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关于徐庶离开刘备的前因后果,讲述的活灵活现。原来,曹军一战失利,于是曹操获悉是徐庶谋划,程昱又称徐庶之才“十倍于昱”,曹操想将徐庶招揽麾下。程昱出了一个坏主意,就是诓骗徐庶之母到许昌,然后让徐母写信给徐庶,骗他来许昌。
程昱:徐庶为人至孝。幼丧其父,止有老母在堂。现今其弟徐康已亡,老母无人侍养。丞相可使人赚其母至许昌,令作书召其子,则徐庶必至矣!
由于徐母忠义,不愿写信将儿子招来,于是程昱假冒徐母笔迹,写了一封信给徐庶。最终,孝顺的徐庶中计,由此离开刘备。在离开刘备之前,还上演了一幕“元直(徐庶)回马荐诸葛”的经典桥段。
总之,徐庶这一段经历,包含了三个经典故事:曹操挟母以令徐庶,元直回马荐诸葛,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可见,徐庶忠于汉室,离开刘备是迫不得已,刘备和徐庶形象都塑造的很好,曹操奸诈形象被刻画的淋漓尽致。
然而,三国演义毕竟只是演义小说,在正史上徐庶离开刘备,其实不是这么简单。以上三个故事,其实都是罗贯中虚构。
徐庶既然如此孝顺,弟弟徐康又去世了,为何还让母亲一人在家生活,以至于“老母无人侍养”?显然不合逻辑。《三国志·诸葛亮传》中的一段记载,揭开了真相:
俄而表卒,琮(刘琮)闻曹公来征,遣使请降。先主(刘备)在樊闻之,率其众南行,亮与徐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庶辞先主。
一句“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说明徐庶和母亲生活在一起,只是徐庶母亲被曹操俘虏了而已。因为徐庶孝顺,所以就离开了刘备。
显然,曹操可没有“挟母以令徐庶”,而是徐庶见到母亲被俘,于是主动去了曹操那里。至于徐庶这一选择,是有意前往还是无奈之举,这就不得而知了。
《三国演义》记载,徐庶在离开刘备之后,又拍马而回,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所谓“元直回马荐诸葛”。也就是说,徐庶和诸葛亮两人没有做过“同事”。
然而,《三国志》中却有完全不一样的记载。191年,董卓作乱,石韬和徐庶为了避祸,而到荆州居住,由此和诸葛亮相识,“与诸葛亮特相善”。十年之后的201年,徐庶加入刘备阵营,“先主器之”,刘备很赏识徐庶。
207年,徐庶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刘备让诸葛亮和徐庶一块来,但徐庶却认为刘备应该亲自去请,于是才有三顾茅庐的故事。
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208年,曹操率领80万大军南下,准备一句平定南方(后来发生赤壁之战),由于刘表去世,其子刘琮投降曹操,所以刘备等踏上了逃亡之路。在当阳长坂坡,曹军追上了刘备,结果刘备大败,赵子龙七进七出就是这一次,徐庶母亲也在此时被俘。此后,因为孝顺母亲,徐庶就离开了刘备。
可见,“元直回马荐诸葛”纯属无稽之谈,徐庶和诸葛亮做了一年左右的同事。在曹军来袭时,“亮(诸葛亮)与徐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两人还曾结伴逃亡。
徐庶离开刘备之前,在“送别宴”上,面对刘备的装惨,徐庶发出了“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誓言,表达了自己之所以离开,只是无奈之举。
徐庶:某才微智浅,深荷使君重用。今不幸半途而别,实为老母故也。纵使曹操相逼,庶亦终身不设一谋。
徐庶进曹营之后,徐母生死如何,正史中没有记载,但估计没有上吊自杀。不过,徐庶果真“一言不发”吗?
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获悉石韬和徐庶官职不高时感慨,“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见用乎?”对于这一段话,三国演义中的解读是,因为徐庶身在曹营心在汉,不给曹操谋划,所以才被曹操死死的压制。
其实,这一种猜测有点“小肚鸡肠”:如果曹操认为徐庶不靠谱,又怎么还会留下徐庶在身边?如果徐庶一直没有贡献,曹操会白养一个人吗?
徐庶之所以官职不高,和魏国情况有关。相比蜀国,魏国人才众多,半路加入曹营的徐庶又并不出众,如何能让曹操高看一眼?而且,曹丕继位后,实行的是九品中正制,拉拢士族,寒门出身的徐庶自然难以出头了。
因为徐庶史料不多,但在魏国严格的考勤制度下,从徐庶能够稳定官位,最终能够善终,说明徐庶不可能“一言不发”。
总而言之,三国演义中的徐庶,和真实历史上的徐庶,相差太大,至少以上三个经典故事,就都是罗贯中编造而成。
另外,在《三国演义》中,徐庶表现的不识时务,但正史上徐庶却“识时务”。在曹操大军南征时,加上母亲被俘,这时徐庶的选择耐人寻味,这不免让人恶意的猜测:徐庶趁机主动脱离刘备,站在更可能是最终胜利者的曹操(当时赤壁之战还没爆发)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