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励志名言 > 百年孤独读后感-余华《活着》,生而喧哗,生而孤独,三感让你看懂真正的人生

百年孤独读后感-余华《活着》,生而喧哗,生而孤独,三感让你看懂真正的人生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3-07 02:29:24
阅读:

看余华的小说《活着》,第一感会让人生出一种悲凉感,内心里久久不能平复;第二感是在这种悲凉过后,有深深的苦痛感和绝望感,让人心生彷徨;然而第三感,则是一切殆尽后的淡定和平和,让人大彻大悟,有雨过留虹的感觉。


我看过因为余华这部小说改编过的电视剧《福贵》,也看过因为这部小说改编的电影《活着》,之后再回头看这部小说,则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到底是什么样的一部小说,让我们很多人追了这么多年,也讨论了这么多年?


当我们认真的读完这部小说的每一个字的时候,你会感叹余华笔下人物的悲惨命运,并在此刻,对一个人的生命有了重新的认识和深刻的思考。


福贵的福,福贵的乐,福贵的苦,福贵的伤,福贵的痛...


这个人一生所经受的东西,让我们的内心感觉到同情又震颤,但是当我们看到他在人生的暮年与一头老黄牛一起平淡的生活,对生命淡然处之的时候,我们从这个老人身上看到的是一个人对生命的态度,一个人与生活勇敢战斗的无畏精神和一个人面对苦难的强大忍受力。


第一:一个人对生命的态度:是乐观坚韧的活着。

我们曾多少次畅想过,这一生应该去怎样的活着?当我们丫丫学语的时候,我们是快乐的活着,有希望的活着。当我们踏过青春的时候,语文课本定义了我们应该如何活着的意义: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当我们人到中年,我们提醒自己努力的活着:因为上有老下有小,活着是一种责任和担当。当我们走到暮年,我们警示自己去坚韧的活着:因为活着就是对自己最大的尊重,活着就是对家人和儿女真正的爱。


生命的每一个时段里,我们都会赋予自己不同的生活态度,这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对自己的承诺。


所以,福贵在自己的生命里,才是这样坚韧的活着。


他就是这样一个让我们一开始会不屑的嬉笑他,到最后又不得不为之黯然落泪和欣赏的老人,他的人生态度中,总是有我们曾经生活中的影子。


余华在《活着》中说: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这是余华对人生的态度,也是《活着》中那个福贵老人对待生活的态度,也应该是我们每一个人对待生命的态度。


在高尔基的《母亲》中,那位没有文化,没有任何社会经验的母亲,为了实现儿子的信仰坚韧的活着,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坚强的女性,一个可爱的母亲。


在《平方的世界》中,两个青年人孙少安与孙少平为了不负青春,看到生活的希望,他们各自用自己的方式与饥饿和苦难顽强的做着斗争,最终成为了平凡世界中最可爱的两个人。


在《阿甘正传》中,那个总是被别人嘲笑的男孩,用自己坚定的毅力战胜各种困难,用跑步证明自己活着的意义,最终赢得了生活的橄榄枝。


在《士兵突击》中,许三多这样说:“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好好活”。


当我们在生活中经历了各种苦难,还能依旧笑着向前走,这就是一种面对生命的乐观态度,也是我们活着的意义。


正如我们看见福贵经历的跌宕起伏的一生,然后深刻感受到,他在生活中所曾经历过的迷茫、彷徨、害怕、难过、悲伤、无奈,和最终的释然、放下。


那是一种探寻生命真理的过程,那种过程我们也许体会不到,但是我们可以学习那种人生态度。


那态度就是:乐观坚韧的活着。


有人说,死是最容易的事情,而活着才是不容易的,当我们能勇敢的面对我们的生活中的任何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才能说自己真正的活过了。


从福贵的故事中,我们应该明白,人活着,应该去尽情享受自己生命中的各种绚烂,也应该平淡面对生活中的各种苦难和不幸,更应该乐观坚强的去做生活中坚强的那只海燕,在生命的长河里无畏风雨,勇敢翱翔。


人活着,是一种自己对自己的使命感,是一个让自己见证,让自己阅历的过程,只有让自己阅尽繁华,历尽凄冷,我们才能真正的找到生命意义的彼岸,安全又圆满的上岸。


面对生命,我们的态度始终应该是坚韧、承受、乐观、笃定。


第二:一个人与生活战斗的精神:是顽强的承受一切苦难。

为什么是承受,因为分量太重,没有办法去感觉轻松,又因为必须面对,所以只能承受。


福贵的青年还算平顺,但是自从输光了家产开始,他就一直是在承受着生命的每一次负重。


尤其是在一次次经受了与亲人的离别之时,那种疼在骨子里的打击,让人不能承受住的煎熬,那是一种天黑的感觉,一切皆无任何意义的颓废和绝望感。


诗人屈原曾说:“悲莫悲兮生别离”。对于任何一个世界上的人,人生最大的悲伤也许就是与亲人的离别了,除过此痛,我们还有什么不可以原谅的?


