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书》的铿金霏玉,见证了11位革命先辈的初心与使命、热血与激昂,这部微纪录片所传递的精神,不仅重现了先辈们昔日的求索与奋斗,也激荡着当下每个奋斗者的情怀。
作者:叶晨玮
电影《无问西东》中,家世良好的沈光耀,于国家危难之际选择与母亲诀别,为保家卫国献上了年轻生命。
而在八十年前,湘赣边秋收起义总指挥卢德铭,也有着一次同样的抉择。他离开优渥的家庭,投入到打倒列强、驱除军阀的队伍中。行军路上,他在家书中写道:“我不是不怀念家庭,其实我也怀念父母及兄嫂侄儿等,在梦中,我曾发呓语,呼喊:权一、少南,醒来时同志们笑我说,参谋长还在思乡呢!”不久后,他在部队的一次转移任务中,不幸牺牲,生命定格在22岁。
11月25日,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指导,芒果TV、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联合出品的微纪录片《十一书》于全网上线。该片通过人物讲述与信仰寻访的方式,展现11封中国共产党党员的书信文档,阐述了11段革命先烈的动人故事。开播首日,该片在芒果TV播放量达250万;优酷播放热度峰值2899;爱奇艺播放量近1500万;腾讯视频累计播放量118万。
在各视频网站《十一书》的留言区中,网友纷纷感叹:
“把一个大大的信仰,大大的爱,用朴实的笔墨细细描述。”
“谢谢讲述者把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展现在我们眼前,让观众更能了解那些舍身忘死的英雄先烈,了解他们的一生。”
……
言虽质朴,然尽显感触之情,就如同纪录片中革命先辈其人其行一般,行实且声华。中国共产党人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坚守的初心与使命,不仅在彼时熠熠生辉,在当下依旧直抵人心。
于尺素间完成跨时空 “对话”
《十一书》首集,在响遏行云的号角声中,出现了一个耄耋老人的身影——他是84岁的新党员、文艺工作者牛犇。
“有人问我,八十多岁了,为什么还要入党?我回答是:为了给信仰一个庄严的承诺。”
由此,一次“信仰的寻根之旅”徐徐拉开。
九十多年前,工农革命军来到井冈山创建革命根据地,那时,井冈山下一位叫贺页朵的农民,满怀热情投身革命。1931年,基于贺页朵的出色表现,中共党组织批准了他的入党申请。昏暗的桐油灯光下,贺页朵在一块早已准备好的红布上写下了入党誓词:“牺牲个人,言首泌蜜(严守秘密),阶级斗争,努力革命,伏(服)从党其(纪),永不叛党”。虽然“宣誓书”的24个字中出现了6个错别字,却并不妨碍这份国家一级文物闪耀着价值光辉。
贺页朵短短的“宣誓词”,牛犇的深情讲述……两位党员虽分处两个时代,但却拥有着同样的初心。悄然间,一场横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让纪录片的张力顿显。尾声处,当牛犇带领众人于贺页朵写下入党誓词的榨油坊前庄重宣誓,看着牛犇因激动而颤抖的手,观众内心亦同样受到颤动。
由此而生的代入感,是《十一书》讲述故事时着重考虑的一环。仅交代历史素材本身,或难以引起观众的共鸣,因此,《十一书》在寻访者、讲述者的选择上分外考量。
十一封书信,分别选取了牛犇、吕中、杜淳、张嘉译、杨烁、海清、黄轩、李建议、赵秦、吴樾、杨奇鸣、张艺兴担任主讲人。
比如,第二集卢德铭“行军书”的故事,由张艺兴来讲述,此前,张艺兴在电影《建军大业》中扮演过卢德铭。当讲述者与故事主人公再次建立了情感关联,更能走进人物的心里,也更能打动受众。
除了人物选取,在叙事结构与制作细节上,《十一书》也尝试建立观众与革命先辈间的“对话框”。《卢德铭的行军书》一集,导演朱昊在卢德铭的家书中不断挖掘英烈与大众生活有相交点的内容:“如瑞琴真要等我,则我对她有几点要求”“今后我暂时不寄家书,你们也不要来信,我没有钱寄回来”……常人皆有的爱情、亲情、思乡情,甚至拮据的窘迫,让人物颇为立体;《王尔琢的托孤书》一集,导演隋月颖则以距当下较近的上世纪80年代切入,王尔琢的妻子郑凤翠在丈夫牺牲后,每年都会储下一颗丈夫生前最爱吃的杏仁,一别一甲子,六十颗杏仁在讲述者吕中的细数下使观众得以迅速融入到情境中。
同时,对于革命先辈的故事,各分集导演均不同程度采用讲述与情景还原相结合,纪实影像与实地拍摄相互交织的设计。比如《夏明翰的就义书》一集,前一瞬是情景还原——夏明翰的家人惊呼“明翰被捕了”并向屋中跑去;下一秒则是讲述人杨烁推门进入如今夏明翰故居的场景,这样时空层面的转场设计既让历史与当下有对比,更让历史与现实有对话。
提及夏明翰,一句“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以滂沱的气势不断地影响着“后来人”。一如文天祥《正气歌》所云:“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先贤虽已离去,但精神长存,而当他们融入到留存下来的文艺作品中时,其带来的力量将照耀后人继续前行。
好故事足矣镌刻内心
“讲好故事,事半功倍”。故事如何打动人?《十一书》在内容向的选取方式是回归人物本身,去挖掘人物的情感与细节,用情感去感化观众、用故事去感染观众。
1927年那个阴晦之春,随着“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发生,白色恐怖的阴霾笼罩着神州大地。彼时,一批革命志士为了崇高理想高举革命大旗,寻求救国图存之道——如张朝燮王经燕夫妇,如陈毅安,如傅烈等等。
