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一直都是潇洒和狂傲的代表,似乎他一直都那么洒脱,即使有点烦心事,好像也不算什么,毕竟人家是“谪仙人”!但是现实却并非如此,谁都有痛苦与郁闷的时候,只是有时候不愿意说罢了。狂傲如李白,他也不例外。郁闷的时候喝点酒,写首诗,看似云淡风轻,其实内心的苦楚只有自己知道。
在被赐金返还后,李白也有过失落,有过痛苦。公元753年秋,李白来到宣州,恰好他的一位叫李云的族叔将要离开,于是他们同登谢朓楼,李白其饯别写下了一首非常著名的诗。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唐.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这首诗实在太过经典,估计这首诗也是许多人开始喜欢李白的入坑之作吧。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心境读这首诗都有不一样的感想。
以前觉得这首诗挺酷的,毕竟开篇就是神句:“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多么豪情激昂,多么满不在乎!但是细细看来,这哪里是说不在乎,这完全就是憋得久了,诉说苦闷发牢骚啊!聚集那么久的“昨日”和“今日”的苦闷和烦恼,只在今天见到自己的族叔,才一股脑的爆发出来。究竟有多愁苦,哪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楚啊。有时候人的情绪只需要一个触发事件,所有的委屈就会爆发,像洪水一样奔流不止。其实触发事件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但它就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颗稻草。
后面李白不再纠结,反而写起了壮丽之景。好像他真的忘掉了烦恼与忧愁,弃之而去了。既然来到了谢朓楼,这就让他不得不夸赞一下自己偶像谢脁,顺便也夸夸自己。他夸文章有建安风骨,诗也像谢朓的一样“清发”。看似回归了诗仙以往的霸气和洒脱,但是真的是这样吗?其实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精神胜利法”,一种在郁闷愁苦之外的自我安慰呢。
精神尽管可以在幻想中遨游驰骋,诗人的身体却始终被羁束在污浊的现实之中。就连曾经觉得大气无比的“欲上青天览明月”,现在看来其实这难道不是一种逃避吗?果然,有些事情是不能深究的,诗仙原来也不是那么无所畏惧的啊!面对理想与现实,就连李白都犯难了!怎么办?没办法!
面对客观存在的现实,李白只能“抽刀”“举杯”了,本以为会“拔剑”的李白这次改用“刀”了。也许剑早就化作了李白精神的一部分,他怎么会敢贸然是用呢?只好用刀来断水,不过看起来霸气十足的行为,最终的结果却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想要摆脱困扰,怎么会那么容易。李白的尝试彻底宣告失败,这就是不尊重客观现实的结果,最终现实狠狠打脸了。
刀再锋利,面对流水依然无能为力,酒再好,却无法缓解心中的愁啊!这就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请问李白大人,开篇的那两句霸气无比的宣言,是否此时都已经食言了呢?
理想与现实总是有着一条越不过去的鸿沟,无论我们怎样挣扎,怎样努力,这种差距永远存在。
最终李白也没有解决他的愁苦,他最终选择了逃避现实,“不得意便散发随一叶扁舟而去”。曾经觉得这一句还挺潇洒的,现在看来这不过是一种逃避,是无法改变现实之后,又不敢面对现实的无奈之举,个中辛酸只有自己懂了。
其实李白也是凡人一个,他也躲不过凡人的苦闷与烦恼。面对现实,他也束手无策,无能为力。看似豪情壮志,其实也不过是普通人的牢骚而已,只不过,普通人写不出这样看似霸气十足的诗句罢了!
无能为力的感觉真的很难受,似乎理想就在眼前,但是却又那么遥不可及。想要伸手触碰,却又立刻从手边滑过了。无助的时候,语言变的贫瘠,只好捶胸顿足,唉声叹气,慨叹的是无力回天的遗憾,难过的是人生的无可奈何。
现实就是这样残酷,唯一能做的就是去面对;现实就是如此无情,只能让自己变得强大。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不如学学李白,想开了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