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的单身汉总要娶位太太,这是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
这是我第三次翻开《傲慢与偏见》,第一次读它是少年,年轻懵懂,图新鲜,对英国庄园产生莫名眷恋,第二次读它是大学,走在夕阳温柔的校园林荫道,一粒粒英语,不知不觉从口中娓娓念出来,第三次是如今,翻开这一页,看到这句话,仍旧忍俊不禁。
看似平庸至极,甚至老掉牙的一句话,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又何尝不是真理呢?
不仅有钱的单身汉渴望一位太太,妙龄女子渴望一位富裕可靠的如意郎君,何尝不也是迫在眉睫的心愿。
就是这样的情结和心念,编织成了简奥斯汀的一部部小说,尤其是这本最为人所称道的《傲慢与偏见》。
由于英国本土「限定继承法」的存在,只有五个女儿的贝内特家族陷入了深深的忧虑和窘境当中——因为他们大半生积累下来的财产只能被一个有亲缘关系,但是却关系疏远的侄子继承。
批判这样的制度合理与否是无济于事的,就像《唐顿庄园》的开篇一样,大多不过只能流于感性的怨怼和讽刺,最终只能默默地承受。
当然一家之主也不是只能坐以待毙的,这种情况下将五个女儿顺顺利利,风风光光地嫁给一个地位显赫,富甲一方的公子哥或爵爷显得迫在眉睫——
所以小说《傲慢与偏见》的开端,就是贝内特夫人在那里心怀期待和憧憬地计划着宾利先生到来的时候,该怎样让他顺理成章,如愿以偿地成为自己的金龟婿。
门当户对是必要的,这叫强强联手,利益最大化,所以名门贵族之间亲戚通婚司空见惯,但是攀龙附凤,渴望飞上枝头变凤凰也并非十恶不赦,因为谁都想往上爬,从灰头土脸的底层理直气壮地站起来,因为一人得道,无异于鸡犬升天,父母跟着增添光彩,姐妹今后嫁给财势雄厚的男人的概率大大提高。
这是不同阶层,不同地位,不同处境的人心里的暗流涌动,各自莫衷一是,但其实心有灵犀。
至此小说的基调得到了沉实地奠定,围绕着庄园里以伊丽莎白和达西,简和宾利先生为主的男男女女之间的婚恋关系大写特写,由几个特定的区域折射出普遍的世相,巨细无遗,酣畅淋漓地点染出参差多态的人性,这也是奥斯汀最善于把控的题材。
从这一点上说,奥斯汀小说具有十分温和亲民的质地。
因为爱情是传唱不衰,数说不尽的永恒主题,本身拥有源源不断,令人向往的魅力,而婚姻更是现实生活中与爱情联系最紧密的环节。
正是在一段段爱情和婚姻的拉锯波折,敷衍造化当中,我们看到了琳琅满目的炎凉世态,冷暖人情。
两个人从陌生走到熟悉,从熟悉走到亲密,又从亲密走到执手相依,要经过连绵不尽的妥协,数不胜数的磨合。
不管是斯嘉丽和巴特勒,简爱和罗切斯特,还是伊丽莎白和达西,没有一段感情不是经历无数大大小小的波折,而且不一定真的能够修成正果,或许到头来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现实生活中的感情如是,小说当中的故事更得如是,不然怎能动人心魄,怎能引人入胜,不然怎么当得起那句——文艺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简奥斯汀的小说《傲慢与偏见》,为我们展现了好几段摇曳多姿,起伏不定的动人爱情故事。无论是活泼聪慧的女主角伊丽莎白和外表冷傲内心深情的达西,还是温柔贤淑的贝内特小姐简和彬彬有礼,开朗善良的宾利先生,或者是质朴谦卑的夏洛特和好夸夸其谈,爱慕虚荣的柯林斯先生,没有一段感情不是经历过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的波折。
这样的波折也不是毫无来由,空穴来风的,就像原著最初的名字「初次印象」渴望暗喻的那样——初次见面遗留的短暂印象也许是错误的,是经不起细水长流的推敲的。
乡村舞会的那一节,伊丽莎白遇见了达西,可是他一副对在场人士不屑一顾的倨傲冷淡神态,就此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了极其恶劣的初次印象,认为他不过是个仰仗着自己的声名财产而目空一切,狂妄自大的男人,反倒是礼貌周到,言谈亲切的威克姆,在周围人眼里像是一个十足十的绅士,就连聪慧狡黠的伊丽莎白最初也被他的外表所蒙骗。
