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谁都读,但怎么读,因人而异。有的人一目十行,快速阅览;有的人一字一字,慢慢细研;有的人贪图痛快,如过烟云;有的人感悟至深,终身不忘。华罗庚曾经说过:读书的真功夫在于“既能把薄的书读成厚的,又能把厚的书读成薄的”。这番对读书的独到见解,耐人寻味。那么,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如何把课文读“薄”、读“厚”、读“活”呢?
一、读“薄”
把“厚”的文章读“薄”,就是把“长”的文章读“短”了。读“薄”的过程,就是不断过滤,不断凝练,不断“蒸馏”的过程,也就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直达事物本质的过程。
把课文读“薄”,就是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跳进文本,从整体上去把握文本的脉络,感知文本的主体,读出文本主要意思。有的几千字的课文,其实紧要处往往就那么三两句,在繁密的文字下躲躲闪闪若隐若现,读书时需要抓住课文关键的语句。
如阅读《詹天佑》时,引导学生抓住“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这个关键句理解主要内容。有的课文则需要引导学生学会概括、归纳、体会,抓住文章的精髓。
如阅读《地震中的父与子》《慈母情深》体会“爱”字,阅读《少年闰土》感悟少年闰土“知识丰富、聪明能干、勇敢机智、活泼可爱”形象,阅读《将相和》归纳课文大意为:课文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组成,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
二、读“厚”
所谓读“厚”,就是要读出文本之外的东西,读出作者未及之意、未写之言,读出文本中未言之境,读出文章中角色的未明之情……让文本内容变得厚实与丰富。
对文章的写作背景就需要好好地琢磨,需要查找相关的资料,以便帮助学生解决阅读中的疑难。有时一个人名、一个地名都需要教师花点心思去查找、去补充。把课文读“厚”,就是补充、链接,使阅读得到延伸、拓展。
如阅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前导入:“鲁迅先生的一生写了大量的著作,无情地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罪恶和旧中国的黑暗。反动派非常害怕鲁迅的文章,不许他发表,而且要逮捕他,但他始终与敌人做着不屈不挠的斗争……”通过人物介绍,让学生初步感受到鲁迅救国救民,不顾个人安危,不怕“碰壁”的顽强斗争精神以及他“横眉冷对千夫指”的英雄形象。
有时一篇课文学完后,当学生意犹未尽,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推荐相关的课外读物。如学习了《匆匆》后推荐阅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背影》,学习了《草原》后推荐阅读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林海》等。这样,对于学生积累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大有裨益。
三、读“活”
茅盾说:“读死书是没有用的,要怎样用眼睛去观察,用脑子去思想才行。”把书读“活”。
一是要创新读书形式,就是“活”读,小学语文课堂上主要运用演课本剧、讲故事、演小品、做游戏、编儿歌、猜谜语等形式。
如阅读《七律·长征》时,讲述《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故事,课文中的句子不再只是些呆板的文字,而是变成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抽象的句子变成了学生心中那充满生机的形象,启迪和感染了学生的心灵。
二是要学以致用,就是要善于应用书中知识,将知识转变成能力。如运用“抓重点词句或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读懂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等体会人物品质,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等阅读方法学习课文,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运用“抓住事物特点,用优美的词语描述,运用修辞手法进行描写,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刻画人物”等写作知识进行小练笔,提高写作技能。
“读厚”是从少读到多,从粗读到细,是学习、接受、丰富知识的过程;而“读薄”则是归纳、总结,取其精华,是消化、理解、融合的过程;“读活”就是要读懂文中的意思,并且要会灵活运用。没有读“厚”,就没有丰厚的学养;没有读“薄”,就没有真正地掌握;没有读“活”,就不会有能力的提高。以课文为本,落实学生读书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把课文读“薄”、读“厚”、读“活”,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一剂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