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雁荡山大龙湫景区,一处山路上的“狐假虎威”景点名称路牌。
“诗”一词的英文翻译“poem”被误写成“pome”。
雁荡山景区内,一块错将“倚天”拼音“Yitian”写成“Qitian”的石碑。
温州网讯 近日,热心读者来电,说在雁荡山风景区旅游时,发现大龙湫景区内的一处景点“狐假虎威”,被翻译成“fox and tiger”(狐狸和老虎),这样的翻译能表达狐假虎威的真正内涵吗?
带着读者的疑问,记者来到大龙湫景区,在一处山路上果然看到了这块路牌。不过,在山路的右侧,记者还看到一个被人为划去的旧路牌。字迹虽已不很清晰,但是还隐约可见旧路牌上的翻译是按“狐假虎威”的成语原意翻译过来:“fox borrows the tiger’s terror(狐狸借着老虎的恐怖)”。此外,景区内还有一块错将“倚天”拼音“Yitian”写成“Qitian”的石碑以及“诗”一词的英文翻译“poem”被误写成“pome”。
景区:这个翻译是特地简化的
雁荡山景区的各类英文标识主要是景区、当地旅游局等单位请翻译公司翻译后制作的。一些复杂的地质专业词语,特地请来地质专家陶奎元教授帮助翻译。
对于“狐假虎威”,大龙湫景区的相关负责人这样解释,原来的翻译正是按照成语的原意翻译的。但是,在后来的重新翻译中,大家起了争议。其一,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不懂中文的外国人也许没有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的概念,逐字翻译可能太复杂;其二,在景区里,他们看到的只是与老虎和狐狸相类似的石头,“fox and tiger”也算是一种翻译方法。
这名负责人说,和狐假虎威一样,面临翻译两难的还有其他景点。“比如灵峰,原来翻译成“有灵气的峰”,但外国人不懂,什么叫有灵气?所以经过多次讨论,我们就直接用地名拼音直译“Ling Feng”来表示。还有大龙湫,如果按意思来字面来翻译“大—龙—湫”逐字翻译,对不懂中文的外国人来说,理解起来更困难了。
专家:景区英语
应尽量接近西方人的文化和理解
伟立大哥:一些翻译得不伦不类、使外国人摸不着头脑的英语,在各地景区、宾馆、地名、菜名中时有看到。正确的翻译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礼节,是一种文明。
大姐姐:《复仇者联盟2》的翻译也是让人大跌眼镜。英文翻译是非常考验功底的,毕竟中外的文化差异太大,许多说法完全不同。因此翻译还是得找权威机构或学者,不然可能会闹笑话。
无名:有些翻译何以错误百出甚至成了奇葩笑话?一个原因就是相关场所及其人员太过粗心大意,过于依赖翻译软件。网上现在有各种所谓的英语翻译“神器”,但翻译的结果却往往是不靠谱的。这些英语翻译虽然只是细节问题,但却会给外国游客造成不必要的困扰和麻烦,也会影响景区的口碑和形象。
大大:如今的翻译,外国人看不懂,中国人也看不懂,就像水浒传被翻译为105个男人和3个女人的故事。
温州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老师王丽说,如果在中西文化中共存某种东西,直接翻译时会比较忠实于原意;但在中西文化差异较大的前提下,直接翻译会造成理解障碍,就应该采用其他来替代的方式,并非固定某一种状况。
“考虑到景区指示牌上的语言要简洁,(这样的翻译)是可以接受的,但不一定是最好的翻译。”王丽认为,狐假虎威中,还包含了狐狸在前面,老虎在后,狐狸借了老虎威势的意思。对西方游客而言,“fox and tiger”就传达不了这些信息。按照翻译的三大标准“信、达、雅”,只能说只完成了一部分。
那么这样的选择是否合适?王丽提到了翻译中的两种策略,分别叫做异化和归化。异化是指尽可能传播文化,比如希望西方的游客懂得狐假虎威的寓意,那就可以把成语的字义、背景都要给出;另一种叫做归化,也就是说尽可能靠近西方人的文化和理解,目的是让西方的游客更容易接受。
翻译的目的是什么,有时也决定了翻译的策略。如果认为景区英语主要是要让外国人更容易了解雁荡山,那就可以采用“归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