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七分靠打拼,三分天注定
13年的时候,我的一位高中同学来到了上海,在一家公司负责建筑图纸的设计。
他12年研究生毕业,毕业之后在南京工作了将近一年时间。考虑到后续发展便来了上海,我们共同租了一套房子,所以我对他公司的情况还算了解。
因为同学从事建筑行业的缘故,身边也多了不少这行的朋友,周末经常在一起吃饭聊天,刚开始大家都踌躇满志。
大概持续了3个月左右的时间,再和他们一起吃饭的时候,听到的大多是抱怨,抱怨公司没有项目做,拿不到奖金,工资低得可怜。
他们几个人都是研究生学历,虽说不是名牌大学,但也都是985院校。
到年底的时候,有一位朋友考虑回老家了,我们就问他为什么回老家呢?
他说公司效益不好,而且整个行业也都不景气,再这么干下去,感觉没啥前途,当时我对这句话非常不以为然。
这不刚刚工作不到2年么,急什么呢?
谁能够在前两年就取得不错的成绩呢,我觉得他太浮躁了。
但没过多久,年后的时候,我再见到他们的时候,持这种想法的人就不止他一人了,我认识的朋友,包括我的高中同学,全部都是这样的想法。
结果年后4月份的时候,3个回老家了,其中就包括我的高中同学。
同时我也得知他们公司离职的人也很多,拿着研究生的学历,学的还是硬技能,没有项目就没有奖金,没有奖金,就没有收入。
当有这么多人选择离开这家公司,离开这个行业的时候,我的想法开始变了。
他们都不傻,难道都很浮躁么,难道都很没有格局么,难道就我自己有格局么,可能并不是这样。
纵然有的人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活下来,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但这难度要大得多,他们这样的选择未必就是错的。
而我毕业后一脚迈入了互联网电商浪潮,从未感受到啥叫行业不景气,从未发现工作有多难找,尤其是刚毕业的四五年时间里,很多公司都是求着我去。
很多时候,我们再努力也很难和行业趋势做对抗。
有的人职业发展相当顺利,就觉得自己的能力非常强,其实很大因素取决于是否跟上了行业大势。
七分靠打拼,三分天注定。
02 选择大于努力,可能是职场中最大的谎言
既然一个人的职业发展和行业大势息息相关,那么选择就变得尤为重要,选择一个朝阳产业不就好了。
但这谈何容易,上了四年大学,两年研究生,说放弃就放弃?
放弃之后做什么呢,即使找到了一个新行业,那也是从零开始,一点积累都没有。在新的起点上,比别人要低很多,必须要有非常强大的耐心和韧性才能够转行成功。
选择大于努力,这句话本身没有错。只是我们看到的大部分选择大于努力的案例,都过于包装化了,很多人也仅仅是事后诸葛亮。
有多少人能够在高考填志愿的时候就能够预测到未来几年的行业发展趋势呢?
这样的人有,但一定很少。
在公司中我们也经常听到同事分享选择大于努力的案例,甚至拿自己亲身经历来验证这句话的正确性。
比如,我在阿里待了七八年,在腾讯待了七八年,在百度待了七八年,实现了财务自由,所以选择大于努力。
其实哪存在什么选择,实际情况往往是这样的。
早期加入BAT的时候,就和你我一样,面试一家公司上班而已,刚好有这么一个岗位挺适合自己,于是就干呗。
要知道早期最大的互联网公司可不是BAT,而是第一批的门户网站。比如网易、搜狐、新浪。
如果能进当时最好的互联网公司,谁又想进第二梯队的公司呢?
