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励志名言 > 巴金的名言-口述历史·李致③|叔侄情深 “四爸”巴金:人各有志,最要紧的是做人

巴金的名言-口述历史·李致③|叔侄情深 “四爸”巴金:人各有志,最要紧的是做人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3-28 07:11:15
阅读:

/名家档案/


李致,1929年生于四川省成都市,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在共青团系统工作。先后任共青团四川省委《红领巾》杂志总编辑、共青团中央《辅导员》杂志社总编辑。改革开放时期,先后任四川省出版局副局长兼四川人民出版社总编辑,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兼省出版总社社长、四川省政协秘书长。1991年至2009年任四川省文联主席。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摄影 刘念 实习生 李靖


巴金的代表作《家》中的“觉新”,已经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经典人物形象。“觉新”的原型人物,是巴金的亲大哥李尧枚。1929年,李尧枚的小儿子李致出生。一年多之后,李尧枚自杀。巴金视侄子李致为己出,李致喊巴金“四爸”。叔侄关系亲密,心意相通。对于巴金这位大作家,李致也写过多篇文章给予描述、回忆,多被收录进《四爸巴金》一书中。在与巴老几十年的接触中,李致对巴老有不少独特的感受。李致说:“我这一辈子,受四爸影响很多。他先后给我写过近300封信,其中一封信里写到,“我离开世界以前,希望更多的人理解我。你可能理解我多一些。”


父亲李尧枚去世后,家人的生计艰难。抗日战争期间,李致的母亲带着五个子女一家人,在成都北门租房子居住。1941年,12岁的李致第一次见到了已离家18年的四爸巴金。但因为年龄小,这次会面竟没有给他留下什么印象。次年,巴金再次返乡探亲,李致才对自己的四爸有一些了解。晚上,李致就和四爸同睡在一张大床上。家里摆供(即祭祖)的时候,上自祖母下到李致,都对着祖宗牌位叩头。李致看到,只有四爸巴金一个人鞠躬。这也影响到李致,立志长大了也要做个像四爸那样的‘新派’。


李致与巴金


1942年的巴金,已经发表了《家》、《春》、《秋》激流三部曲,是名震文坛的大作家。回到家乡成都,经常会有青年学生来请他在“纪念册”上题词签名。李致也学着大人的样子做了一本“纪念册”,心情忐忑地请“四爸”题词。没想到四爸欣然同意,并用毛笔认真写下了四句话:“读书的时候用功读书,玩耍的时候放心玩耍,说话要说真话,做人得做好人。”这四句话虽然简单,却对李致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他一生的座右铭。李致说,这四句话,他的理解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小时候最拥护的是“玩耍的时候放心玩耍”,因为外祖母要他“有空就读书”。长大了才懂得,这四句话中,关键是后两句,核心问题是“讲真话,做好人”。李致说,这四句话影响了他的一生,他还用它来教育子女和孙子辈。


1964年李致被调到北京工作,巴金则会去北京开会或办事,加上李致也经常出差到上海,两人接触的机会增多。尤其是在70年代,叔侄俩有机会深入的灵魂交流。其中一次是1973年春,李致从“五七”干校去北京探亲。这期间他秘密绕道去上海看望四爸巴金。“四爸的家里显得很冷清。造反派封闭了楼上所有的房间,全家被赶在楼下居住。原来的客厅成为四爸和小棠的卧室……没有人来串门。”李致之后在回忆文章中写道,“萧珊妈妈的逝世给家里笼罩着一层阴影。我不敢向四爸提到萧珊妈妈。我只在玻璃板下看见这样一张照片:萧珊妈妈躺在床上,全身盖着白布单;四爸站在旁边,穿一件短袖衬衫,左袖上戴着黑纱,两手叉着腰,低头哭泣。我好像感到自己也到了现场,和家人一起向萧珊妈妈告别。”叔侄俩彻夜交谈,对国家、民族前途的担忧,“使我们的心紧紧地靠在一起。”告别的时刻还是到来了,李致要离开上海回到“五七”干校了。那天李致记得清,是一个下雨的早晨,“四爸把他的雨衣给我穿上,我们又一次紧紧握手互道:“保重!”我双手提着行李,毅然离开家门,快步赶到公共汽车站。我满脸流着水,是雨水,也是泪水。”


李致与巴金


“讲真话,做好人”,是巴金写给侄儿的寄语,也是巴金自己一生追求的写照。巴金说真话的精神对李致影响很大。在李致家的客厅墙上挂着一幅书法横幅,上书“人各有志,最要紧的是做人”这是1997年李致去杭州看巴金时,巴老送给李致的赠言,李致请人写好装裱后挂上去的。横幅上这两句话,是巴老90多岁的时候对李致讲的。1997年,李致到杭州去看四爸,当时巴金的头脑还是清醒的,“他抓住我的手说,下午我们还可以认真谈一谈。”那天下午,巴老和李致断断续续谈了很多,李致至今还记得,巴老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人各有志,最要紧的是做人。”这句话,李致不断反思自省,后来干脆就当做自己的座右铭了。李致还记得,“巴老当时说,在旧社会都是要做点功德的事情,修桥补路等等。联系到现在,任何东西都有一个道德底线,不管你是卖酒的,卖药的,做什么事儿都应该有一个道德底线,不能损人利己。假药、假酒、假奶粉这么一弄,大家都有一个恐惧心理了,社会就会乱套,所以我就觉得,做人要有一个道德底线。”


作为巴金的侄子,李致说,自己受巴老的影响很大,但他从没有打四爸的旗号去占便宜。“过去有人说,四川人民出版社搞得火就是因为我跑过去跟别人行个礼,叫声叔叔伯伯就把别人的稿子拿走了。这完全不是事实。巴老对我的影响更多的是精神上的。他当年教育我,人各有志,最要紧的是做人,这些话我始终铭记在心。”


下期预告:


晚年的巴老在《随想录》一书中,以罕见的勇气“说真话”,为中国知识分子树立了一座丰碑。关于巴老在成都的故居重不重修的问题,多次被提及、讨论过,但巴金老人始终不同意重修成都的故居。这是为什么呢?下期,李致将给读者解答这一谜题。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