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励志名言 > 百年孤独读后感-《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回首向来萧瑟处,愿与你一起漫步遐想

百年孤独读后感-《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回首向来萧瑟处,愿与你一起漫步遐想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3-01 23:08:05
阅读:

导读:记得在大学的时候,我拜读了法国文豪让·雅克·卢梭的著作《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这个名字一听让我感觉很美丽,但是仔细回味却又如此嗟叹,卢梭先生常常流露出整个时代人对他的误解与无奈,他只能通过遐想来抚慰自己的心灵,于是他孤独漫步的同时又承受着枷锁而无法呻吟的精神折磨,这是他的悲哀,也是时代的悲哀,而那些避之唯恐不及却造就了卢梭的晚年——回首向来萧瑟处的悲凉。


《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是卢梭临终前的最后一部作品,是他生命最后日子里,在"再没有兄弟、邻人、朋友,没有任何人可以往来"的悲凄境况下,坦然展露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所写下的散文。


本期话题,谈一谈这篇著作的写作背景以及艺术特色,它都讲了什么?同时让我们一起沿着卢梭的脚步,学会在逆境中成长。


卢梭


卢梭一生颠沛流离,倍感孤独且饱受折磨,它的创作背景有二其一:他的代表作《爱逆儿》被当局列为大逆不道的禁书

18世纪中叶,在法国兴起了一场影响深远的思想启蒙教育运动,奏响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前奏曲。在这一运动中,以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从不同的角度揭露并抨击了封建制度和教会统治的黑暗,提倡以理性的思想取代迷信盲从,以编纂百科全书为武器,宣扬新知识、新思想,探索建立资本主义社会思想、方法和途径,这种思想启蒙运动为自然教育思想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而卢梭的《爱弥儿》的问世,标志着自然教育思想的最终形成。


卢梭的《爱弥儿》的开卷便写到:出自造物主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


其次写到:真正自由的人只想他能够得到的东西,只做他喜欢做的事情,这就是我的第一基本原理。只要把这个原理应用于儿童,就可源源得出各种教育原理。


在《爱弥儿》中,卢梭阐明了对孩子进行自然教育的思想,他主张事物教育和人为的教育要服从自然的教育。什么是自然呢?其实就是习惯,他认为教育是帮助学生形成一定自然习惯的过程。自然会持续不断地锻炼孩子,用各种各样的考验来磨练他们的性情,教他们从小就明白什么是烦恼及痛苦。因此他的这种教育思想引起了封建教育与自然教育的矛盾产生,因此被当局列为禁书,这也是他在抗争与放弃中创作《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的原因之一。


其二:伏尔泰在一篇文章抨击了卢梭将子女送入孤儿院的事情为了在世人面前还自己一个清白,他写了《忏悔录》,但仍然遭到种种非议和侮辱

歌德评价: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开创了一个新时代。


在一本匿名发表的专门攻击卢梭的名为《公民们的感情》的书中,记录了卢梭抛弃其亲生孩子的事实,而这本书的作者正是卢梭的敌人——伏尔泰。而正是这篇文章促使卢梭写下名传千古的《忏悔录》。


忏悔录》记载了卢梭从出生到1766年被迫离开圣皮埃尔岛之间50多年的生活经历。书中卢梭追求绝对的真实,把自己的缺点和过错完全暴露出来,并且达到了毫不留情的揭露、真心实意的忏悔。他描述自己说过谎,行过骗,调戏过妇女,偷过东西,甚至有偷窃的习惯。他以沉重的心情忏悔自己在一次偷窃后把罪过转嫁到女仆玛丽永的头上,造成了她的不幸,忏悔自己在关键时刻卑劣地抛弃了最需要他的朋友勒·麦特尔,忏悔自己为了混一口饭吃而背叛了自己的新教信仰,改奉了天主教。


1760年卢梭给伏尔泰写了一封信,这封信被记录在《忏悔录》中:“先生,我一点不喜欢您,我是您的门徒,又是热烈的拥护者,您却给我造成了最痛心的苦难。日内瓦收留了您,您的报答便是断送了这个城市,我在我的同胞中极力为您捧场,您的报答便是挑拨离间,是您使我在自己的家乡无法立足,是您让我客死他乡......总之,我恨您,这是您自找的......别了,先生。”而伏尔泰在看到信后,并没有回信,只是在给朋友的信中写到:“卢梭真是个大疯子。”


伏尔泰


《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讲了什么?