尤其是对那些刚毕业没几年的人来讲,一二线公司薪资职级不会有太大的差距,这个时候如果有选择,当然是选择最好的互联网公司。
进了BAT之后,恰巧又是一个没啥追求,只求稳定的人,于是只知道老老实实的干活,从不不想着外面有啥机会,于是一待就是七八年。
最后忽然发现上市了,好开心啊,一不小心就财务自由了。
当然可能也有厉害的人,他们在早期的时候对中国的所有互联网公司做了一番分析,并最终认为BAT非常有前途,于是死磕这几家公司的offer。
我相信这样的人少之又少,大部分的人都只是被行业发展推到了前台而已。
将自己的命运、机遇说成是选择,这是一种非常不负责任的行为,对于还处于奋斗阶段的童鞋来讲,是一种非常错误的引导。
这些人的能力也一定很强,但命运、机遇所起到的作用可能更大,往往能让一个人发生质的变化。
领导也经常会说一句话,因为选择大于努力,所以你们要好好跟着我干。
领导丝毫没有觉得自己就是个普通人,他们经常把自己都当成了马云、马化腾、李彦宏。
再说了,选择大于努力和跟着你好好干有啥关系,正因为选择大于努力,所以我觉得应该跳槽去别的公司。
所以这个逻辑压根就不通。
做一名职场人,一定要分清哪些才是真正的选择,而哪些又是包装出来的选择。
03 职场生活中哪些是自然发展的结果,哪些才是真正选择的结果
要想明白哪些才是选择,就需要明白构成选择的四大要素。
1、 选择的前提是要非常努力
正所谓七分靠打拼,三分才天注定。没有努力的选择是没有意义的,没有努力就不会有好的命运。
现在的短视频卖货很火,不少网红都赚到了钱,于是你也去尝试,结果啥都做不了。
但凡现在做的好的网红,可以看看他们的经历,哪一个不是在这个行业里做了很多年,哪一个不是在这个行业里付出了很多。
没有努力就抓不住上天给你的机会。
2、 要尝试着去看清未来
如果能提前知道房价上涨,那么十年前就应该砸锅卖铁买房。如果提前知道股票大涨,那么卖房也要凑钱炒股。
可这都是不可能的事情,没有人能够看清未来。
但这不代表你只能活在当下,仍然需要尝试着去看清未来,对于一些精准性的东西,我们无法预测,但大的行业趋势是可以有个大概了解的。
对未来思考的越多,未来给你的冲击就会越少。
否则就会像我那个同学和几位朋友一样,拿着985研究生的学历,不知道干什么。
3、 没有任何一个选择是不痛苦的
如果有人告诉你选择很简单,那基本上是在忽悠你,或者说他所认为的选择其实只是命运的 安排,自然的道路而已。
一个人之所以会产生选择,是有两个或者更多的选项,否则就无法构成选择。
一个是阿里的offer,一个是网易的offer,后者薪资更高,选择去阿里,平台更大。到底该如何选择,一定是有所取舍的,没有取舍的选择都不是真正的选择。
4、 选择的结果只有在未来才能得以验证
早期去BAT的人,就一定知道最后公司能够上市,并且拿到不错的股票收入么?
选择的时候一定是不知道的,或者说只能是概率论,根据自己的行业判断,选择概率更大的职业选择,仅此而已,没有人能够知道自己的选择最终能取得如何的成绩。
所以作为一个普通人,一定要知道哪些是真正的选择,哪些又是包装出来的选择,以上4点基本上可以判断一个人所说的到底是选择还是人生机遇。
04 如何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让“命运”更加垂青自己
雷军说过,当风口来了,猪都能飞上天。 所谓的“命运”都是靠正确的选择来获得的,如果仅仅靠七分的努力,你永远无法获得质的提升。
1、 一定要主动选择,而不是被动选择
求职节目《非你莫属》上,曾有过一个天津的外企经理,40多岁了才选择离开单位。虽然他过去的履历很厚实,外企中层领导的Title也曾带给他很高的工资和社会地位。
但在他因为公司裁员被迫站在非你莫属的舞台上时,他就已经丧失了议价的能力。 他被围坐一圈的BOSS团们各种评头论足,怀疑/否定/甚至批评,最终只能黯然离去。
如果在这家外企工作的数十年间,他能够主动尝试作出不一样的选择,大概就能知道自己在社会上是什么身价。
可以跳槽去什么样的行业/什么样的公司/什么样的岗位,而不至于最后如此狼狈。 很多人总是等到危机来临的时候,才会尝试去做一些选择,而这个时候往往为时已晚。
为什么职场中年人都在尝试做副业,为的就是让自己能够有主动选择的权利,而不是坐等领导看自己不顺眼,连辞职的勇气都没有。
炙手可热的行业总归有一天也会失去其光环,比如互联网行业今年的裁员潮。
没有提前准备选择的人,就只能被动裁员,辛辛苦苦找下家,薪资职级还不一定赶上原来的水平,这样的案例太多了。
2、 选择时机很重要,你所看到的速成其实都是大器晚成
咪蒙相信大家都知道,很多人都觉得她是赶上了公众号的风口,抓住了上天给他的机遇。 却很少有人真正的去了解为什么咪蒙能够抓住这样的机会,而你却不可以。
咪蒙在做公众号之前,已经做了很多年的主编。所积累的能力恰好能用在公众号上,而并不是公众号机遇来了,就去写文章,就去抓风口。
你所看到的所有速成,基本上都是别人好多年的积累,底层能力是不变的,只不过是换个赛道而已。
现在的短视频也是同样道理,你所看到的一些网红,其实他们老早就在别的平台上一展身手了,只不过遇到了抖音、西瓜视频这一难得的机遇,飞黄腾达了。
如果你相信速成,人家做,你也跟着做,结果只会死翘翘。
所以时间点很重要,只有当你有足够积累的时候,才可以去抓风口,否则就会死的很惨。
如果你确实一点积累都没有,就不要抱着赚大钱的心态,要做正确的风险评估。毕竟每个人都是从新手开始的,只不过每个人对新手阶段的期望值是不一样的。
任何一次速成,都是至少四五年,甚至长达七八年的坚持所带来的爆发。
当你有了这样的思维认知之后,就能够做出比较稳妥的选择,也就能够选择恰当的时机一展身手。
3、 给自己留下做不同选择的可能
几年前,做传统媒体的那些人,如果只会闷头编稿子,基本已经死了一批;只有那些眼睛向外,敢于尝试的人,才最终搭上了新媒体的快车。
马化腾在公司里做研发的同时,一直在和朋友做软件、炒股;俞敏洪白天上完课,晚上还要忙着去校外开小班。
正所谓技多不压身,多学几种技能,便能够让自己多一份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
我有一位同事一直从事电商行业,做的是保健品类目。但他一直想转行做投资,这个逻辑在哪呢?
