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从官方到民间的311篇诗歌,真实、生动而细致地反映了周王朝的政治和社会风貌。宝鸡作为周王朝的肇始之地,与《诗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期开始,我们从《诗经》中的成语典故入手,探寻宝鸡对《诗经》乃至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影响。
鸠占鹊巢 出自《召南·鹊巢》
历史可能并不公平。
商纣王开疆扩土的时候,想不到后世留下的只有他残暴之名;
隋炀帝开凿运河打通南北时候,想不到后世留下的只有他享乐之名;
华太师好好一个名门望族,不但工于诗词,而且拒绝奸相严嵩结纳,想不到后世留下的,只有他被唐伯虎点走了婢女,还养了两个傻儿子。
而在成语界,最冤枉的莫过于“鸠占鹊巢”了。
鸠占鹊巢最早出现在《诗经》中《召南·鹊巢》一篇,是一首先秦时代的华夏族诗歌。全诗三章,每章四句,是一首描写婚礼的诗,以平实的语言描写婚礼的过程,让我们先来读一读这首诗: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维鹊有巢,维鸠方之。之子于归,百两将之。
维鹊有巢,维鸠盈之。之子于归,百两成之。
看起来确实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不过就是这么简单的话语,后世的理解也各有不同。关于此诗诗旨历来有争议,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观点:鹊喻新郎,鸠喻新娘,诗人代新郎言说或新娘家人在唱赞歌;鹊喻弃妇,鸠喻新妇,这是一首弃妇诗;鹊、鸠并无明确所指,只是自然界的两种鸟,且此诗的叙述者是与婚礼无关的他者。
好吧,这首诗选取了三个典型的场面加以概括,真实地传达出新婚喜庆的盛况。现在想想一下,一位女子出嫁,场面是相当的壮观:满载财物的众多车辆,庞大的迎亲队伍前呼后拥,吹拉弹唱,大红大绿。很显然,就这个档次和规模来看,绝对不是普通人家的女子出嫁。在古代社会,什么样身份的人用什么样的礼仪,这是有着严格规定的,因为礼仪档次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人们以财物的多少,来表明身份地位的高低贵贱。在这个意义上,财物、规格就变成了一种符号,财物本身的价值如同说明书,用来说明主人的社会地位。
后来,鸠占鹊巢到底经历了什么呢?
我们先来看看今天的鸠占鹊巢:斑鸠不会做窠,常强占喜鹊的窠,比喻强占别人的住屋,这还仅仅是字面意思而已。要是鸠占鹊巢这个成语像人一样有了思想,看着自己今天跟坐享其成、渔人得利等词语成了近义词,不知道会怎么想。
惩前毖后 出自《周颂·小毖》
说起成语惩前毖后,我们更习惯将之与“治病救人”连起来使用。其实这个成语最早的原型,来自西周王朝第二位君主周成王的一篇作品之中。在《诗经》的《周颂·小毖》中有这样一句话:予其惩,而毖后患。正是这句话,随着后世逐渐的演变,成了成语惩前毖后。
古代的君王,自诩为天的儿子,自认是不会犯错的,但国家遭逢君臣错位、天灾大难、政权危难之时,君王也会下一份“罪己诏”以示自责。翻看历史,下“罪己诏”的君王最多的朝代,当属汉朝。两汉皇帝二十四位,竟有十五位下过“罪己诏”。其实古人认为,“罪己诏”是从“禹、汤罪己”开始的。据古籍记载:大禹看到犯罪的人时痛哭流涕,认为尧舜时期民心淳朴,如今有人犯罪,是自己治理国家的失误造成的。同样的,成汤建商后天下大旱,他向天求雨时说:我本人若有罪,就不要牵连天下万方;天下万方若有罪,都让我一个人来承担。
周成王的“罪己诏”不同于禹、汤,他是真正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武王伐纣后,将商纣的儿子武庚分封在殷地,并派自己的两位兄弟驻守殷地附近。周成王是文王之孙、武王之子,13岁时就继承王位。年少时其叔父周公辅佐他管理朝政。对此,武王的另外两个弟弟管叔鲜、蔡叔度很为不满。他们诬蔑周公想废除成王,夺取王位。周公便离开京都,住到外地去避嫌。
周成王即位第7年,他的三位王叔与武庚串通谋反,攻打首都镐京,周成王紧急召回叔父周公。叛乱被周公平息,武庚被杀,随后管叔上吊自杀,蔡叔被判充军,霍叔被革职。
