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字元直,颍川郡长社县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后归曹操,并仕于曹魏。徐庶本是寒门子弟,后与司马徽、诸葛亮、崔州平等道友来往密切。后来投奔刘备并举荐诸葛亮,因其母被曹操掳获,徐庶不得已辞别刘备,进入曹营,还衍生出了一个歇后语“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徐庶也因此成为了孝子的典范被加以称赞。
诸葛亮对徐庶的评价:“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若远小嫌,难相违覆,旷阙损矣。违覆而得中,犹弃敝趫而获珠玉。然人心苦不能尽,惟徐元直处兹不惑。又,董幼宰参署七年,事有不至,至于十反,来相启告。苟能慕元直之十一,幼宰之勤渠,有忠于国,则亮可以少过矣。”“昔初交州平,屡闻得失,后交元直,勤见启诲。”
徐庶原是蜀汉臣子,最后却在魏国被任命为右中郎将、御史中丞。徐庶辞别刘备的原因是他的母亲被曹操掳获,那么其母被曹掳,徐庶一定要离开刘备吗?徐庶是刘备的一个重要的谋士,诸葛亮就是徐庶举荐给刘备的。曹操南下讨伐荆州,刘备猝不及防,匆忙南下,徐庶跟随刘备南下,曹操在追赶途中掳获了徐庶的母亲,徐庶“方寸大乱”,辞别了刘备,投奔了曹操。自古以来,忠孝不能两全。徐庶离开刘备是限于情,而对刘备来说同意徐庶离开则是迫于形势,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任何人在情势面前,都有迈不过的坎。
忠孝是很难抉择的,在忠孝面前,徐庶选择了孝,徐庶为什么一定要选择离开呢。而刘备当时手下能者也不多,早期成名的也就徐庶,刘备也为什么会放徐庶走呢?原因有几个,其一,三国时期提倡孝道,这是当时的形势,是很多人都要遵守的,不然就会留下骂名,这与秦朝焚书坑儒和汉朝独尊儒术的大环境下是相似的。在汉朝,一个人想要做官,一靠门第,二靠孝道,汉朝以孝治天下,由此可见孝对于人们的重要性。在汉朝做人和做官,孝道是最基本的条件和要求,不孝的人是难以在社会上立足的,徐庶家庭背景和社会地位也不高,再背上不孝的名声,他的仕途也差不多结束了。所以当得知自己的母亲被掳获后,徐庶毅然决然的离开,这也是最直接的原因。其二,三国这个特殊时期的情况下,当时东汉的天子可谓是傀儡,一切都在曹操掌控中。天下是诸侯各自为政,为某一个诸侯效力,就是那个人的臣子。假如曹操以天子的名义任命某人为官,那这个人也就在形式上和诸侯一样,成为了朝廷的臣子。所以徐庶没有更多选择。
刘备也没有强留徐庶,一是因为没有理由,毕竟孝道大于天,二是徐庶已为刘备推荐出高才,强留实无必要。三是徐庶留在刘备身边,也只能是思绪烦乱,很难再发挥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