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做个什么样的人?自己是个怎样的人?为人处世应该怎样做?—面对这样的人生课题,也许很多大学生并没有真正深刻思考过!老师和家长关于这方面的指导教育,大多也是很欠缺而不系统的。但做人,却是每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都必须学习的一门功课。无论愿不愿意、喜欢或厌恶,只要我们生活在现实中,就必须要去面对!
广义上来讲,做人的本义既包括自我,亦包括外界的芸芸众生。所以,做人首先是要学习对自我的认知和对外界的认知。只有在对自己和外界有了一定的认知后,人才会逐渐领悟到生活与做人的实际意义,才能在为人处世时可以更理智地做出判断与决策,并且有助于我们更快更好地树立起自己的准则与方向。
关于做人的要素,我们首先应崇尚国学儒家思想一"修身、养性、勤学、奋斗、持家、卫国、平天下"—这是儒道的思想精髓!
修身,指的是锻炼身体、保健养生;
养性,主要包含性格、行为、思想、品德等方面的塑造;
勤学,是指学习、实践并应用新的知识;
奋斗,是要求人应为实现自己的目标与理想去努力争取与拼搏;
持家,就是经营好自己的家庭、对家庭及亲人负责任;
卫国,就是保卫自己的祖国,要具有爱国情怀;
平天下,指的是视世界各国为友邦,创导世界和平共处,以包容、博爱、融合的精神善待世间万物。
下面,笔者将以国学思想作导向,为大学生学习做人写一个规划方案以供参考。
从大一下学期开始,用第1、2周的课余时间来冥想、审视自己。对自己提出如下问题:自己有些什么优点和缺点?自己擅长些什么?做哪些事情感觉更轻松自如?自己有些什么兴趣爱好?自己喜欢些什么事物?喜欢什么样的生活?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把这些问题罗列出来,然后思考答案,尽一切可能把答案找出来。当这些答案呈现在你面前的时候,你基本就可以看清楚自己的面目了。这个时候学生要通过学习规范的专业知识来纠正自己错误的地方,并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把这些优化过的答案牢记在心才算完成对自己的认知。认识了自己,接下来就要学习认识现实中的社会了。
要认识社会,就要接触社会,融入社会。对于大学生来讲,认识社会最好的方式就是走出校园,到社会上做各行各业的兼职。从中体验社会感知社会,同时也让自己更进一步地看清自己。从第3周开始,充分利用好课余时间和周六、日及假期,争取每周至少完成三个工作日的校外兼职或活动。只要有工作机会,无论什么工作都应该尝试一下、体验一下,每完成一份兼职后做个自我总结和反省。在做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一定要主动学习、勤于观察,主动查找发觉自己存在的问题,并通过积极思考、求教、查询等方式来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笔者建议这个规划的执行周期为两个学期(大一下学期~大二上学期约40周)。通过这个周期的课余学习(超过100个兼职日),学生的自我认知以及对社会的认知都会达到一定程度,同时也可以明显感觉到自我的成长。
下一个阶段(从大二下学期开始)学习生活观与价值观。
生活观,主要包括消费、健康、审美、交际与性观念等方面的价值取向。
价值观,是指人在现实生活中对所有事物的价值取向,主要包括生活、工作、事业婚恋、家庭、理想,也就是儒家思想里的"修身、养性、勤学、奋斗、持家卫国平天下"。
从大二下学期开始,学生应在巩固已学课余知识的同时,分配时间来学习健康的消费理财、审美、人际交往、性知识和性观念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并在现实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来做价值判断。此外,也要开始学习谋划自己未来的发展,找到自己的方向与目标并付于践行,从而让自己形成健康良好的生活观与价值观。我们同样分配两个学期的时间作为这个阶段的规划周期(即大二下学期至大三上学期)。完成这个周期的学习,学生基本上就形成了自己为人处世的观念和态度。
以上,就是关于大学生学习做人的规划方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下期文章:《大学生应如何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发展篇》内容要点包括:自我形象的塑造、自我管理、发展方向的探索、自我目标的设计与管理规划。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