然而随着社交圈子的不断扩大,随着周围环境事态的不断转变,随着每个人之间的感情交往越来越复杂密切,真相越来越水落石出,原来不苟言笑,冷若冰霜的达西先生却是个关键时候挺身而出,解人燃眉之急,待人尽其所能仁慈宽厚,不负于心,不愧于情的绅士,反倒是圆滑世故,言笑晏晏的威克姆却是一个落魄无赖,勾引良家少女的赌徒。
伊丽莎白对达西的态度,也由最初的厌恶到知道真相后的释然,更因为得知达西付出的一切以及对自己火热的爱恋而不知不觉对他情根深种。
在简奥斯汀笔下,「一见钟情」或许失之草率,难以持久,而只有经过日久天长的了解之后忽然萌生的爱念才是真正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真情。
正是因为经历了变化莫测的世事的考验,所以在最终喜结连理,鸳鸯双飞的时候,他们两个人才懂得得来不易的珍重。
这种建立在爱情关系上的婚姻,在简奥斯汀心目中,才是最货真价实,能够带来安稳幸福的婚姻。
而小说当中年幼多情,涉世未深的妹妹莉迪亚和心机深重,不可貌相的威克姆先生之间,电光石火,情欲蓬勃的恋情,以及之后那段动机不纯,风驰电掣的婚姻,很难令人联想到一个圆满幸福的结局。
如果爱情当中掺合太多杂质,那么它注定是举步维艰的,因为没有持久稳定的爱情的婚姻,无异于没有主心骨的躯体,坐立难安。
像夏洛特和柯林斯先生,一个为了完全现实的目的结婚,只为了寻觅一个可以托付的安稳,把婚姻当作一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任务,一个为了抚慰自己因受人拒绝而忧郁惶惑的心灵,为了满足自己被人眷顾的虚荣心和成就感,两个人顺水推舟地结合,余生却不得不忍辱负重地背负和体谅对方性格里的不足。
这样的婚姻不见得有什么大不了的错,只是可想而知会有多少不为人知,无人问津的辛苦折磨。
在奥斯汀的婚恋观中,和谐美满的婚姻当中的男女,应该是比翼双飞,优势互补的。
就像她在小说当中提到的,「她开始领悟到,达西无论在性情还是才能方面,都是一个最适合她的男人。他的见解和脾气虽然与她不同,但一定会让她称心如意。这个结合对双方都有好处:女方大方活泼,可以把男方陶冶得心性柔和,举止优雅;男方精明通达,见多识广,定会使女方得到更大裨益。」
这种「以彼之长,补己之短」的婚恋观也许是人类繁衍生息,为求自保所承传下来的集体无意识。
人生而不完美,拥有裂痕,所以渴望遇到一个能够弥补自己的不足,进而趋向完美的伴侣——正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会饮篇》当中讲的那个远古的人类传说的遥远回音,原始人类本是雌雄同体,男女贴身,类同圆球,接近完美,众神之王宙斯担忧受人族势力威胁,所以下令将人从中间劈成两半,从此世世代代,每个人都在寻觅自己被迫与之分离的另一半。
爱情是脆弱的,因为一点点风吹草动可能就会让它手足无措,爱情当中的男女是敏感的,患得患失更是常态,伊丽莎白与达西,从彼此猜忌到柳暗花明,不知道走了多少弯路,幸好有一个人在力所能及地「委曲求全」,幸好两个人从未走得太远。
爱是必要的迁就,是善良的包容,更是人格上的尊重,是勇于做出牺牲。
如果达西先生始终将伊丽莎白平庸低下的出身当作肉中刺,他就不会表露衷心,如果他不曾在贝内特家族出现危机的时候挺身而出,默默奉献,解伊丽莎白一家的燃眉之急,伊丽莎白又怎么会明白达西先生的深情款款,和苦心孤诣,进而发自内心地接受他。如果他第一次向伊丽莎白求婚遭到她的拒绝就心如死灰,像柯林斯先生一般另觅新欢,那么他们的故事只能是另一番景况,正因为他不计前嫌,矢志不渝,冒着被人耻笑没有骨气的风险,受过一次伤害仍痴心不改,所以才谱写出这样一段坎坷却美丽的爱情诗篇。
无论是爱情还是婚姻,关系中的双方都得时时刻刻做好为对方做出必要牺牲和妥协的准备,那些看起来风平浪静,和和美美的婚姻,其实也就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司空见惯,安之若素的结晶。
这段危如累卵的爱情关系当中,伊丽莎白如果走了十步,那么达西先生至少走了一百步,或许更多。
所以爱情的真谛,有时候就是「不争」,如果非得喋喋不休,斤斤计较起来,那么所有人入不了所有人的法眼,更甭提谈情说爱,谈婚论嫁了。
