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化是一个很重要的表达方式,能够把喜怒哀乐都给很好的表达出来,但是如果不会表达,把这种情绪负面的带给身边的人,那就会成为一种负担,尤其是孩子和父母之间,这样会让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并且有了代沟。
你的孩子情绪暴躁吗?其实是不会表达而已!
闺密家的孩子就属于脾气很大的那种,只要是不如他的心意,就开始哇哇大哭,这都是司空见惯的场面了。有一次在送她去幼儿园的时候,刚到学校门口就开始哭的不行,不管闺密怎么劝说、怎么哄都没办法,连她娃喜欢的玩具和零食作为奖励都没用,本来闺密想先离开一段时间看看会如何,没想到的就是她走了多久就哭了多久。
在闺密眼里就会觉得孩子的脾气都是家里给惯出来的,而且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根本没有耐心,如果孩子有什么需求和想法的时候,都是选择“快餐式”回答。其实孩子的性格是家长做训练出来的。本身闺密就属于女强人类型的,忙于工作的时候就会忽略家庭,更严重的就是如果工作有不顺心的更会把孩子抛在一边。你觉得这是孩子脾气大,还是在生活中形成的呢?我觉得是出现了以下几点问题:
- 对孩子缺少关注
你的眼里不单单只有孩子,还会有工作、家人、朋友,但是对孩子来说,他的眼里更多的就是自己的爸爸妈妈,他想把自己的需求和想法表达给父母听,但如果一旦父母不重视或者是出现敷衍的态度之后,孩子可能会用暴躁的情绪引起父母的注意,也只要这样才更能表达出心里的情绪。
- 对孩子不尊重
如果孩子有一个想法要得到父母的赞许和认可,然而家长却对孩子打击式教育,这样他也会觉得父母对自己不重视和不尊重,这样心里更多的就是逆反心理,这也是一种发泄的方式,如果家长一直不尊重,孩子还会开始变本加厉。
- 家庭的影响
很多父母本身就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哪怕是因为一点点小事情就开始吵架,严重的还会用暴力解决问题,经过家长的耳濡目染之后,孩子觉得这种方式是对的,于是他也会这么去做。希望家长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即使是很小的宝宝,他都会感受到父母的情绪变化,对孩子的心灵来说,也是有很大的影响的。
所以说不要觉得你的孩子脾气暴躁,只不过是不会去表达而已。如果父母多一点耐心和关心,开始用正确的三观去面对孩子的需求的话,那你的孩子肯定是懂事有礼貌的好孩子。
孩子爱哭闹是在给你传递信号!
孩子总是动不动就哭,尤其是小月龄的宝宝,不会说话父母只能通过去猜来感知宝宝的想法,甚至有的父母就采用外国式育儿的理念,只要孩子哭就任由他去哭,只要是苦累了就听话了。很多父母也会效仿这种方式,但是真的对我们的孩子管用吗?其实孩子的哭声不同,所传递的情绪也是不一样的。
- 饥饿大哭
尤其是对新手妈妈来说,掌握不好宝宝的饥饿时间,这样就容易造成积食或者是吃不饱的现象,但是仔细的观察是可以判断出来的。这种哭声比较短促,并且声音不高不低,但是会很均匀。如果给宝宝奶瓶或者是开始喂奶之后,宝宝立马停止哭闹,并且变得如同天使宝宝一般。
- 衣服或者是尿布潮湿
如果是宝宝觉得有潮湿的感觉,她也会觉得不舒服的,尤其是尿布湿漉漉的样子,这个时候宝宝会扭动着身子,并且发出没有规律的哭声,而声音也是长短不一的哭声,这个时候父母就摸摸宝宝的尿布是否湿了,需要及时的更换了。
- 孤独或者是没有安全感
有的时候宝宝会因为委屈而开始哭,这个时候声音比较低,而且有种呜咽的感觉,低声的啜泣这样的宝宝也更多是因为受到了委屈,有可能是看不到妈妈没有安全感才这样的,也有可能是因为被训斥之后,觉得委屈来表达出自己的情绪。
家长这么做的时候,也会让孩子的情绪更加的大哭大闹,甚至是用自己的情绪变化来做出强烈的反抗。
1.不许孩子哭
孩子用哭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是在正常不过的了,也能够愈合自己的心情,同时也是宣泄的一种方式,但是孩子在哇哇大哭的时候,父母没有给与安慰,而是大声的斥责表示“哭什么哭,不准哭”,这样孩子会觉得父母不讲理,而且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2.错误引导
- 例子:孩子不小心把杯子打碎,开始无助的哭了起来,而父母则说“怎么这么笨,哭有用吗?说了多少遍注意一点还不听呢”。
- 建议:你觉得这样的引导方式有用吗?如果换一下身份,如果是你因为犯错被教训了之后,你会改正还是想发泄自己的情绪呢。可能因为你的批评之后,他只会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你教育他的这个画面上面,只想宣泄自己的情绪。你说的其他话都会抛之脑后。但是这个时候你耐心引导,孩子岂不是做的会不一样呢。
3.胡乱指责孩子
- 例子:原本是一件小事,这个时候妈妈就开始批评“小小男子汉,却因为一点小事情就哭,将来怎么上大学找工作啊”。这个时候孩子只能会觉得受到了侮辱,小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他也会觉得面子上面过不去的。
- 建议:这个时候孩子最需要的只是父母的安慰,或者是教育孩子怎么去做好这件事情,而不是劈头盖脸的一顿辱骂。更不要因为自己的心情不好,就对孩子莫名其妙的指责,更是不正确的,他也会一头雾水,更觉得委屈。
