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操作,有以下五个方面的规范供大家参考:
一、小组组建。
小组的组织建设有六个参数请予关注。
先看三个基本参数:1、性别。2、成绩。这两个参数大家都比较熟悉,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合理搭配即可。3、身高。身高往往容易被大家忽视,需要特别说一说。小组不仅仅是一个单一的课堂学习组织,有时会有一些身体对抗活动。小组多元力量的均衡,是需要统筹考虑的一个原则。再看三个创新参数:
1、性格。心理学家对人的性格有不同的分类。具有一定心理学基础的老师,可以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的具体情况编制适合学生特点的性格量表。课堂一旦深入到性格层次的关照,将是一个重要的突破。
2、血型。人的血型与性格有着某种必然的相关性,这已经被证实是科学的结论。兼顾学生不同血型的搭配,会让小组更具活力。
3、星座。星座是学生的一种趣味符号。追星是学生的一大时代倾向。大凡明星的星座,追星族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小组成员中不同星座搭配,会让小组团队更具趣味性。
二、小组文化。
高效课堂非常注重课堂文化、小组文化的建设,并且,始终把文化当作课改生态来对待。小组文化建设有以下七个要素:
1、组名。名字是团队梦想的隐喻。为一个小组取一个经典而又时尚的组名,会让小组成员都为之骄傲。诸如,“亮剑”、“奋斗”、“马到成功”等等。小组名称一定要有积极向上的取向,可以时尚,但不要一味的猎奇、赶时髦。诸如,“蝙蝠侠”、“007”、“无所谓”、“乌鸦帮”、 “狗仔队”、“白菜帮子”等等。
2、组号。组号就是小组口号。文雅一点说就是小组形象语。诸如,“亮剑亮剑,一往无前!”。
3、组训。组训,即是小组的核心价值观。诸如,“学出智慧,善于亮剑。”
4、组徽。能够艺术的体现小组价值追求的视觉标识符号。
5、组旗。小组活动标识性旗帜。组徽,多适合静态呈现。组旗,多适合动态出示。
6、组歌。组歌的编创有三种形式可供参考。一是鼓励学生词曲原创。二是让学生自主创作组个歌词,然后,选择一首学生喜欢的曲谱旋律套词。三是直接让学生选择一首歌曲指定为组歌。
7、组规。组规,也可以称为《小组共约》。一定要追求原创。反对到网络上复制粘贴。要充分发扬民主,讲生成,讲认同,讲责任,讲落实。班级文化也好,小组文化也罢,构建文化概念系统是第一步;选择醒目得体的形式呈现出来是第二步;更重要的是内化、认同、落实出来的第三步。
谨记:墙上看文化,桌上看文化,本上看文化,未必有文化;事中看文化,行中看文化,做中看文化,才叫真文化。
三、运行机制。
1、小组长产生机制。一开始可以采用竞选制。提倡逐步过渡到轮值制。组长作为一种教育资源,提倡让所有学生共享。2、角色分配机制。组员人人有角色,每人都是一大员。诸如:召集员、秘书员、板演员、讲解员、质疑员、评价员等等,需要什么员,就设定什么员。各种角色都可以轮值。角色适应是一种重要的素质历练方式。3、学科组长机制。根据小组成员学科成绩的差异,原则上每人出任一个学科的组长,在学科学习中,遇到疑难问题,课代表可以召集各学科组长研讨,解决之后化整为零,再回到各小组分享。
四、合作流程。
大家首先得明白,小组合作学习出现的所有问题都是流程的问题。小组合作的主要流程有二:一曰“学程”。即是“独学”、“对学”、“群学”。从顺序和时间上分配,“独学”在先占一半;“对(学)群(学)”在后占一半。在日常中突出呈现的问题多是“独学”的仓促和“对学”的缺位。“独学”没有反馈,“对学”没有落实,“群学”就一定是“假合作”。二曰展成。即是指展示的流程。一句话就是“小展示”——“大展示”。“小展示”不落实,“大展示”低效率。“小展示”不充分,“大展示”不畅顺。
五、小组评价。
三句话:一抓学科全覆盖;二抓评价持续来;三抓形式需多样,合作学习花常开。小组评价需要整体氛围。如果有些学科搞,有些学科不搞,小组合作学习不会成为常态。如果一旦时间搞,一段时间不搞,小组合作学习不会长久。评价的间断,就是小组的拆解。即时评价,综合评价,量化评价,模糊评价等评价方式都可以根据课改的进程而灵活选择。提倡课堂进行“点评”——每课集中评价一个点,然后,点点成线。实施多点评价,原则上每课项目不宜超过三项。贪多嚼不烂,繁琐没人干。评价宜简捷,事半功倍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