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在一段家书中说到自己的做事准则,就八个字,这也是他成就大事的基础。
我们都知道曾国藩十年七迁的故事,他是如何做到的?
很多人都认为这得归功于他的恩师穆彰阿,固然有这方面的原因,这不可否认。但是,穆彰阿凭什么提拔他?他给穆彰阿送什么好处了?没有!
那穆彰阿为什么会在道光面前多次提及他,甚至不惜花钱请宫里的太监帮着曾国藩作弊?
02
我们可以回顾一下这个故事:
穆彰阿好不容易给曾国藩在道光帝那求来一个重大面试的机会,甚至说可以觉得一生的仕途,但是后知后觉的曾国藩在一个屋子里等了半天,也没有等到道光帝,而是等来一个太监,说皇帝有事,改日再召见。
曾国藩就这样懵懵懂懂地回到了家里,越想越不对劲,皇帝不可能无缘无故召见自己反而又不见了。曾国藩马上跑到穆彰阿府上,把这事一说,深谙官场的穆彰阿可以说是人精啊,马上问曾国藩在屋子里看到了什么,曾国藩仔细回忆,好像有一幅字。穆彰阿马上意识到这就是要考察曾国藩的内容,问曾国藩什么内容,曾国藩也意识到了问题的关键,尴尬地说没仔细看。穆彰阿思索一下,马上喊来管家,让他带上银子,去联系宫里的太监,买来了那画的内容,让曾国藩连夜准备。
果不其然,道光帝再次召见曾国藩,正是问的那画的内容。曾国藩的青云之路也就开始了。
03
为什么穆彰阿这么高看曾国藩?
我们可以分析一下:
第一,穆彰阿作为道光帝的近臣需要有能做实事的人帮着他维持朝廷正常运转,如果都是酒囊饭袋,朝廷运作不下去,他也不会得宠,曾国藩越强,他政治资本越雄厚。
第二,曾国藩确实能力突出,话少、老实、做事能力强,领导就喜欢这样的下属。还有一个侧面的分析可以支撑曾国藩做事能力强,道光帝死后,穆彰阿也失势,曾国藩却没有受到牵连,曾国藩的十年七迁不光是在道光帝期间完成的还有在咸丰帝期间的升迁,到后来曾国藩身兼五部侍郎,这是需要能力支撑的。
曾国藩在家书中这句话,就不得不承认却有其道理了。
04
有一位即将退休的领导,想提拔两个下属中的一个来接替自己的位置。
小王和小李都是老领导带出来的,老领导对两个人的感情也差不多,各有各的缺点和优点,小王业务能力强,小李做事细致不出纰漏。老领导在人选上犹豫不决,最后决定给两个人一个考验。
让两个人对老领导的工作做一次盘点总结,以及他们接替以后该如何做。
小王业务能力是强,把如何抓业务,如何提升业绩,写得头头是道,总结了自己的成绩,以及提升业务的方法方案,可以说为业务口上无可挑剔。
小李业务能力略差一些,但是,他细致地分析了老领导的职责,肯定老领导的成绩的同时,针对老领导多次提到的问题,写出了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未来的规划,人员的配置和使用,对未来成绩的展望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尤其是对小王这个业务骨干的使用,应有尽有,有逻辑有条理,有方案有方法,有目标有路径。
老领导看完以后,决定推荐小李,同时也把小李的规划给小王看。语重心长地告诉小王:论业务能力,你最强,但论各方协调,做事的细致程度,小李更强。领导不光要看能力,还有看格局和细致程度。小李这两方面都不错,你也别灰心。在业务上发挥你的特长,终有用武之地。有的人是混仕途的料,有的人是业务高手,殊途同归。
领导提拔一个人,不仅要看能力,更要看细节和条理。
曾国藩说过: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能做小事,才能做好大事,认真对待任何一件事,就能成就任何事。
05
不苟不懈,尽就条理,这八个字是曾国藩做事的准则,也是儒家的做事准则。不苟且、不随意地处置事情,就是认真、不松懈、不懒惰、不拖沓,也就是勤奋。认真而勤奋,在当今社会,不论是打工还是创业,都是所有成就的基础。
那么,我们如何做呢?
第一,做事看全面。培养自己的全局思维,事无巨细不做遗漏,面面俱到。
第二,做事抓细节。把细节做到位,把一件事做到极致,你就是优秀的那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