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骨,用来形容高傲自尊、刚强不屈的性格,语出“唐人言李白不能屈身,以腰间有傲骨”。傲气,则是一种表面看起来嚣张,气势突出的状态。有傲气的人自命不凡,目空一切,行为乖张,容易导致失败;而有傲骨的人不惧挫折与打击,懂得迎难而上,从不轻易向生活妥协。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徐悲鸿的这句话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曾国藩对“傲”的看法也是如此。曾氏好友左宗棠一向自视甚高,他终生最崇拜的人是诸葛亮,与朋友通信,常以“今亮”自称,因而受到他人的讽刺。
据记载,左宗棠恃才傲物,“喜为壮语惊众人”,性格张扬,与曾氏低调的个性完全不同。曾氏对此看得很清楚,晚年曾对幕僚赵烈文说:“左季高喜出格恭维。”直指左宗棠爱出风头、喜好被吹捧的性格,认为“傲气”不妥。
有傲气的人往往经不住失败,左宗棠曾多次进京赶考,却并未考取功名,使得他敏感暴躁。因政见不同,他时常对曾氏破口大骂,二人多次闹过矛盾。发展到后来,左宗棠竟断绝了与曾氏之间的来往。可见,有傲气者伤人伤己,不可有之;有傲骨者保有气节,值得称道。
◆ 气节与傲的区别 ◆
人们崇尚气节,称赞有气节的人。文天祥《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这首诗的眼,就是“气”与“节”两个字。人们通常不喜欢傲,说人骄傲、狂傲、傲慢,是很严厉的批评。但气节与傲,有时会有点形似。这篇札记谈的便是气节与傲的区分。
曾氏认为萧望之、辛毗、顾恺之等人不依附权贵,这是气节的表现。至于汲黯不愿居张汤之下,宋璟不礼遇王毛仲,那是因为他们自己本就位高望重,不过是按自己的方式待人处世而已,不能称之为气节。
而盖宽饶之于许伯、孔融之于曹操、嵇康之于钟会,谢灵运之于孟顗、殷仲文之于何无忌,那就是傲了,或傲在言词,或傲在神态道理,或傲在礼仪,或傲在文字。
细揣曾氏文意,守理守分上的不同流俗,可以称得上为气节:若自己的言行神态伤及了别人,那就是傲。有句话说,人可有傲骨,不可以有傲气。这句话说得更直白。同是一个傲字,若藏之于心不外露,则为傲骨,受称赞;若形之于言辞神情,则为傲气,不值得称道。
◑ 本文内容来自【唐浩明评点】微信公众号(zhuochengWH),欢迎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