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古话:“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但不得不说,有很多孩子是会嫌弃自己的父母穷的,尽管明面上不说,但是心里清楚得很。
例如对于王思聪的评价,有一些人总会来上那么一句:“如果我有个给我五亿启动资金的爹...”,其潜台词,就是在嫌弃自己的父母不如别人家的富有。这些人把自己的失败归结于自己没有一对富裕的爹妈身上。
但不得不说,在年幼的孩子眼里,父母都是强大的,孩子最初并不会嫌弃自己的父母,如果会,那必然是父母教会他们的。
女儿嫌弃妈妈买的礼物廉价,让妈妈二选一
女儿的同学生日,准备在高级的酒店开办一场亲子生日会,宴请全体同学及其父母到场,妈妈特意换上了一身体面的衣服,还给女儿准备了一份礼物让她送给同学。
就在前往宴客酒店之前,女儿对着妈妈发起了脾气,原因是同学送的礼物都是苹果手机,妈妈买的礼物太过廉价--一只一百多块钱的,在大型超市买的,妈妈觉得很贵的布偶熊。
孩子认为这是一个破玩意,自己作为同学最好的朋友,送出去的礼物价值不能比苹果手机低。
女儿给了两条路让妈妈选:
“要么你去我回家”
“要么我去你一个人回家”
女儿嫌弃的,不单单是那只廉价的破玩意,还有自己的母亲。当妈妈说,那是亲子派对,别人的爸爸妈妈都去的时候,女儿的话,扎心了。
女儿对着妈妈说道:
“我丢不起那人”
“你也不闻闻自己身上一股包子味”
难道妈妈不知道自己“丢人”吗?我想,她心里是清楚的,但是比起孩子被嘲笑没有父母的陪伴,她更情愿自己帮女儿承担这份可能的羞耻。
但为什么,她的女儿会如此嫌弃她,我想与这位妈妈的教育方式是有关系的。
当女儿嫌弃布偶熊丢人的时候,妈妈是这样说的:
“这熊也是我在大商场给你买的”
“这要一百多块钱呢!”
“多可爱啊!”
“再说了,送人嘛,也是个心意”
妈妈在一边强调着熊的价格、出处,一边又自己贬低布偶熊作为礼物的价值。“心意”是为熊的廉价作借口,为自己的贫困打掩护。一份连自己都觉得廉价的礼物,如何让女儿信服“礼轻情意重”?
女儿可恨吗?我觉得她是可怜的,一个从小被不断强调“价格=价值”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她对价值的认知如此狭隘,这并不是什么过错。
活在“钱眼”里,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有人认为,在本就物质的社会生存,让孩子现实些没有什么坏处,甚至认为“唯利是图”可以让孩子发奋图强。那么让孩子活在“钱眼”里,会对孩子有什么样的影响?
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曾他的著作《自卑与超越》一书中描述过:
任何人来到世界上,都会受到三个客观条件的约束,并构成了我们要面对的最基本现实。我们只要考虑生命的意义,这三个约束便不能跳过。
这三个约束分别是:
- 与地球的关系:对世界的价值认知
人类活在这个地球上,这一点谁都无法避免。为了能在地球上生息繁衍,我们就要积极地利用地球上的资源,而且要遵守地球上的一切规则,否则我们就要面临失败。
地球所蕴含的规则无穷无尽,这不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而是每一条都需要遵守。眼里只看到钱的孩子,他们把地球的一切规则与价格挂钩。
例如周星驰的电影《美人鱼》里的主角,主角轩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他可以不顾海豚的生存环境,甚至制造声波武器虐杀海豚。
许多人认为牵扯到“世界”、“地球”、“生态”范围太过广了,是危言耸听,一个孩子还有能力毁灭地球了?
那如果这个孩子是尼古拉斯特斯拉呢?那个与爱迪生齐名于世的天才,他曾说过:“只要我愿意,我可以把地球劈成两半,但我不能这样做”。
- 与社会的关系:与他人合作的认知
既然我们都是人类中的一个成员,单个人的力量又常是弱小的,人与人之间息息相关,所以,每个人都应该有社会兴趣,重视与他人的合作。任何企图孤独而居、割裂与他人联系的人,最终只会走向灭亡。
而眼里只有钱、物质的孩子,他们与他人的合作并不在于社会兴趣。这种情况在我们生活中并不少见。
例如,某个孩子被同学借用铅笔刀的时候,向同学收取一次五毛钱的使用费,又例如在家庭里面,父母要求孩子做家务的时候,孩子向家长提出必须为此而付钱。
当这些孩子长大成人后,他们的目光会变得非常短浅--他们在选择工作的时候,更在乎既得利益而不是长远利益,或者简单点来说,就是注视目前的工资而不是岗位的可发展性。而为了钱,他们可以出卖自己公司的利益,甚至因此走上贿赂或者受贿的道路。
- 与异性的关系:对于性的认知
虽然人类数量众多,但性别只有两个,即男和女。我们个体与人类的延续完全依赖于两性的合作。在这基础上产生的爱情与婚姻,便受这种现实约束。
这些以钱来衡量人的价值的孩子,长大后同样不得不面对性的问题,这个“性”不单单指性生活,还包括对异性的认知。
所以有一些孩子,在成年甚至是还未成年就开始拜金,为了一个手机、一件装备、一套衣服,他们可以随意地出卖自己的身体;在选择配偶的时候,他们也会更倾向于物质丰厚的一方--即便成为小三。
爱情、贞洁在他们眼里等同于钱。
这样对比起来,鄙视自己的父母穷只是其中一种表现,是最先、也是最简单直接的体现方式。但必须弄明白的是,连带我们来这个世界、给予我们实现自我价值的父母都能鄙视的,还有什么不能嫌弃呢?