而福贵,就是这样一次次的在经受着命运的打击,先是父亲的离去,再是母亲的离去,之后又是自己的两个孩子,自己的妻子,自己的女婿,自己的孙子。


这一次次对生命的打击和苦难,让这个瘦弱的男人几经倒下,但是,我们最终看到的却是,他依旧迎风而战,用自己仅存的一点精神对抗着生活中的这些不幸。


福贵跌宕起伏的,苦难的一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上的无线悲凉感和苦痛感。


然而他却戏用这样的一句话形容自己的一生:“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的确,在年少的时候,他并不能参透生命的意义,所以面对自己家的富裕显示出一种排斥感,他总是觉得来得容易,于是也就不懂得珍惜。到中年的时候,经历了自己亲手葬送了自己家的财产后,又迎来了各种命运一再的戏弄和人生的一次又一次挫败,他终于明白了一点点生命的意义,他想用自己的双手,过好自己后面的日子,却是难上加难。这一晃眼,人生到了暮年,在经受了亲人的相继离别之后,他从自己的人生大戏中慢慢的退了出来,才发现,自己是孑然一身的活着。


看到这一幕,我们不禁会想起《红楼梦》里贾府一开始的富贵和繁华,又想到之后败落的景象。让人不免感到凄凉和感叹。


但是,我们发现,这位可怜的老人,他用自己的方式,无数次的默默的扛起了自己坎坷命运的大旗,他笑着面对生活,依旧与生活做着自己的战斗。


这是一种无畏的精神,是苦难过后参透生命本质,重新崛起的人生力量,他买了一头老黄牛,让自己依旧健康矍铄的活着,精神饱满的活着。


虽然我们从他的眼眸里也曾看到了千般沧桑感,但是我们又从他的面庞看到了他充满斗志的与生活抗争的勇气和战斗感。


这让我想起了《老人与海》中的那位老人,也是一个勇敢坚强的老人。不由得让人心生尊敬感。


余华说:“或许我们跟自己的命运应该是一种友情关系,相互依赖,相互感激,相互鼓励。”


或许,我们就应该是这样的吧!不然,我们怎么去承受这些生活中的苦痛?


在苦难来临的时候,我们做好一切准备,迎接它的挑战;在苦难过后,我们心存感激,回忆那些曾经生命赐予的小幸福,用知足的心态看待生命中的一切,然后努力的生活。


第三:一个人面对苦难的战斗方式:是向死而生,忍受和坦然的接受!

一个人在成功的时候,并不能看到一个人的精神有多么高贵,却往往在最落魄的时候,才能看到那种崛地而起的顽强精神,这才是最为让人赞赏的。


在福贵年轻的时候,经历了荣华富贵,但他并不能明白活着的意义,他迷失又沉浸在那种赌钱的短暂虚无的快感中,他无意中娶了全城最漂亮的媳妇,却在后来发现,这才是他一生真正的财富。他被拉去当壮丁的时候,他开始有点明白活着对一个人的重要性,未尽的孝道,未真正体验的夫妻小日子的温存感,让他第一次有了想要好好活下去的勇气。之后,三年自然灾害的突然来袭,让他和家人饱受了饥饿和贫穷的困苦,然而,在这时候,他发现了活着的意义。再后来,家人一个一个的离自己而去,让他一次又一次在悲苦中跌倒又爬起来,他一下子明白了自己活着的责任和使命。在亲手送走一个又一个身边至亲的人之后,他对生命有了彻底的感悟,然后释然的接受了自己苦难的命运。


他买了一头老黄牛,和自己相依为伴,心情平静的过着自己剩余不多的暮年生活。


也许,这是他对生命的唯一能尊重的方式。在千帆过尽,看透满眼繁华之后,当一切尘埃落定,这场人生的大戏也终于落下帷幕,终于让他明白,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始终是:赤条条来,赤条条去。珍惜曾经珍惜的,不遗憾自己曾经失去的,不畏将来,不念过去,就是自己面对苦难最好的战斗方式。


巴尔扎克曾说:“苦难是人生的老师”。


假如,我们并不能左右我们的生活和命运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样对待自己命运中的苦难?


也许我们会选择逃避,会选择放弃,会选择懦弱。但,这都不是最好的方式。


最好的方式应该是:向死而生,忍受苦难并坦然接受。


无论命运赋予我们多么残忍的面目,我们都应该是冷静的去面对,去坦然的接受,应该明白,一切最终的意义,都是为了好好的继续活下去。


我们还要告诉自己:人生就是块田地,我们要乐意去做那头老黄牛,在自己的田地上默默的奉献和耕耘,然后找到自己应有的归宿。


正如余华在《活着》中说:“生活的意义就在于活着。活着是一种特殊的意义,也是一种最大的人生价值感。”


当我们真正的读懂了《活着》,我们就真正的了解了这种价值感。



原创作品,请勿私自转载!谢谢!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