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乌江自刎后,天下被刘邦统一。可是回过头来分析下霸王失败的原由,原来最根本的不是霸王的才能,而是霸王的性子决定的。
霸王出身项氏一族,从小以灭秦兴楚为目标,尽管天下依旧统一,可是项羽依旧以楚人自居,认为楚人再是最优秀的民族,自己也是有高贵的出身看不起那些草莽流寇。因此项羽的这种心思,在后期的对战用人中发挥到极致。首先说韩信,韩信懂兵法,一直想被重用,因此对此跟项羽说如何破秦军,可是项羽认为韩信是一小兵,没啥出身,对此爱理不理,并让韩信看大帐,身怀才能,不被重要,韩信对项羽失望透顶,最后离开了项羽。如果项羽能够认真一点,对待韩信能够像对待江东子弟一样,那么韩信必定会成为项羽的一大臂力,毕竟项羽出身好,已经拥有称霸的资本。只可惜项羽因为自己眼高手低的性子,白白失去了一员兵法人才。
项羽脑子热,全凭感觉做事情。在章邯甩20万秦军投降后,项羽竟然因为没有多余的粮草,看押降兵会分散自己的部队,因此坑杀了20万秦军。虽然这20万是秦军主力,可是项羽杀确是人心,项羽一杀,失去了天下人心。认为项羽是一个嗜血之人,对楚人好,对其他各国的人很冷淡,因此投奔项羽的多是楚人,反抗项羽的多是其他国的人,生生把自己树立到对面去了。
项羽发慈悲放刘邦,太自傲,不知道提前把后患扼杀。鸿门宴白白错过杀死刘邦的机会,认为刘邦不会反抗自己,认为刘邦只是一无赖成不了大事情,没有听范增的建议,放走了刘邦,也因此让刘邦和项羽彻底分裂,彻底水火不容。
项羽全凭喜好。刘邦用离间计分化范增项羽。项羽竟然不思考一下,就把范增赶走了。也不想想如果范增想走,干嘛要帮助项羽杀刘邦呢。更可况范增跟随项羽许久,从起义之时就跟随了,一直出谋划策,忠心为项羽谋划,可项羽却听了手下的一面之词而抛弃了项羽。
最根本,项羽眷念故土,把战略要地蜀地关中等给了刘邦,让刘邦能够休养生息,以图天下,而项羽的彭城确是四面平地,容易被围攻,因此就是这个绝对的思路,让项羽四面受敌,以至于越消耗实力越弱。
国号问题。刘邦以汉军而行天下,毕竟刘邦知道天下是要一统的,不能因旧国的国号存在,要不然会让天下人认为复兴的只是一国。而项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依旧一楚立国,虽然收服了楚国人,但是其他六国人却不容易被接纳。一个楚字挡住了六国人的门槛,而刘邦身为楚国人,以汉立号,让世人知道他是为了天下人,不是为了楚国一国。因此刘邦是越大越大,诸多诸侯都支持他,愿意跟着他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