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说:“只知道学习,却不知道思考,到头来等于白学;只知道思考却不去学习,则就变得有害了。”
“学而不思则罔”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注重通过自省来提高自己的修养,儒家当然也不例外;“思而不学则殆”与“三人行必有我师”相似。 这句话,我们可以看作是孔子所提倡的学习方法。一味的读书,而不思考,只能被书本牵着鼻子走,就会被书本所连累,从而受到书本表象的迷惑而不得甚解。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而只是一味地埋头苦思而不进行一定的书本知识的积累,进而对知识进行研究推敲,也只能是流于空想,问题仍然不会得到解决,也就会产生更多的疑惑而更加危险。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有用的真知。
而且这两句讲的是学习书本知识,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只是一味的空想,而不读书,就会弄得精神疲惫。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有些同学只知道“死学”。不会变通,最后就会有许多不明白的地方。而有一部分同学只是思考,而不读书,学习起来就很吃力。脑子里没有一点知识,也就很疲劳的。
同时,孔子也论证了读书和思考的辩证关系。喜欢读书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是孔子在这里提醒我们,一定要防止学而不思,不然,其结果就是迷茫甚至糊涂,事事都去抠书本,肯定会闹出笑话的。很多人大半辈子青灯黄卷,读了不少书,也记了不少,满脑子都是学问,可清查一下,东西皆为寄存,自己全无一件。脑袋成了别人的跑马场。所谓学问还是书本上的死知识,自己反倒消失得无影无踪。更为可怕的是,言必称希腊,文必引经典,做人迂腐可笑,做事一事无成。
孔子曾经还说过:“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这强调了读书与思考相结合的重要性,可见他对着方面问题的重视。
思考是人的一种权利,也只有思考,才能使每个人都具魅力和个性的人格,才能证明自己的脑袋就长在自己的脖子上,才能使“我”与“我们”相区别;否则,世界一个思想,千人一个面孔,万人一语录,这世界岂不太单调、太无聊、太没有生机了吗?当你在读书、在学习,并且在切实地思考的时候,你才发现许多模糊的东西顷刻间清晰起来,许多清晰的东西有时变得模糊起来;在清晰和模糊的不断变幻中,历史和现实都变得丰富而又可爱!
所以我们应该采取正确的学习态度:以学为先导,以思为中心;用思去求学,用学培养思。既要“进得去”,又要“走得出”;进去时是“旧我”,走出来的是一个“新我”。如此这般读书,你的面孔就不再干枯,而是天天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