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知道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它是法国的知名教堂,是世界著名的建筑标志。它位于塞纳河畔,已经有七百多年的历史了。在这个教堂内,有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文学家维克多·雨果创作的长篇小说,1831年1月14日首次出版。《巴黎圣母院》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ト赛女郎埃斯梅拉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爱斯梅拉达是集美丽与才华于一身的一位吉普赛女郎,她多才多艺,而且内心善良,她靠着自己优美的舞姿获得了人们对她的赞赏。但她的美貌和才华也为自己惹来了麻烦,故事也就因此而展开。
神父克洛德他垂诞于爱斯梅拉达的美貌已久,于是便想将她据为己有,他暗中派遣撞钟人卡西莫多将她绑架到巴黎圣母院。但被国王卫队的队长菲比斯救下,爱斯梅拉达对其一见倾心。可菲比斯却早有未婚妻,就这样他骗走了爱斯梅拉达的芳心,两人在旅馆幽会时,菲比斯被一位黑衣人刺伤。法庭上,由于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黑衣人的存在,爱斯梅拉达屈打成招,被迫承认是自己杀害了菲比斯。在去往刑场的路上,爱斯梅拉达被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卡西莫多救下。他奇丑无比,却心地善良,默默守护着爱斯梅拉达。爱斯梅拉达对他的态度也逐渐转变,由开始的畏惧到钦佩。他的听力因为敲钟声音的影响而下降,但他却能听到爱斯梅拉达的求救声。他怕自己的容貌吓到了她,故意对她避而不见。那陶罐中盛开的鲜花便是卡西莫多心灵最好的展示,鲜花如人,鲜花美在外表,人美在心灵。卡西莫多就这样一直守护着他心中的女神,可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他恨自己无能,看着爱斯梅拉达被乱箭射死。影片最后,展现的是两具拥抱在一起的骨骸,人们试图将他们分开。却见一阵风将骨骸吹走。从此,他们永远在一起了,永远 永远,化作尘土化作泥……
这场悲剧的上演在当时的教会统治下的中世纪是必然的。法国大作家雨果说:这是黄昏的太阳,我们却把它当成了黎明的曙光。在这样病态的社会状态下,追求一份美好的爱情也成了一份奢望。爱斯梅拉达对菲比斯的爱,克洛德副主教对爱斯梅拉达的爱都是如此。克洛德因爱生恨,爱之深,恨之切。他设计了一切的阴谋,苦心经营了一份扭曲的爱。几十年来的宗教教育早已在他的内心及其压抑。爱情早已变得病态,千疮百孔。
这部由同名浪漫主义小说《巴黎圣母院》改编的影片,人物形象十分饱满,对比十分鲜明,将美与丑,善与恶都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而且人物形象都比较“走极端”,爱斯梅拉达美就美的无可挑剔,卡西莫多丑就丑到了极致。当然这只是外表的对照。人心的描写也是非常细腻,演员的肢体语言,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将内心的幽暗和光明就展现了出来。卡西莫多不敢正视爱斯梅拉达,是因为他内心深处埋藏着深深的自卑。他对爱斯梅拉达说:如果你愿意我从钟楼上摔下去,甚至不须讲一个字,只要一眨眼就够了。他生活在黑暗的小钟楼里,内心却无比善良、光明。
与中国大团圆的喜剧相比,西方作家大多以悲剧结尾。相比喜剧,悲剧更能引起人们的反思,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场悲剧,怎样才会阻止悲剧的发生。从而引起人们心灵上的撞击,情感上的共鸣。这让我想到了中国的《雷雨》,一声雷雨改变了一群人的命运,造成了悲剧。巴黎圣母院它虽是一所教堂,一座哥特式风格的建筑,但它身上承载的东西太多,太多。它上面有着爱斯梅拉达的舞姿和卡西莫多的钟声,承载着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就如同中国的故宫、长城一般,见证了朝代的更替,历史的兴衰,万千中国人民的努力。因为有了这些,它们的构成不仅仅是简单的砖头与石块,还蕴藏着人间冷暖,世间真情。
就如同白雪公主和皇后一般,心灵美的人相貌会更美,相由心生便是最好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