家长如何避免孩子掉进“钱眼”里?
关系的平衡不在于外在的衡量,而在于内在的情感。尤其是在3~6岁的孩子,他们没有什么外部评价体系,他们不在乎拥有太多的物质条件,也不会拿这些东西去衡量父母、以及周边一切人事物的价值。
换言之,孩子的价值观完全是从0到1的建立,再从1到100的积累。其中起决定性的就是作为基础的“1”。那么,家长可以怎么样影响孩子的价值观基础,才能让孩子不会唯利是图呢?
- 父母之间,用内在情感衡量价值,避免存在鄙视链条
在孩子踏出社会之前,家庭就充当着社会的角色;在孩子认知这个世界之前,父母就是他们的全世界,所以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而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在家庭里面,一位母亲经常当着孩子的面指着孩子的父亲不能干、挣钱太少,结果儿子就学会了用挣钱多少去衡量一个人的价值。
更要命的是,这样的孩子可能学会和妈妈一起嘲笑爸爸,这不仅会让爸爸受伤害,也会让这个孩子看不起爸爸,从而不愿意向爸爸认同,最终就表现成不愿意向男性认同,并在以后成长中遇到一系列的问题。
所以,在家庭里面应该避免存在家庭成员之间的鄙视链条,而是用内在情感作为关系的衡量价值。
当妈妈明确告诉孩子:“我爱你的爸爸,因为他也很爱我,他是我的丈夫”,那么孩子自然会认知到与异性、与他人的关系的衡量标准是什么。
- 亲子之间,丰富价值衡量体系,避免有条件的爱
孩子在与父母相处的过程中,形成一份独有的亲子相处模式,这份亲子相处模式就是孩子往后社交的基础,孩子会把这份相处模式投射到与他人的相处中,产生最初的交友观、交友方式。
亲子间的爱,应该如夫妻间的爱那样,无条件供给、无限包容,这样孩子往后同样能收获爱他人的能力。
但如果父母对于孩子之间的爱是有条件的,孩子同样会习得这一方式。例如家长总是对孩子说/做:
你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不爱你了;我怎么就生了你这样一个笨孩子...
这就会让孩子把爱和“听话”、“聪明”挂钩,最终所投射出来的就是:那个人不听我的话,我不要和他做朋友;那个人好笨,我不要和他交流。
- 与事物之间,在乎感受,避免价格决定价值
在最开始的时候,一个与父母一起做的玩具车和商超里面一个价值数百元的玩具车,孩子肯定更喜欢前者,因为最初的时候,孩子比我们更关注感受。
但在生活中,我们总会告诉孩子:这玩具很贵,你要好好珍惜;这碗汤的用了很多的料,你别浪费;这双鞋子是限量般的,你要省着点穿...
当我们以为我们在教孩子“勤俭节约”“爱护物品”的时候,实际上我们在教会孩子用价格来衡量价值。
孩子会珍惜那个玩具,是因为那个玩具给他带来快乐的感受;孩子把汤给喝完了,因为汤给他带来了温暖的感觉;孩子会爱惜那双鞋子,是因为那双鞋子给他带来了舒适。
所以,在教孩子衡量事物的时候,让他们更在乎的应该是感受,而不是价格决定价值。
最后,想和各位家长说一个故事,关于如何教会孩子什么是“钱”,或者说什么是“富有”的故事:
在一部印度电影中,有一个男孩怒气冲冲地回到家里问妈妈:“妈妈,我们家是不是很穷?”,显然孩子是在学校里面受到了刺激。妈妈回答他:“我们不穷”,但其实他们家徒四壁。
在吃饭的时候,孩子问妈妈:“为什么你说我们不穷?我已经读书了,我知道我们很穷。”
妈妈只是平静地回答孩子:
“我们很富有”
“因为我们拥有彼此”
孩子并不相信妈妈的鬼扯,他努力赚钱,希望给予妈妈最好的物质待遇,希望带妈妈去旅游,为此忙碌得终日不见人影。
当他存够钱想实现带妈妈去巴黎的愿望的时候,妈妈去世了,这时他才明白妈妈说的那句话是什么含义--他足够富有了,但是失去了妈妈,他成了最世界最穷的那个人。
淅爸寄语:对于教育中最可悲的事情,是我们竭尽所能地培养孩子的各项能力,但最终,却成为孩子所嫌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