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大家好,我是洗马君。
今天我们都见证了历史。
世界上有一种悲痛的巧合叫——一语成谶。
还记得电影《爱在日落黄昏时》里的一幕剧情吗?
分手九年,杰西和席琳在书店再次相遇。
日落之前,杰西就要离开,他们只剩一个下午的相处时间。
两个人在护城河上泛舟,杰西给席琳讲了一个故事:
“你相信巴黎圣母院有一天会消失吗“
一语成谶。
巴黎圣母院被烧了!
电影中提及它的片段,本来很美好的剧情现在看却令人无比唏嘘。
卡西莫多失去了心爱的姑娘,终究也失去了他心爱的钟楼。
楼塔被烧毁了,以后卡西莫多住哪里啊?
来日方长,抵不过世事无常。
2019年4月15日,注定要被写进历史,而你我,都是带着遗憾见证了历史的那一批人。
有些风景,一旦错过,就是永远...
想去地方就要去,想做的事就要去做,世事无常,没有什么会永远在等你。
当地时间4月15日傍晚,巴黎圣母院发生大火,800年古迹被焚毁。这个无法复刻的精神和文明,转眼在烟雾里遍体鳞伤。
那天塞纳河畔现在站了很多人,著名的左岸就在巴黎圣母院旁,人们聚集在一起唱着圣歌祷告,看着最后的教堂,风中充斥着热浪,灰烬,哭声,歌声。
“时间和人使这些卓绝的艺术遭受了什么样的摧残?关于这一切,关于古老的高卢历史,关于整个哥特式艺术,现在还有什么存留给我们呢?”——雨果 《巴黎圣母院》
对于这场灾难,有的人拍手称快,有的人觉得难过的人在瞎矫情。
但巴黎圣母院不止是法国的,对全人类而言,是共同的文化财富与瑰宝。
这是法国的损失、艺术界的损失,也是每个人的损失。
这不只是一处历史遗迹,不只是数百年的历史,在很多人心中,它代表着一种文明,凝聚着人文精神的塔尖与人的心灵相连。
巴黎圣母院,对大多数人来说也许这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词。
熟悉是因为,它是卡西莫多的家,它出现在历史课本中,它是浪漫的艺术品,是全人类的瑰宝。
而陌生,则是因为我们可能还未来得及跟它有过什么交集和故事。
我没去过法国,去了法国也不一定会去看巴黎圣母院。
但是,得知它焚毁的时候,我依然很失落。
这并不是刻意跟风,是因为我很惶恐,我害怕看到世界上美好的事物一点点消失,我惶恐我们这个世界在不断地失去。
有谁能想到:在和平年代,我们就这样猝不及防的见证了浪漫的消失。
未来很多年,塞纳河边,800余年的哥特式,飞扶壁,玫瑰窗……将不复存在。
如果这都不叫遗憾,人生还有什么事情值得期待。
小时候,我们无知,所以可以什么都不怕;长大后,明白了有些东西会慢慢失去,所以胆子越来越小。
可是,我们总是要面临各种失去,尤其是这种永久与宏大的失去。
再好的东西都有失去的一天, 再深的记忆也有淡忘的一天。再爱的人,也有远走的一天。再美的梦,也有苏醒的一天。再美好的建筑,都有消失的一天。
生活就是这样,我们只能学着去接受和习惯,以及珍惜当下尚且拥有的一切。
每一个文化遗产的灭失,都意味着人类灭亡了一部分。
维克多·雨果曾说:除了那些画着花草的彩绘玻璃窗,他不梦想别的草木,除了那些撒克逊似柱顶上石刻的树叶和鸟雀,他不梦想别的绿茵,除了教堂的两座钟塔之外,他不梦想别的大山,除了在他们下方喧腾的巴黎之外,他也不梦想别的海洋。
我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等我有空了”,然而世上很多东西都不等人,离开的人、毁坏的风景,错过了一次有可能就是永远。
曾经无比笃定地认为时间还很长,那些美好会永远存在,也会慢慢实现。
但事实上,那些美好从来都不会等待着我们,那些我们以为早晚有机会去做的事,也许根本没有留任何机会给我们。
雨果曾经把巴黎圣母院比作石头的交响乐,尽管是用石头垒起的庞然大物,但它却有明晰优雅之感,让我们简直忘了那高大石头建筑的沉重,整个结构好像是神造地设般地在我们面前高高耸起。
如今,一把大火,让这座拥有神秘黄金比例的建筑已经无法奏出美妙的音乐了。
美术史学家范景中曾说:一个时代越是暴力增加,越是文化趣味低下,通过艺术获得的愉悦体验,就越能闪烁出希望之光。
战争未能将它摧毁,一把无名之火,它却崩塌于和平年代。不知雨果所说的命运,是否就是如此。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你在计划清单里列了很多「人生必去的远方」,你有你的打算,巴黎圣母院却另有计划,可不就也是很难过的事吗?
所以想做的事情立马去做。想去的地方就去,想爱的人就去爱,想见的人就去见,想买的东西就去买......
喜欢的风景就去看,喜欢的东西就努力去拥有,很多东西一别就是一生,没有什么是永垂不朽,
世界那么大,请早点出发!
巴黎圣母院,说不上与你再见,但希望你能再现。
洗马君说
雨果曾经把巴黎圣母院比作石头的交响乐,巴黎圣母院像埃菲尔铁塔一样是巴黎的象征,它的圣母院广场中有个圆点纪念物,是法国丈量全国各地里程时所使用的起特点,这更加强了它被看作法国文化中点的意义。和上帝一样,它是独一无二的。
长按识别上图二维码
或点击阅读原文,立即试听
推荐阅读
↓↓↓点击阅读原文,走进雨果笔下的法国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