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教师枕边书
01
这句名言出自于鲁迅先生在1919年发表于《新青年》的一篇文章《我们怎样做父亲》。
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的原意是“想研究怎样改革家庭”,对“神圣不可侵犯的父子问题,发表一点意见”。所以这句话可能更多的是在谈论家庭教育。
但它也同样适用在学校教育中。
爱是教育的源泉,是施行教育的前提。老师唯有心中始终有爱,才能对每个学生负责,并且以“生命影响生命”,将爱的种子植根于学生心中。
02
当老师,自然少不了充电学习,所以读书应该是教师的修炼之一。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不仅仅自己是这样做的,而且他也希望每一个老师都能够多多阅读,从书本中获取有用的知识。
当然,这里所说的“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绝对不是盲目的相信,而是在强调读书对于老师的重要性。
老师只有自己多读书多学习,不断丰富自我,才能紧跟时代步伐,更好地教书育人。
03
心理学涉及认知、情绪、思维、行为习惯等方面。
如果一个老师懂得心理学,那就会对于学生的一些行为和情绪变化有更为科学的认知,以合适方法去帮助学生,让学生对自己信任,走进他们的内心。
教育学不用多说了,这是对每个教师最基本的要求了。
懂得了教育学,教师才会知道在教育孩子时使用何种教学方式,如何达到真正的教育目的。
两者最好结合,缺少一方面,都难以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04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这句话强调的是“渔”字,即方法很重要。
陶行知先生的这句话也是同理。
在陶先生看来,教育和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所以要教会他们懂得如何去“学习”,而不是一味地给他们灌输知识,让他们死记硬背,最终导致的结果可能是培养很多“高分低能”的学生。
05
我们常说:身教重于言传。
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这句名言也是在告诉老师,要想把学生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也应该是什么样的,起到示范作用。
如果你希望你的学生将来是个很有爱心的人,那你也一定要让学生感受到你的爱心,让他们深受感染。
如果你教育每个学生要诚实守信,那你首先也要做到这一点,答应学生的事情,尽量做到。
老师如果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相信会有不少学生在你的影响下也会严格要求自己。
06
这句话的意思是,教师的教学,不在于去全盘给学生灌输知识,而是在于寻找最佳时机去诱导、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这其实是在告诉每一个老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不是老师一个人演独角戏,向学生一味灌输各种知识,强迫他们全盘接受。
07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为:学生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如果不是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
这其实是孔夫子的启发教育之道。说明教育要掌握时机、因势利导。
老师要做的是帮助学生自己主动去思考,而不是一味灌输知识,代替他们的大脑做出思考。
孔子这种教育方式虽然已经几千年了,但依然适用于现在的教学当中。
08
“注满一桶水”,就算水桶满了,那也还是一桶水,没有什么质的飞跃,就可以认为这是一种一味灌输、填鸭式的教育方式;
“点燃一把火”,火越烧越旺,形成燎原之势,可以看出这是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所以这句话在告诉老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要时时点燃一把火,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不是去天天注满一桶水,采取填鸭式教学方式。
09
经过学习才知道了自己知识的不足,教授别人才知道自己知识上的困惑。
这句话强调了只有通过学习和实践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得以进步。
这也启发每个老师只有通过不断实践,不断进行反馈总结,才能使得自己进步,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10
这句话出自《礼记·文王世子》,翻译过来就是:作为一个老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谋事之才”,更要让学生懂得“立世之德”。
正如这句话所说,教师不能只仅仅教授学生知识和技能就够了,更要言传身教教会他们做一个有高尚品德的人,有德远比有才更重要。
在当今社会,人们学到知识的途径是越来越多,但是这些途径终究无法代替教师这一职业。唯有教师才能真正做到传道受业解惑,启发心灵,培养出一个个有道德的人。
各位老师
你最喜欢的教育名言
你的座右铭是什么
欢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