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老师的赞美和称颂, 古人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光辉的诗句和论述。像李商隐的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白居易的 “令公桃李满天下, 何用堂前更种花” 等等, 可谓不胜枚举。在具体行为上,古人尊师的故事, 更是令人动容。
“程门立雪” 最具典型。
北宋著名理学家杨时,幼年即被称作神童。有一年, 时值严冬, 杨时因与学友游酢对某个问题有不同看法, 为求正解而一起到老师家请教。他们顶着凛冽寒风来到程颐家时, 适逢先生坐在炉旁打坐养神。二人不敢惊动老师, 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外。程颐一觉醒来, 发现风雪中的杨时和游酢, 那积雪已经有一尺多厚了。
子贡的做法, 也堪称楷模。
子贡, 是孔子门下最富有的弟子。孔子去世后, 众弟子服丧三年后相诀而去, 独有子贡结庐墓旁, 守墓六年, 足见师徒情深、尊师之诚。后人感念此事, 建屋三间, 立碑一座, 题为 “子贡庐墓处”。因子贡为孔墓所植之树为楷树,后世便以 “楷模” 一词来纪念这位圣徒。
古人不但自己身体力行, 而且还教育子女尊师重教。
唐太宗李世民认为, 教诫太子诸王是 “当今日之急”。有一次, 太子的老师李纲因患脚疾, 不能行走, 李世民竟特许李纲坐轿进宫讲学, 并诏令太子亲自迎接。后来, 唐太宗又叫礼部尚书王圭当他第四个儿子魏王的老师。有一天, 他听到有人反映魏王对老师不尊敬, 唐太宗十分生气, 他当着王圭的面批评儿子说:“以后你每次见到王圭, 都应该如同见到我一样, 不得有半点不敬。”
通过尊师向学而功成名就的, 也大有人在。
东汉末年, 有一位名叫魏昭的人, 他在童年的时候看到郭林宗, 心想这一定是一位难得的好老师。后来, 魏昭到京城洛阳任官, 毅然决定拜远在南阳的郭林宗为师, 并派奴婢侍奉老师。郭林宗体弱多病, 一次,他要魏昭亲自熬药给他吃。当魏昭端着煮好的药进来, 郭林宗却斥责他熬的药太烫, 当魏昭又熬一次送进去后, 郭林宗又说药太苦。这样一连三次。但魏昭始终恭恭敬敬。到了第四次, 郭林宗才笑着说:“我以前只看到你的外表, 今天终于看到你的真心啦!” 后来, 郭林宗将毕生所学都教给了魏昭, 而魏昭终成大器, 成为一位著名学者。
圯(yí)上受书
一天,张良闲步沂水圯桥头,遇一穿着粗布短袍的老翁,这个老翁走到张良的身边时,故意把鞋脱落桥下,然后傲慢地差使张良道:“小子,下去给我捡鞋!”此时的张良真想挥拳揍他,但因他已久历人间沧桑,饱经漂泊生活的种种磨难,因而强压怒火,膝跪于前,小心翼翼地帮老人穿好鞋。
老人非但不谢,反而仰面长笑而去。张良呆视良久,只见那老翁走出里许之地,又返回桥上,对张良赞叹道:“孺子可教矣。”并约张良5日后的凌晨再到桥头相会。张良不知何意,但还是恭敬地跪地应诺。 5天后,鸡鸣时分,张良急匆匆地赶到桥上。谁知老人故意提前来到桥上,此刻已等在桥头,见张良来到,忿忿地斥责道:“与老人约,为何误时?五日后再来!”说罢离去。结果第二次张良再次晚老人一步。第三次,张良索性半夜就到桥上等候。他经受住了考验,其至诚和隐忍精神感动了老者,老者于是送给他一本书,说:“读此书则可为王者师,10年后天下大乱,你可用此书兴邦立国;13年后再来见我。”说罢,扬长而去。
- 上一篇:爱一个人的个性签名-适合发朋友圈的十句爱情说说,教你如何去爱一个人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