愤怒和恐惧是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
孩子的表达情绪的时候很简单,正常的喜怒哀乐,同时对于自己的保护也会用愤怒和恐惧把自己给包裹起来,而这两种方式正好也是恰恰相反的,不同性格的孩子所用的情绪也是不一样的,这都是因人而异。
孩子在愤怒的时候多半会表现出嘶吼、吵闹甚至还会出现撕心裂肺的哭声,这也是孩子最直观的表达方式,也许因为一点小摩擦或者是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而要迸发自己的情绪。
比如:小朋友们在一起玩,其中一位因为不小心摔倒哭了起来,这个时候父母不分三七二十一就觉得是自家孩子做的,于是就开始劈头盖脸的一顿责骂,孩子也会因为委屈和不公平就表达出自己的情绪,开始歇斯底里的要证明自己是无辜的,这种场面也是很常见的,在生活中有的父母就会无缘无故责骂孩子,导致孩子的情绪变成一点就着的性格,所以父母是需要做一下检查的。
而恐惧则是相反的一种表达情绪,更倾向于内向、寡言少语的孩子来说,如果是在父母和老师甚至是比自己强大的人面前,就会表现出一种恐惧的情绪,他心里面清楚,自己的能力是无法与这些人一起抗衡的,于是就会出现反向逃跑、肌肉紧张、身体后倾的情况。
就比如说父母对孩子的管束过于的严格,当他想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得不到许可,而是换来父母的喋喋不休和批判,如果孩子属于胆小的,他就会开始用恐惧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所以说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要总是逼着他或者是命令他,这样对他的心理没有好处的,时间久了也会觉得自己很失败。
随着孩子在不断的长大,他所表达的情绪也会变得越来越多,如果父母能够在孩子情绪上面做出相应的判断,这会很轻松的掌握孩子的心里,同时也需要对孩子的情绪做好管理,你要知道一个人能够正确的表达情绪是很重要的,如果长期因为不会表达情绪而压抑,这样会导致一个人心理变形。
家长要如何引导孩子表达情绪呢?
现在小朋友都是家里面的掌中宝,而且会变得比较自私,在小区广场上面经常有一群可爱的孩子,其中一个孩子果果看到小暖的手里面有零食,想要去要小暖给她分享一下,可是遭到了拒绝。于是果果用哭闹的方式表达,而小暖的奶奶则是训斥小暖说不懂的分享,于是这两个小姐妹都开始哇哇大哭起来,就是因为一点小事。
我觉得为什么小暖的奶奶不在这个时候要教会孩子学会分享呢,而果果的家长也需要教会孩子这是别人的东西,哭闹是没有用的,如果想要就要礼貌的问一下,就算是遭到拒绝也是不要紧的。以下这几点希望家长学会:
- 制止孩子,但不当众指责
小孩子乱发脾气是很正常的,父母需要及时的制止,但是不要在公开的场合选择教育,这样会让孩子受到自尊心的伤害,毕竟还有很多同龄的孩子在,他也是要面子的,更不利于父母接下来的教育工作。
- 让孩子学会控制情绪
孩子的情绪就像是六月天,上一秒还在笑,下一秒却要哭了,如果稍微大一点的儿童的话,就需要慢慢的去引导一下,告诉孩子乱发脾气是不对的,还会给身边的人带来伤害。如果觉得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就先闭上眼睛深呼吸,让情绪先缓和一下。
- 等孩子心情缓和后在教育
孩子正处于哭闹的状态,你再怎么讲道理都是没有用的,这个时候孩子早就沉浸在自己的情绪里面,但是如何孩子情绪平稳之后,这个时候父母在耐心的和孩子沟通,可能就会事半功倍,在下一次犯错或者是遇到类似的事情的时候,孩子会采取正确的解决办法。你要知道父母的情绪如果暴躁,可能对孩子来说也是压力。
心理学中如何帮助孩子发泄和表达情绪- 认知更多的情绪
最重要的一点,也就是教会孩子认知不同的情绪,就比如激动、骄傲、自豪、自卑。等等,慢慢的丰富他对情绪的认知。如果是孩子所感受到的情绪越多,他的表达也会更加的简单,学会感知,这样沟通起来也会变得轻松,自然迎刃而解了。
- 不要情绪绑架
很多父母都会对孩子说“你这样做,妈妈要生气了,妈妈不喜欢你这么做”,这种话语还是尽量少说,如果说家长总是用情绪化的语气去教育孩子,那孩子就会觉得要跟着父母的情绪去走,只有自己做的好了,父母的情绪才会变得温柔一点。
与其跟着父母的情绪走,不如让孩子做自己的主导者,就比如说孩子一直哭家长不要发声,而是等孩子哭够了之后说“你哭闹的时候,真的很烦”这样孩子的心里也会正确认知自己的情绪,学会让孩子看到他不好的行为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 理解孩子的消极情绪
面对孩子的情绪的时候,我们不要去压制、贬低、怀疑,更不要去说“这有什么好担心的”“你让我太失望了”,与其去打击孩子,不如让孩子学会接受现在的情绪处境,然后教会孩子如何去做。
尽管说这一点做起来比较难,因为家长在面对孩子的时候都是暴躁到炸毛的状态,但是两个人都冷静下来去处理问题,会不会有好的进展呢,这就是情绪管理的厉害之处,能够帮助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
结语
当我们的孩子发出不同的情绪的时候,父母要全然接受,并且学着去改变孩子的负面情绪,这样孩子会越变越好,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就会有了不起的成就,也相信每个孩子都是优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