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很多新酒友和我的聊天基本上都是从一个固定式的问题开始的!
“你们家酒是不是纯粮的?”
“你们家酒喝着上不上头?”
“你们家酒喝着口不口干?”
这三个问题,你去某宝上面,你去问十家店家,十家店铺都会告诉你,“亲,我们家酒都是纯粮酿造的哦,喝完不上头,不口干”。
多一些明辩真假的能力,拒绝被忽悠
不上头,不口干,似乎成了酒友们判别是不是纯粮酒的一个标准。只要喝了不上头,不口干的就是纯粮酒,要是喝了上头,口渴的就是勾兑酒。
我们还是简单说一下原理吧,再来分析这样的判断是否正确。
首先,什么是上头?
有两种情况:
一,喝完酒后头晕,心跳加速,面红耳赤
二,酒后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甚至第二天头痛乏力,浑身不舒服。
很明显,我们平常所说的上头,应该是指第二种情况,喝完酒身体难以消受,甚至是影响到第二天的工作和生活,这种情况才是上头。而第一种情况是大部分人喝酒都会有的正常反应,通常会很快的消散掉,这是因为酒精在身体里面有90%的乙醇需要通过肝脏来分解,这个是需要过程和时间的,而由于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这个也是有着很大差异。酒精分解的过程是这样的:乙醇→乙醛→乙酸→二氧化碳和水。
第二种情况,喝完酒上头,在这里我指的不是那种天生没有酒精耐受度,一杯倒的人,而是指的本身有一定酒量的人。上头,头痛的原因是什么呢?
喝酒上头并不代表就一定是勾兑酒,同理,勾兑酒经过处理,也可能不上头
主要原因:酒体中含有的杂醇油以及醛类物质。
酒里的微量成分很多,杂醇油就是其中之一。杂醇油是酿酒过程的副产品,如果在白酒中含量过高,那是有毒的,它对人体的中毒和麻醉作用比乙醇强,但是它的氧化速度低于乙醇,所以一旦杂醇油含量高会使大脑出现供氧不足的情况,使人感到头疼头晕。那是不是说白酒中杂醇油的含量越少越好呢?其实也不是这样!杂醇油过少的话会导致白酒缺少香气,降低白酒的醇厚度,那么白酒就失去了它的特点。
白酒中的微量成分中大约有12种醛类物质,他们有比较强的刺激性和辣感,日常喝的酒比较辣或者比较爆就是因为醛类物质引起的,但醛类物质对白酒香味的协调作用强,是白酒中必不可少的。
研究发现游离的乙醛被吸收后,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刺激心脏和大脑,而且由于比较辣,还会刺激黏膜。所以饮用醛类含量高的酒,会导致口干舌燥,头疼、喉咙和胃不舒服
储存的基酒随着贮存时间的增长,游离状态的醛类会逐渐被取代,生成乙缩醛,辣味和刺激感都会降低,对人体的影响也变小。所以,储存时间长的酒口感更加绵柔,饮用感更舒适。当然成本也更高。
喝酒后口干是正常反应
喝酒口干就不是粮食酒?
一般情况下,喝酒后口渴是很常见的一种情况,它形成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排尿频率增加、体液减少、体表散热快以及血液粘稠度增加等等,而这其中大部分是属于比较正常的反应。
不管白酒还是啤酒,含酒精的饮料进入人体后,会刺激肾脏,加速肾脏的过滤作用,所以饮酒后人们排尿要比平时更多一些,导致体内水分流失加快,从而引起口渴。
酒精进入血液后会刺激肾上腺激素的分泌,增加血液流速、扩张血管,通过皮肤表面附近的血管增加散热,汗挥发的更快,增加水分的流失速度,那自然人就需要通过喝水来补充水份。
另外,酒精在身体内分解代谢的过程,也是需要大量的能量和水参与其中的,所以,身体需要及时补充水份,这是正常的情况。
不过酒里也含有大量水份,当身体代谢所需水份较大,而饮食又已经提供不了足够水份,并且随着排尿等情况导致的水份散失,身体就需要补充水份了。好一点的酒,由于酒体中的杂质等相对较少,对于身体的刺激和反应要小一些,所以相对的对水份需要没有那么大,但并不代表好酒就喝了不口干,你看茅台,五粮液有没有打广告说自己的酒喝了不口干呢,反而是一些中小酒企和卖家,在不停地宣传自家的酒喝了不上头,不口干。
那这样看来,是否所有的酒都是这样,喝完都会导致头痛和口干呢?
其实并不是这样,在不过量饮酒的情况下,上次有人问我,不过量是多少量,我心想,你多少酒量我怎么知道,不过量是不超过自己的最大酒量的情况下,好的白酒是不会导致身体出现太严重的头痛和干现象的。
那是不是饮后头痛和口干就不是纯粮酒呢?
这样说明显是不对的,也有可能酒是纯粮,只是可能在生产工艺,储存,勾调等等环节把控得不好,导致酒中酸酯比例不协调,杂醇油等杂质过多,同样的,也会导致头痛和口干的现象。另外,听说有些勾兑酒当中,为了达到喝完不头痛的效果,往里面加入头痛粉,达到缓解头痛的效果。
缓解头痛的阿咖酚散
说了那么多,其实还是希望大家能够理性地面对,不要以偏概全,多会一点东西,也能多一些分辨真假的能力。
我是老歪,一个酱酒行业从业者,我不是酒二代,我这里也没有卖酒的父亲和爷爷,不讲故事,也不讲情怀,只想为酒友们寻找人民大众口粮酒,如果您对酱香白酒感兴趣,期待您的关注,有任何问题,随时可以通过私信与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