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对聋哑人没有过多的了解。在我狭窄的印象里,聋哑人还是莫泊桑《羊脂球》里的一篇《盲人》那样,受尽委屈与折辱,嘲笑和戏弄陪伴左右,一生无法独立,是亲人们的负担。只能在无穷无尽的黑夜里死去。
但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里,海伦凯勒让我见识到了一个不一样的聋哑人。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她是一个影响了全世界的伟人原因。
出生时的海伦是一个健康的宝宝,她聪明伶俐,好动活泼。但疾病在一夜之间夺走了她的听力和视力。一个正常的灵魂被黑暗无情的与外界隔断,从此她的生活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家人们的同情和爱怜没能将她教育成一位温和的女孩,反而因为娇惯和海伦偶尔对外界的不理解大发脾气。谁都无法制服这个小暴君。直到风和日丽的那一天,家庭教师莎莉文的到来。
在我们刻板的印象中,好像海文遇见了莎莉文,就像金鱼游进了池塘,理应当开始了一段新的征程。
但事实却没有那么简单。由于海伦家境殷实,父母对她的偏爱,莎莉文起初并没有办法管教凯伦。与海伦厮打是常有的事。海伦的父亲也产生了要辞退莎莉文老师的想法。但当莎莉文提出与海伦一起去离家远一点的地方同吃同住,让凯伦彻底接受自己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海伦终于对这位老师放下了防备,接受她成为了自己生活中的一员。至此开始,莎莉文一直陪伴在海伦凯勒身边。如果说海伦以后的成就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那么莎莉文老师就是制造奇迹的大师。
教导聋哑人的功课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事情。海伦只有触觉能感受这个世界,莎莉文便开始利用凯伦的触觉帮助她认识盲文。万事开头难,虽然凯伦最初也记下了几个单词,但是这些单词在海伦看来是毫无意义的。她不懂得这些单词与外界有着怎样的联系,它们究竟有什么意义。对于抽象的单词更没办法教授。
可是莎莉文小姐却想出了一个巧妙的招数。那就是耐心使她不厌其烦的一遍又一遍的教海伦写过一个单词后,把相应的物体放在凯伦手上。当海伦分不清什么是杯子,什么是水时,莎莉文小姐边带她去了外面的水井旁,打开水龙头,放出水流,把海伦的手放在水流上,并一遍遍写着:WATER。
海伦似乎一瞬间就明白了这些天来所学的东西,像电流通过了全身上下般打颤,开心的大叫。后来,凯伦在功课上的进步飞速,也逐渐建立起了与这个世界的联系。
身子健全的我们无法对海伦身处的黑暗感同身受,但是如果我们被迫一天不能用眼睛,一天不能用耳朵,那我们就会对这个伟人肃然起敬。
怪不得马克吐温曾经这样写他的好朋友海伦凯勒:19世纪出现过两个伟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
当这个女孩在老师的精心教导与陪伴中日渐成熟时,她竟口出狂言,要上哈佛大学!与那些成绩优异的健全人相竞争。
在大学里,海伦的功课完全靠莎莉文老师的配合才能学习,所以又让我对莎莉文老师的耐心肃然起敬。我也很纳闷的想过,为什么莎莉文老师一直陪在海伦身边,从未抽出一点空余时间回家探望呢?
看了《我的老师安妮莎莉文》我才知道,原来这个女孩遇见海伦之前的人生是那样的不幸。与其说她不回家,还不如说她无处可去。她出生时一切安好,但过来了几年后,失明使这个穷苦的家庭笼罩上了一层不幸的面纱。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母亲患上了结核病,过了一年,弟弟出生了,但更不幸的是,弟弟遗传了结核。
父亲的酗酒只为了逃避现实。安妮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古怪,失明让她丧失了理智,成为了一个粗鲁无礼的孩子。母亲死后亲戚不愿意抚养,继而把患病的弟弟和失明的她都送到了一家福利院。
在那个暗无天日的福利院里,安妮失去了弟弟。后来经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上盲人学校的机会,也遇见了改变她一生性格的老师。在学习中,又遇见了朋友治好了自己的眼睛,使失明的眼睛能够重获光明,虽然比起正常的视力还是有些模糊,但已足够莎莉文欣喜若狂的了。
怪不得莎莉文对盲文那么熟悉,对教导盲人那么耐心,熟练。因为她自己的经历,使她对海伦的情况完全了解。多年以来的相伴,海伦和莎莉文已密不可分,她们是超越了亲情,友情,师生情的一种关系。也可以说海伦的生命有一半是莎莉文的,莎莉文的生命有一半是海伦的。
身患残疾尚且如此坚持学习,探索与这个世界的相处之道。那我们这些健全人却挥霍着一天又一天,无所事事游手好闲,还说生活本就平庸无味。聋哑人的生活和眼界尚且之高,用阅读和触觉感悟人生,追求梦想,那么,你我又该如何在生活中翻滚出一片天地呢?
相信居里夫人曾经说过的一句话:
对于男女来讲,生活都是不易的。但是我们一定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当在某事上认为自己是有天分的时,就应该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也要做好。这样当事情结束的后,我们就能对自己说:我已经竭尽全力了。
也正是莎莉文老师告诫海伦的一句普普通通的话:你还得继续努力,不然之前的努力就白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