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ying
大多数为人父母的人几乎都会受到代际问题的困扰
妈妈有更年期,孩子有叛逆期
每一代人身处不同的时代,接受不同的教育,秉持不同的观念,在家庭环境的背景下,爱与冲突交替发生
上周有一个引发社会热议的文章《开网店被送杨永信的网戒中心,离开后这十年》
如今已被作者删除
网友们不断发出各种愤怒、恐惧的声音
“亲情”这个词究竟能给人多大的力量
能给人带来多大的伤害
……?
1. “听话”的孩子
经历过网戒中心的孩子这样自述之后的家庭生活
在某些家长的眼里
孩子的问题基本就是
孩子总上网(我不知道上网到底能干嘛,总之电视上说是不好的)
孩子早恋
孩子叛逆不听话
学习成绩不理想
……
没有办法解决问题的家长们
选择将孩子们送去网戒中心
“效果”简直是惊人的
即使知道网戒中心充满了暴力
孩子们仅仅是因为恐惧
而选择服从
这个现象让人觉得恐怖的地方是
有些家长想要的,真的只是非常单纯的
【顺从】
2. 潘多拉的魔盒
2009 年8 月15 日 央视《新闻调查》播出《网瘾之戒》节目
记者柴静在节目中向那些把孩子送来网戒中心的家长们提出问题
我相信大多数家长都能希望自己是个好家长
可遗憾的是很多时候他们都不知道怎么做
不管有没有杨永信的出现
【心灵被扼杀】是社会最普遍问题
也是当今许多家庭的危机
养育孩子是一个辛苦又复杂的过程
但是那些仅仅想要【顺从】的家长只想用最简单的方式达到最简单的目的
所以杨永信就出现了
网上其实到处都有“治疗网瘾”的广告
杨永信不过是他们当中最出名的一个
他们给了困扰的父母一种最“完美”的解决方案
他们是潘多拉的魔盒
最应该给与孩子们下一代爱与呵护的家人
亲手打开的这个盒子
暴力与恐惧终于蔓延,许多人走入地狱
3. 不要做个【无能】的家长
如果你问我,究竟什么样的父母会把孩子送进网瘾中心呢?
我大概会回答:那些最无能的家长
也有人会说,家里如果真的有个不听话的孩子,是真的很头疼
如果这样就把家长说成无能,是不是太决断一些
绝对不是!
其实家长对于孩子的控制欲是普遍存在的
在这个前提下,孩子是否能得到真正的关怀取决于他们有没有得到主体性
人如果在关系中,能够感觉到自己是主动的、有主体感,而不是奴颜婢膝的,就愿意进入到关系
相反,人就会想从关系中后退
那些只能讨好别人的孩子,他们不愿意进入关系
而反观那些渴望孩子听话而不惜对孩子造成巨大伤害的家长
他们满足自己愿望的目的,来源于自身的局限
难以通过本身的优秀去获得别人的认可和服从,但是又有需求
从自己孩子身上得到权威感是比较容易和低成本的方式
如果愿意同孩子讲道理,给与孩子尊重的
通常都是自信的家长
4. 控制型教养
一个数据对比是,全世界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网瘾戒治机构,都在东亚,其中大多数在中国
孩子本来有旺盛的生命力,可在东亚社会,他们既不能主动做这个,又不能主动做那个,生命力只允许被释放在学习中,可即便学习,也是父母和老师们说了算
现在更痛苦的是,连在游戏中释放自己的本性,都要被抑制。
13号室的那声尖叫,我感受到一个人的本性被捻灭
甚至,成为了奴隶
别人意志的奴隶
控制型教养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很长期的
孩子心理的退缩与暴力;过度自我批判;无法对自己负责;个性和自我被扼杀等
由于文化差异的原因,专制的教养方式在中国看起来很管用
跨文化研究显示:在中国,控制型父母养育的孩子,其在校的学习表现较平均好,也好于西方文化下的孩子。
专制父母也许可以培养出很成功的孩子
但这正是这种教养方式可怕的地方
它「看起来」很「管用」
用行为主义训练鸽子的方法养孩子,确实会形成家长期望的行为模式,成为别人眼里的「人生赢家」
但家庭的控制让人们形成了蜷缩的生存状态,让人在潜意识里相信“父母在掌控我的生活,没有了他们的规则和控制,我将无法活下去,只有死路一条”
5. 打破控制欲的循环
从长远的角度看
强迫永远做不到的是:让人真正地成长、真正快乐地生活、真正认同并爱父母
而且真相往往是
夫妻关系大于亲子关系
许许多多孩子的心理及行为异常
真正来源于父母并没有处理好他们自己生活中的问题
如果在柴静询问的那些举手的父母中
把解决问题的目光放在自己身上
试问杨永信又何来的市场
电击疗法几乎没有用武之地了
每当有像杨永信这样的“恶魔”出现在视野中
就证明我们对于孩子给予尊重的教育还非常匮乏
少年强则国强
如果我们的下一代都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与爱护
社会国家的未来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真正的恶魔在哪里?在每个自私的父母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