战争,是因为我们珍爱和平,别动不动老是打打杀杀,因为战争不是儿戏,那即使是对古代战争,特别是冷兵器时代,我们很多人的知识呢,都停留在《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上面啊,好像两军阵前两位大将单挑,结果一个把另一个给宰了,比如说温酒斩华雄,然后呢兵败如山倒,另一方乘胜追击...有这么容易吗?当然没有了。
但话又说回来,古代战争究竟是怎么打的,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
这点呢,我们还真比不上人家欧洲,特别是古希腊和古罗马,比如当年希罗多德写的《历史》,就是记录了希腊和波斯的战争、修昔底德还写了《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色诺芬也写过。到了罗马期间,你看凯撒他是有文化的人,他一边打仗一边记录,所以他写了《内战记》和《高卢战记》,为什么呢,当时是城邦制,很多参加战争的人呢,都是城邦的公民,所以有文化一边打一边记,很多战场上的细节都被细致地记录下来了,所以我特别喜欢看那些书,因为仿佛就在身边。
但是中国呢有点难了,特别是唐宋以后科举制,我们分文武两科,分工越细致啊,就导致文官对战争现场了解不多,武将呢又大多没什么文化,所以他们又记录不下来,就算是有岳飞这种精通兵法、文字也不错的人,但要说这场战争怎么打的,我也没看出岳飞有什么具体记录,最后留了八个字: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真是:恍兮惚兮,其中有像象,惚兮恍兮,其中有道。即便有一些历史典籍,也是重宏观不重微观,重结果不重过程。
可能在历史上只有一本书对战争记录相对算比较细致的就是《春秋左传》,这还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体制有关系,因为那会儿分封制,当时的贵族就相当于后来欧洲的骑士,一旦打仗都是自己带兵马,自己备粮草。贵族嘛,大多都有些文化,我就相信写《左传》这个人一定是打过仗的,所以他能非常详尽地记录。那会儿主要是车战,你看他就写到中间那个人一定是驾马的,左边那个人是负责射箭的,右边那个人负责拿戈把对方敌人给钩下来,为什么左边那个人是负责射箭呢?你想你拿弓的那个手一定是左手,右手扣弦,那个左手在外面呢也会比较自由,如果你是右手拿弓那就坏了,很有可能碰到驾车的人,会影响你的战斗力,但汉语中也留了句成语:左右开弓,也就意味着,你左手持弓,左边可以射敌人,右手持弓,在右边也可以射敌人,这不就增加了战场的灵活性嘛。
正因为中国典籍当中对古代战争细致描写不多,所以今天给你推荐这本书就显得特别重要,这本书的名称叫《南北战争三百年》,别误会不是说美国南北战争的事,说的是中国的魏晋南北朝。这本书的作者叫李硕,他的本科在北大读的,这个硕士和博士都是清华读的,现在是在新疆的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当老师。我和这位作者从未谋面,但特别巧的是,他的博士生导师正好是我的熟人,就是清华大学的历史学教授张国刚先生,张老师也有本书,我向您推荐一下,就是《〈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这是这两年的畅销书,今年上海书展由我策划,由上海图书公司所具体执行,我们做了一个书展有史以来最长的传统文化讲习课程,叫“七天七堂课”,其中我就请了张老师来讲他这本书。
其实这本书,它真正的名称应该叫做《中国4至6世纪的军事与政权》,是李硕在读博士的时候的博士论文,以此为基础展开的。我觉得它的副标题比正标题更吸引人:冷兵器战争究竟怎么打?这本书呢是详细写了古代兵种和战术的细节,也补了很多正史和孤寂的缺失。更多内容请继续收听本期音频...
本期话题
#中国千年的历史中,你印象最深的是哪场战争?理由又是什么?#
在文末留言区分享你的故事给我们听吧,我们最终以精选留言点赞数为依据,选出精选留言,11月20日公布中奖名单,之后将有三位读者获《南北战争三百年》+随机送出骆新亲笔签名图书各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