达西先生大富大贵,地位显赫,这本身已经令人憧憬艳羡,却偏偏对出身平庸的伊丽莎白情有独钟,力排众议,和她结合,这种痴情更是令人感慨唏嘘的优良品质,像一则浪漫纯美的英伦童话,但是又比童话更跌宕起伏,更具有活力和现实性。
他不仅英俊慷慨,深情款款,而且专心不二,心性纯洁,难怪达西先生这个人物形象在后世女子心目中,简直是无可挑剔的完美男性的楷模和范本。他既没有唐璜般的放纵多情,没有希刺克里夫的贫穷出身,暴力倾向,更没有罗切斯特先生混淆不清的婚姻史。
当两个人愿意付出真心,那么从前的「傲慢」,所谓根深蒂固的「偏见」也自然会迎刃而消除。
与勃朗特三姐妹笔下充满哥特色彩,阴郁,暴力,压抑,狂热的爱情小说迥然不同,简奥斯汀的小说充满令人如沐春风的明朗清丽风格——即使是爱情当中互相猜忌,互相误解的波折片段,奥斯汀也不舍得用太过寂寥悲伤,沉沦干涩的言语去渲染勾勒,她就像一个端庄沉着的大家闺秀,典雅恬淡地讲述着人间的情情爱爱,语重心长地分享着她的处事经验和人生感悟。
如果勃朗特姐妹是克制隐忍的深情,恍惚迷醉的幻想,深沉狂乱的渴望,笼罩在她们文字里的,是古堡的藤蔓,是潮湿的迷雾,是稀薄晃荡的脚步声,那么形容奥斯汀,就只能用一个词——「温柔敦厚」,像徐徐的和风。
她就像是小说当中伊丽莎白和简的结合体——一个聪慧机敏,言谈不俗,一个温婉善良,善解人意,她应该有一双闪烁着智慧的明眸,但是有一双轻易不吐露真心的唇,只是默默地坐在一旁,矜持端庄,始终注重自己的姿态,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地见证着厅堂的一切,然后细细密密地思考,或者躲在房间里,字斟句酌,行云流水地记录。
她体贴善良,所以才会在小说里尽量拼凑皆大欢喜,团圆喜乐的结局,就像接受宾利先生的求婚时候喜不自禁,欢心雀跃的简呼喊的那样:「哦!为什么不能人人都这样幸福呢?」
但是反观她真实的人生,我们看到这句话,难免会感到苦涩的温暖,一方面是对如此才女却终身未嫁的惋惜,另一方面,更是对她为尘世间的男男女女构建和谐美丽的爱情画卷的伟大用心的肃然起敬。
简奥斯汀的语言,明朗且不失睿智。对婚姻爱情的观念,虽然隔了几百年,却也不失令人会心处。
十多年后再读《傲慢与偏见》,其实没有多少奥斯汀的手笔的印象,但正如卡尔维诺所说,经典就是重读也仿佛初见。
这部作品真正打动我的地方,除了故事里脍炙人口的爱情,还有奥斯汀对不同性格不同风格的人物利用对话语言进行巧妙刻画的非凡手法。
比如伊丽莎白的机智俏皮,时而的清高自傲,简的温柔恬静,小鸟依人,玛丽的少年老成,好为人师,贝内特太太的世俗诚实,对儿女的一腔热忱,虽然有时失于泛滥,但始终是烟火人间的亲切,贝内特先生就是喜欢摆姿态的老好人。
不同的人物,三言两语之间,活灵活现,只有活的人物形象,才有活的小说作品。
读勃朗特姐妹的作品,我们会感到读小说的淋漓爽快,引人入胜,会伴随着一个年纪轻轻的家庭教师,一个沧桑年老的女管家,一个忧郁孱弱的小姐去回忆,去经历,去幻想那些动人心魄,跌宕多姿的情节,然而它们都鲜明地予人舞台上波澜起伏,声色光影的印象,但是奥斯汀小说里常常会出现令人倍感「亲切」的触及点——那就是对宗法社会乡村环境里的人情世故的细致幽默地描写和刻画,贝内特夫人可谓是个中翘楚,从她这一位时而「爱慕虚荣,见识短浅,自私自利」,但是也未尝没有属于她的苦口婆心,处心积虑的好的人物身上,我们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某一位邻居,某一位家族亲戚,甚至是自己的母亲,而最初厌恶达西的伊丽莎白,在受到他的求婚的时候,依然感到一种虚荣心的满足,这也是将真实复杂的人性细致具体地描摹出来的点睛之笔。
虽然奥斯汀小说背景在千山万水外的英国乡村,虽然时间更是在几百年前,虽然小说里常常会有「太过美好」的舞会和男女之间的邂逅,但是褪去这些皮相上的「光怪陆离」和地域差异导致的文化现象的不同,古今中外的人情世故,其实是大同小异的——都是为了「自求多福」罢了,进而周全到自己的亲朋手足,其实归根结底还是流向自己,这种粗糙的,质朴的,原始的,天真的利益心理其实是能够激发读者万千共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