卢梭从 1776 年开始尝试一种自足性质的写作,这就是通常被看作《忏悔录》续篇的《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 全书由十篇漫步组成。前四篇漫步大约写于1776年春季到1777年春季,随后四篇完成于1777年,第九和第十篇是在1778年1月到4月12日写的,十篇“漫步遐想”没有完整的提纲,大多是触景生情、有感而发的作品。


  1. 漫步一:介绍卢梭当时的处境,除了自己,所有人将他排除在外,只能和自己的灵魂做“亲切温馨的交谈”。
  2. 漫步二:因为体力衰退,所以在梅尼蒙丹被一条丹麦狗撞倒后,差点酿成大祸。
  3. 漫步三:人生到了晚年,特别眷恋生命,其实老年人最需要学会死亡。
  4. 漫步四:卢梭对谎言问题进行思考,悔恨回忆起自己年轻时偷窃丝巾、反而诬陷女仆一事。他还承认《忏悔录》中也有假话。
  5. 漫步五:卢梭回想起在瑞士比埃纳湖圣皮埃尔岛度过的日子。那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
  6. 漫步六:记录卢梭与当时社会格格不入,证明他不适应在“这个到处充满束缚、义务、职责的世俗社会”中生活。
  7. 漫步七:卢梭热情洋溢地赞美植物学。为了驱散令人沮丧的念头和烦恼,卢梭打算编一部植物标本,因为这给他带来莫大的快乐。
  8. 漫步八:卢梭再次想到往日遭受的磨难和如今内心的平静。尽管处境极为悲惨,他也不愿意与最幸福的普通人交换命运。
  9. 漫步九:卢梭重提《忏悔录》谈到的痛苦话题:即他把亲生子女送进育婴堂。卢梭的仇敌们曾揪住此事大做文章,把卢梭说成是不通人性的父亲,谴责他仇视儿童,其实他只是想让孩子更好的成长。
  10. 漫步十:卢梭在此回忆起在华伦夫人身边度过的幸福时光。漫步十只有短短的两页纸,据说是因为卢梭突然去世而没有写完。

卢梭


《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的艺术特色:“独语”散文史铁生的散文便是采用这种话语方式

卢梭在漫步一写道:“这些文字实际上只是某种不成形的遐想日记,大多是在谈论有关我自己的问题,一个孤独的沉思者总是考虑自己更多些。另外所有那些在我散步时闪过我脑海的怪念头也将在这本日记里占有一席之地。我想到过什么也就说些什么,都是自然流露,少有那种前因后果的联系。”


《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是标准的“独语”散文。“独语”是作家在个体状态下的独自思考,是一种封闭式的关注心灵的自我对话和心灵剖析。而我国著名的作家史铁生的散文采用的便是“独语”这种话语方式,例如史铁生的《我二十一岁那年》、《秋天的怀念》、《灵魂的事》等,他的散文展现了他个人世界的无穷以及精神世界的丰盈与深邃,同时他的散文缘于他双腿瘫痪的遭遇所酿成的个人被群体抛弃和冷落的孤独感和寂寞感,正如卢梭被众人抛弃一样,这是一种难以抹杀的心灵痛苦。


史铁生


谈一谈读后感

在了解卢梭的悲惨经历后,我为他悲惨的人生痛心而遗憾,为他遭遇的不公正待遇而打抱不平,同时又为他用大自然和自我安慰的疗伤办法而钦佩不已。对他而言,抗争已经没有了任何意义,他忘却了过去的愤怒,心平气和且全身心的投入到大自然中,并感受大自然带给他的喜悦和幸福,这是一种超然洒脱的心态。


“就让我们全身心的沉浸于和我灵魂交谈的甜蜜中去吧,唯有我的灵魂别人无法夺走。”这句话深深的震撼了我,一个被社会遗弃,一生磨难的孤独者却拥有如此高尚、真诚、干净的灵魂情感,深深的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同时以一种超然洒脱的态度面对困难,这让我看到这位孤独者高贵的灵魂与那个社会的黑暗,在所有的时代,没有谁的思想是正确的,卢梭也不例外,但是我们却不应该忘记他平等自由公正的启蒙思想对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


《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


结语:学会在逆境中成长

如果你处于逆境,我建议你静下心来读这本书,它会把你带入安静快乐的乐园。


如果你处于顺境,也不妨读一下这本书,因为卢梭的经历会让你更加珍惜现在,让你感觉一切都来之不易。


像卢梭的《忏悔录》却在他去世四年后才获得“成功”,可见成功之路并不平坦。而“逆境”无疑是一位好老师,但是它收取的费用太过昂贵,所以我们一定要自信、自强,逆境中不放弃,顺境中不得意。因为人不可能一帆风顺,没有受过伤,又如何成长?我们往往只把顺境看作生活,认为逆境不是生活,而是不得不忍受的例外,盼望它快快过去,觉着生活可以重新开始。怀着这样的心态,人在逆境中就必定是焦虑不安,度日如年,苦难望不到头。我们在逆境中要这样想:这就是我现在的生活,甚至是我永远的生活,我怎么把它过得有意义?像卢梭这种悲惨的经历尚且可“自愈”,而我们更应该学会在逆境中成长,带着自信,带着骄傲,朝着目标前进。


卢梭,寒冷的冬季已经来临,午后的阳光还是那么美好,我愿与你一起漫步遐想。


文 | 结


欢迎大家关注@东哥文化观,#诗漫大讲堂#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