周成王在“管蔡之乱”之后,写了自我反思和告诫的政治诗《小毖》。其主要用意是要求居安思危,谋求长治久安,吸取前车之鉴,加强自律,防患于未然。
同仇敌忾 出自《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秦风·无衣》是《诗经》里的名篇,也是西周时期秦地军中的战歌。秦原来是周的附庸,周平王东迁时,秦襄公因护送有功而受封诸侯,秦正式成为诸侯国。秦国所辖地区大致为今陕西中西部和甘肃东南部。《秦风》就是《诗经》十五国风中秦地的诗歌,描写的大都是田猎之事,体现出秦人勇猛尚武的精神,而《无衣》就是《秦风》的代表作之一。
《无衣》创作于秦人奉周王之命西征抗击犬戎期间,全诗共三章,采用重叠复沓的形式,每章均以反问开头:岂曰无衣?似乎在斥责战友:“大战在即,怎能因为没有衣服这种个人小事就畏缩不前、动摇军心?”随后四句又像是鼓励战友:“我的衣服就是你的衣服,咱们共同修整兵甲,共同进退,共同杀敌!”全诗读来铿锵有力、朗朗上口,充满慷慨激昂、豪迈乐观的精神,也表现出秦人舍生忘死、保卫家园的勇气。
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赵充国辛庆忌传赞》中说秦地“民俗修习战备,高上勇力,鞍马骑射。故秦诗曰:‘王于兴诗,修我甲兵,与子偕行。’其风声气俗自古而然,今之歌谣慷慨风流犹存焉。”南宋理学家朱熹在《诗集传》也说:“秦人之俗,大抵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死,故其见于诗如此。”这首诗意气风发,豪情满怀,确实反映了秦人勇猛尚武的精神。
《无衣》之所以能够鼓舞士气、振奋军心,是因为全诗通篇贯穿了一个“同”字:与子同袍、与子同泽、与子同裳,在紧张的战争气氛中,尽显战友亲密无间、团结协作的温暖。当然,全诗的主旨也体现在一个“同”字上,那就是“与子同仇”——我要与你共同杀敌。后来,人们从“与子同仇”中衍伸出成语“同仇敌忾”,表示怀着同样的仇恨与愤怒对付或抗拒敌人。
小心翼翼 出自《大雅·大明》
“小心翼翼”是我们在生活中常用的一个成语。稍加分析这个成语,“小心”的意思不必多说,那么“翼翼”的意思又是什么呢?
综合各类辞典的解释,“翼”字有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三种词性:名词“翼”就是翅膀的意思;动词“翼”有“分别左右”“辅助”“遮护”“凭借”等含义,不难看出都是由“翅膀”引申而来;而“翼”字作为形容词出现得非常少,几乎只有“小心翼翼”这一种词语组合,这里“翼翼”的意思是恭敬、谨肃。
其实,这层意思出自《诗经》,在《大雅·大明》一诗中,有一句“维此文王,小心翼翼”。这是一首讲述周部族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史诗,先写王季受天命、娶太任、生文王,再写文王娶太姒、生武王,最后写武王在姜太公辅佐下一举灭殷。全诗规模宏大、结构严谨、跌宕起伏、气势恢宏,既有情势的烘托,也有景象的渲染,尤其是对牧野之战的描写绘声绘色,大量叠词的使用更衬托出战势的浩大和紧张,读起来也非常有节奏感。
周文王姬昌是西周的奠基者,文史对他的赞颂和褒奖数不胜数,而《大明》则称他“小心翼翼”,意思是做事谨小慎微、为人恭敬谦让。身为古公亶父的孙子、季历的儿子,姬昌从小便过着荣华富贵的生活,但他却没有耽于享受,而是秉承祖辈、父辈之志,励精图治,对内发展农耕、网罗人才,对外攻城略地、开疆拓土,为周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姬昌这些重要功绩和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他谨小慎微、恭敬谦让的性格,因此《大明》的作者才从万千词语中选择“小心翼翼”送给这位贤能的君主。后来,“小心翼翼”演变为成语,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大明》还流传下一个常用成语——天作之合,原诗是形容周文王与正妃太姒的结合就像上天安排般完美,现在也被用在婚礼场合祝福一对新人婚姻美好幸福。
宝鸡日报者 李波 祝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