在《张朝燮的两地书》制片人张清看来,如果不是在那段特殊时代,张朝燮和王经燕或许就是你我身边随处可见的一对恩爱小夫妻。在王经燕受党组织派遣远赴莫斯科学习期间,张朝燮也曾说出“我能吃苦,我能劳瘁,我能牺牲一切,我却只是不能忘掉你”这样的暖心情话,但也正因为他们在党和国家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才让其显得不凡——就像张朝燮另一封家书中所说的那样,“个人的利害与民众的利害相冲突时,应该牺牲个人的利害”。
同样的志向和作为也体现在其他先烈身上。如果不是戎马倥偬,陈毅安定是一个对爱人极体贴的丈夫,但他却秉承着“爱情固然要好,但不要成为痴情,如果人人不去流血牺牲,那中国就无药可救了”的信念,最后在掩护军团总部撤退时洒下一滩热血;如果不是为了革命事业,傅烈与他的父亲应该也会像众多执拗的父子一般——因理念生出分歧,但终将在陪伴中冰释前嫌。
将叙事视角聚焦于书信,《十一书》不仅串联起人物整体的革命故事,还以微观角度展现人物的个体情感,让观众产生强共振。在一个个人物的“纸短情长”中,“情”不仅仅浸染着个体情感,也指向了集体情感。《陈毅安的无字书》一集制片人钟山便说,“越读到后面越觉得书信是陈毅安‘家国情怀’的一个侧面表达。”
这样的故事无疑是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无论在当时抑或当下。比如因追求理想与父亲“决裂”的傅烈,在临刑前给始终不理解他的父亲写去一封家信,“我并不悲伤,若干年后,你一定会理解”。据创作团队透露,在挖掘这段故事时了解到,傅烈父亲在傅烈被捕后倾家荡产试图营救,但最终仍不如愿。
《傅烈的绝命书》一集导演李若琪说,“其实先烈也和普通人一样,有柔软的部分,有难舍的情感,但他们为什么选择了舍生忘死,是因为有比小家、比自己更重要的东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主动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可以说,《十一书》是一次“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的实践。革命先辈用生命和鲜血书写而成的“十一书”,在这部微纪录片中,字字犹如利刃,划破长空。
主旋律也可以很“网感”
除了呈现手法的多样与故事化表达,《十一书》能在网络端引起不俗关注度,很大程度源于其身上的“网络基因”。项目策划之初,腾讯视频企鹅影视纪录片工作室总经理、《寻淮洲的请战书》监制朱乐贤就说,“5分钟的节目创作难度一点也不比50分钟小,大家是以做大片的心态创作这个微系列”。
为了让纪录片呈现出符合网络传播的特质,《十一书》是由总局网络司牵头,集合了芒果TV、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华夏传记、二更网络联合摄制。
其中,芒果TV负责摄制了《陈毅安的无字书》《夏明翰的就义书》《左权的决心书》,优酷负责摄制了《张朝燮的两地书》《赵一曼的示儿书》,爱奇艺负责摄制了《卢德铭的行军书》《王尔琢的托孤书》,腾讯视频负责摄制了《寻淮洲的请战书》《陈然的明志书》,华夏传记和二更网络则分别摄制了《贺页朵的宣誓书》《傅烈的绝命书》。
自《十一书》上线以来,各网络视听平台都在宣推方面做了不少“文章”。芒果TV、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均在各端首页及重点运营位设置推荐位,并通过官方微博、微信推送博文;腾讯新闻的微信插件也进行了报道预热,下发人数达1.34亿,在朋友圈广告、短视频侧也进行了全方位的分发推荐。一周时间里,《十一书》在芒果TV、腾讯视频、快手、抖音、微博、微视、好看视频、哔哩哔哩、趣头条、梨视频等网络平台的总播放量为1.13亿,在优酷的最高热度值达到3725,在爱奇艺的热度值同样超过3000。
可以说,《十一书》是一部网络制作、网络生产、网络传播的“纯网端”视听作品。
也正因此,《十一书》的网络属性更为突出。形式上,融合了综艺节目、纪实影像、微电影等多种表达形态;时长方面,符合互联网视频“碎片化”的观看特点,在约5分钟的体量中摘取重点,迅速将人物形象塑造得立体、丰满;内容层面,为了融合当下受众年轻态、思维多元等“网络化”的语境,创作团队也各具“巧思”。
张清介绍,在制作《张朝燮的两地书》《赵一曼的示儿书》时,该片选择从一个普通人视角而非英雄视角切入,在青年张朝燮、母亲赵一曼的形象衬托下,让他们为国捐躯的场景益显强烈反差;《卢德铭的行军书》摄影郭浩然则介绍,在该集最后以微电影呈现的卢德铭捐躯桥段,采取了多角度拍摄+快剪辑频率+后期声音渲染的方式,尽可能地将这一段内容“燃”起来……
以“十一书”为索引,创作团队本着制作精品的匠心,在“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层面,集众人之力的《十一书》做出了一次“用心用情用功”的创新实践。
当然,在主动融入互联网语境之后,《十一书》更要引领互联网语境。在网络视听新时代,这些书信的主人才当得起真正的“网红”,而滋养更多受众,则是他们,也是网络视听平台之于社会的正向价值。
·End·
编辑 | 薛腾飞 曾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