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火得一塌糊涂。按理说,即使不看电视剧的人,一看这个标题,都知道取自宋代女词人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这首词。
(没听说过的,请赶快绕道,并保护好你的初中语文老师!)
然俄,近日一个网友发表的评论,简直比这个电视剧还要火。他愤怒地抨击《知否》歌词,认为这个歌词“为赋新词强说愁”,“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与下一句“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逻辑狗屁不通,“矫情而不知所云”。
奉上该网友的评论截图:
这个网友的评论引起一片哗然的原因,肯定不是因为他敢于质疑权威。如果骂李清照能火,那李白杜甫的煌煌作品早就成了车祸现场了。
其实,这个网友的评论,能引起围观群众热议,是因为这个网友是真的真的真的孤陋寡闻得很可爱:他觉得《知否》这个歌词又是哪个现代词作者刻意模仿古风、堆砌辞藻、注重内容不讲形式的作品。也许,他是想借这样的批评显示自我的标新立意——我跟你们不一样,你们只看表面词汇很美,被这个电视剧的热度带了节奏;而我是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我看的是内在,我评价的才有深度。
仙人板板!如果说,你直接抨击李清照,说她的这个词哪个地方有问题,我们倒真觉得你不畏权威, 敢于表达自我,值得鼓励。关键大家为什么要围观你?是因为你连这首词是我们千古才女李清照写的都不知道!
同样是九年义务教育,我们无法理解这位网友是如何毕业的。我只能感叹,中国的基础教育任重而道远。
最后,我们来看看李清照的这首诗,难道真如这位网友说得那样不堪吗?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首小词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委婉地表达了作者怜花惜花的心情,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也流露了内心的苦闷。全词篇幅虽短,但含蓄蕴藉,意味深长,以景衬情,委曲精工,轻灵新巧,对人物心理情绪的刻画栩栩如生,以对话推动词意发展,跌宕起伏,极尽传神之妙,显示出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力。后人对此词评价甚高,尤其是“绿肥红瘦”一句,更为历代文人所激赏。
国学大师周汝昌先生评价李清照的这首词:一篇小令,才共六句,好似一幅图画,并且还有对话,并且还交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这可能是现代的电影艺术的条件才能胜任的一种“镜头”表现法,然而它却实实在在是九百年前的一位女词人自“编”自“演”的作品,不谓之奇迹,又将谓之何哉?
我不迷信权威,但这首词真的很精妙绝伦,毫无瑕疵。我劝这位可爱的网友,不要天天上网了,回去多读点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