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人看《奇葩说》被詹青云圈粉了。
突然想插一嘴,说说奇葩说这个节目。
笔者有个发小去参赛,这哥儿们虽然其貌不扬,但好歹算是伶牙俐齿。
常常在酒桌上发功,逗得人们四仰八合。
去了奇葩说,愣是被另一个其貌更不扬,甚至都不如他幽默的小哥开杠干掉了。
我仔细研究了赛事的录像,发现一个很有趣的地方。
奇葩说在坚守自己的价值观--当然,一定程度上。
大众喜欢的形象,如果不出太大意外,一般都是比较容易理解,且外形俊朗,言语幽默的。
比如科技界流量小生袁隆平爷爷,种水稻原理深入浅出,杂交即便是科技名词,每个油腻大叔都能从小时候插秧的人生经验出发,讲出个所以然。而且袁老说话幽默,金句频出。俨然就是这个行业里的流量担当。
但是,奇葩说在用尽力气,推动有内涵的嘉宾上位,为此不惜牺牲掉“观众缘”。比如那位同是哈佛毕业的许吉如。因为太多“精英主义”的观点,被大众诟病。那么何为精英主义?简单说来就是,你只要令人发指的努力并且有令人发指的天赋,就应该获得社会的各种资源倾斜。而这种说法,虽然可能有利于社会效率提升,但往往让大众难以接受--有一伙人是不爱努力的,谁说努力跟谁急;另一伙人则没有先天的智力和教育优势。所以,精英主义的观点,在支持社会效率的同时,也像大众展示了社会血淋淋的残忍。
但是良药苦口啊。大众不爱听的话,非常有必要说出口!
因为已经有太多人说了大家喜欢听的。
娱乐圈罕见的清流节目--《奇葩说》,故意在这里压住那些满嘴火车,但是毫无内涵和价值的选手,强制选择了拥有部分“精英主义”观点的选手--结果因为疑似暗箱操作被骂的狗血淋头。这种虽千万吾往矣的文人风骨,还是很值得我们钦佩的。
詹青云则是同时占了两种主义。
她既是绝对的社会精英--哈佛毕业,律师,现在又是当红的明星;
又为大众发声:
强调很多人不能够获得某种成就,是因为社会不公平,而不是后天不努力。
再加上以弱胜强的故事,和贵州偏远地区出身的人设,博得了两种对立阶级的一致好评。
简直就是桥梁似的人物!
这样的詹姐姐,是如何脱颖而出的呢?
花样年华,她选择了读书。
除了学历的提升外,她的阅读量非常之大。
强大的类比和认知能力
随便一句就是诗词歌赋,另一句又能引用西方古典哲学。
引经据典
既有文学的情怀,又有逻辑的坚韧。
这样的小姐姐不火,简直天理难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