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军事将领,在这些璀璨的群星之中,有一个人的名字不会被人们遗忘,他是美国著名军事家巴顿将军。巴顿无疑是一代名将,正如艾森豪威尔将军在战后所指出的:“在巴顿面前,没有不可克服的困难和不可逾越的障碍,他简直就像古代神话中的大力神,从不会被战争的重负所压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次战役中,没有任何一位高级将领有过像巴顿 那样神奇的经历和惊人的战绩。”
可令人们惋惜的是,这样一位天才的将领,却没有像同时期的马歇尔、艾森豪威尔、麦克阿瑟等人那样在肩上扛起五颗闪亮的金星,而是直至去世也只是一位四星上将。是他的军功不如他们显赫吗?显然不是。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历史文献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人们只是从巴顿将军的言行中寻找到蛛丝马迹。
其一,士兵们对巴顿又敬又怕。平时巴顿很爱惜士兵,但是他在执行纪律时铁面无私、态度专横,对违反军纪和玩忽职守的行为毫不留情。1943年2月,巴顿负责整顿被隆美尔打得落花流水的美国第二军。到任后,首先下令整顿军队风纪,规定每个军人必须随时戴钢盔、扎绑腿,连护士也不例外。在他的指挥下,该军在以后的作战中屡立战功。
巴顿一向主张军事训练必须从难从严,从实战需要出发。在北非战役之前,为了使部队适应非洲沙漠地区的环境,巴顿就采取了“魔鬼训练法”,他把部队带到美国内地的一个荒漠地区进行模拟演练。那里的气候酷热干燥,寸草不生,白天气温高达40多摄氏度。在这地狱般的地方,巴顿狠抓高强度训练,长途急行军、坦克实战演习、挖掘战壕、野外生存训练等等。
此外,他还要求士兵必须衣着整齐、士气高涨。他说:“高超的军事技术和适应能力可以有效地减少部队的伤亡,一品脱美国人的汗水可以挽救美国人一加仑鲜血。”尽管后来的战争也证明了巴顿的话是正确的,但是士兵们还是对这种方式叫苦连天、怨声载道。巴顿从步入军界起,就把杰克 逊的一句名言作为自己的基本格言:“不让恐惧左右自己。”他自己是无畏的,最痛恨的就是儒夫和逃兵。
西西里岛登陆成功后不久,巴顿有一次到医院慰问伤兵,一名因过度紧张而有些精神失常的士兵,充满了失望的情绪,巴顿十分恼火,骂这个士兵是懦夫,并打了他一个耳光。此事传开后,引起了美国国内舆论的不满,纷纷谴责巴顿,西西里岛战役胜利的光环一下子被冲得烟消云散,巴顿差一点被送上军事法庭,只是因为战争需要和上司艾森豪威尔的庇护,才免遭追究。但美国政府将巴顿调离北非战场,离开他赖以成名的地方
其二,他的上司对他的莽撞和倔强也无法容忍。巴顿果敢任性,清高傲慢,曾多次顶撞上司和不服从命令。比如在突破莱茵河的战役中,战线迅速拉长,汽油供应不足,为了争取有利时机,加速进攻步伐,他竞命令手下不惜一切代价不择手段地搞油料。对于在战场上缴获的敌人的汽油,巴顿采取了特殊处理方法,既不上报也不登记,而是尽快发给部队,以解燃眉之急。在他的授意下,手下人冒充兄弟部队去友邻部队冒领油料,甚至采取偷盗、诈骗、劫持等手段把油料弄过来。
而他本人竟自己开着只剩最后一点汽油的吉普车到上司那里强行加满油箱。虽然他用这些不切得到的油料打了一个大胜仗,但他的这些“非常规”行为无疑使他上司大为光火,简直是一个无法无天的下级。在大多数人的眼中,巴顿性格粗鲁、容易冲动,打起仗来却全力以赴的人。他性格中的莽撞给他带来了不少麻烦,不服从命令、和上司吵架等事件在他上频频发生。因而,马歇尔和艾森豪威尔都评价他是“勇猛有余,气度不足“。
其三,政治家们更无法忍受他的言行。巴顿是个天才的演说家,他讲话一般不用讲稿,声音洪亮,滔滔不绝。一般来说,他的演说思想深邃,妙语连珠,具有一种狂热的气质。但有时候,他的讲话粗俗、泼辣和露骨,还有一些话则不堪入耳,听之令人脸红。他本人也为此付出了沉痛的代价。
诺曼底登陆成功后,二战的形势向有利于盟军的方向转化,人们对战争已经厌倦了,盼望着二战早点结束,巴顿在这个时期说了一段不合时宜的话:“与战争相比,人类的一切奋斗都相形见绌!上帝啊!我是多么热爱战争!”从巴顿的性格来看,这段话可能是他内心想法的真实写照,可对于饱受战争之苦的人们来说,却是无法接受的,于是人们把“好战分子”的帽子和批评的舆论一起对准了巴顿。
巴顿在政治上的毫不顾及和口无遮拦,险些酿成灾祸。盟军占领德国之后,巴顿参加了盟军的阅兵式,苏军将领出于对这位美国传奇名将的景仰,派联络军官和一名翻译来邀请他去饮酒。巴顿居然愤怒地吼道:”告诉那个俄国狗崽子,根据他们在这里的表现,我把他们当成敌人,我宁愿砍掉自己的脑袋,也不同我的敌人去喝酒。”他的话吓得翻译目瞪口呆,而他却命令翻译一字一句地翻译过去。这次不愉快的外交事件弄得美国非常被动,因为二战时美苏是战争同盟国,美国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反法西斯联盟岂能被巴顿给破坏!
还有一次巴顿的失言被狡猾的记者们钻了一个空子。巴顿在第3集团军任司令时,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他对盟军的非纳粹化计划提出了非议:“如果军管政府雇用更多的前纳粹党员参加管理工作和作为熟练工人,那么军管政府会取得更好的效益。”事实上,在此之前他也是这么做的,他至少任用了二十名纳粹党员在政府中担任要职。记者们趁机追同道:“将军,大多数普通的德国人参加纳粹党,难道不就是和美国人参加共和党与民主党的情形差不多吗?”没来得及细想的巴顿信口回答:“是的,差不多。”第二天,美国及全球许多报纸 上出现了一则显要的新闻:“一位美国将军说,纳粹党人就像共和党人与民主党人一样。
”
“祸从口出”,巴顿这回惹祸了,與论一片哗然。尽管巴顿意识到自己的鲁莽并道了歉,可还是被免去了第3集团军司令和驻巴伐利亚军事长官之职,而改任有名无实的15集团军司令,任务只是带领一些文职人员整理二战欧洲部分的军事史。舆论界大肆渲染巴顿的反苏和姑息纳粹分子的言论,使他丧失了向军界最高峰进取的机会。
当然,也有很多学者认为,巴顿未能成为五星上将,并非上述原因,而 是时间和机缘与他开了一个玩笑,他在晋升为四星上将时就已经是战争尾声了,很快,二战结束了,巴顿离开了战场,很难再有所作为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美军名将中,巴顿可能是最特殊的一个,军界和学术界历来对他有不同的看法。
打仗的时候,勇往直前,令人景仰;卤莽的时候,信口开河,惹是生非。尽管由于种种原因,巴顿没有成为五星上将,但是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上建立的丰功伟绩,为世代所传诵。美国广为流传的一本书中把他与马歇尔、艾森豪威尔、麦克阿瑟并列,并把他们军衔上的星数相加,称之为“十九颗星”。这也许是对巴顿将军最好的认可和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