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眼睛是一个人的“心灵窗户”,透过它,最容易窥见人们内心的秘密。写诗作文,也有所谓“诗眼”、“文眼”的说法,指的就是一篇诗、文中的那些最富有表现力,最能帮助读者准确地理解整个作品的主题思想或脉络层次的关键性词语。写文章要有纲领,要立“文眼”,作为统率和观察全文的出发点。就议论、说理性的文章来说,理脉或点睛是为了提纲挈领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就叙事性的作品来说,则是为了更好地选准观察、刻划事物的思想“视角”或感情“焦点”。
《左传》中的《曹刿论战》故事,就是一个“文眼”明亮、思想脉络清楚而材料剪裁得当的好例子。试看它的第一段: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未能远谋”,是曹刿对于“肉食者”、即那些高官厚禄者的一种深刻的批评。他自己之所以敢于“请见”庄公,显然是“有远谋”在胸的。可见“远谋”二字,既是推动整个故事情节向前发展的和线,也是曹刿这一人物的主要性格特点。无怪前人早有评析,说它是“一篇之关眼”,也就是“文眼”所在了。说它是“文眼”,但在整篇文章中,是否真能起到“左顾右盼”而总揽全局的作用呢?再看下文: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你看,战前非常重视政治准备工作,充分认识到人心向背的重要性,不正是他富有“远谋”的表现之一?临战时重视调查研究,善于分析、判断情况,准确及时地捕捉战机,不正是他富有“远谋”的表现之二?末了,通过那些战斗经验的分析总结,不是更加可以看出他那知已知彼、料事如神的深谋远虑吗?
文章中有关这场战争的描述,一共只有“战于长勺”“齐人三鼓”“齐师败绩”“遂逐齐师”“既克”等扼要概括地十几个字;主要篇幅,则放在刻划曹刿这个“远谋”者的身上。此文正是由于“眼”明而“脉”顺,角度集中,剪裁得体,曹刿作为我国古代一位优秀战略家的形象,才栩栩如生地跃然纸上,千古流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