他有了解过投资公司的工作情况,投资也是分行业的。比如保健品行业,医疗健康行业等等。
不少投资人也是从行业从业者身份转过去的,他们虽然对投资行业不是非常了解,但对行业公司却很了解,进入投资公司工作也有一定存在价值。
何况时间久了,投资知识也是可以学习的。
为自己多提供一种选择,并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有意识的朝着这个方向去学习发展。
当自己在本行业内遇到不可抗力的问题时候,还可以从事投资行业,人生就不会那么被动。
副业也是给自己提供不同选择的一条道路,按照4-5年时间计算,如果30岁开始筹备自己的副业,坚持下来的话,35岁的时候,副业收入赶上公司收入,相对还是比较容易的。
但你如果想一年甚至2年内做到这样的水平,那是非常难的。记住一切的速成,其实都是大器晚成。
4、 进行大量的信息输入,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太过信奉选择大于努力的人,基本上都非常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因为真正靠选择而取得成绩的实则是非常少的。
如何让自己具有非常强大的独立思考能力,只有一种办法,那就是拼命的信息输入。
你要想知道未来行业发展趋势,就要多看一些行业报告,多分析一些行业报告。
你要想培养自己的看待问题的方式,就要多看一些书,多学习一些书。
你要想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否落后,那就要多和不同行业的人交流。
就拿裸辞创业这件事情来说,如果你向身边的同事请教,同事一定会告诉你,这件事情不靠谱。身边的同事圈子,基本上都是这样的想法,他们觉得上班风险最小。
而如果你和一帮做小生意的人沟通交流,他们可能会非常鄙视你,他们会觉得上班风险非常大,而创业做点小生意风险则相对较小。
不同圈层的想法都是不一样的,每个圈层的想法其实也是一种信息输入,当你的知识多了,见识多了,独立思考能力也就强了。
5、 普通人请多关注小趋势,学会从小趋势中寻找机会
前几个月我去了一趟常州,和几个校友聊天,其中有几位现在已经做到了小老板,公司不大,不到10个人。
因为我从事互联网行业,所以他很感兴趣的问了我一个问题。他说,5G的发展能够为我们带来哪些机会呢?
这是一个好问题,但过于宏大了,提前考虑行业机会是没有错的。但是过于宏大的机会我们往往是抓不住的,也是没有能力抓住的。
如果我们换个想法,5G的会改变哪些大的行业趋势,而某些行业趋势的改变,又会导致哪些人类行为的改变。
这些行为的改变,又会对我们的生活方式,甚至是街边小店有什么影响。
最终的问题就可以细化成,一家饭店、一家奶茶店、甚至是一家早餐店,在5G来临的时候,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中间又能够带来哪些机遇。
2018年12月31日晚,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在深圳开办第三次“时间的朋友”系列跨年演讲,重点介绍了他以为2019年将流行的新关键词—小趋势。
什么是小趋势?
2008年,马克·佩恩在《小趋势-决定未来大变革的潜在力量》提出,小趋势是占美国人口的1%的群体出现的、能改变个人生活,能改变企业命运的变化,他们决定了未来的大变革。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讲,机遇往往蕴藏在小趋势当中。
比如,以往的少儿美术培训都是线下教学,以往的少儿美术教育大咖都不懂互联网,不懂短视频。
而你如果正好是美术专业出身的,那么是否可以用互联网思维,用短视频方式重新去做少儿美术培训呢?
这对你来说,就是机遇。
这个案例说的就是我一个校友,他在做少儿美术培训的时候,线下实体照常做,但结合抖音短视频做好传播。
参照网红的运营模式,打造自己的少儿美术IP,很快就成为了江苏省少儿美术教育理事会副理事长。
其实论功底,比他厉害的人多了,搞少儿美术教育的教授也多得去了,但只有他做大了。
作为一名职场人,一定要能够识别哪些是真正的选择,千万不要让自己受到错误的引导。同时要努力做出对自己真正有利的选择,让上天的“命运”更加垂青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