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作文就惧怕,拿起笔来就羞涩,作文,几乎令每一个学生和家长头疼,孩子们不会写,不爱写,都认为作文难。不仅学生认为难,作为连续几年参加区里阅卷工作的我来说,阅卷向来是一件繁琐、枯燥的苦差事,但凡语文老师参加过统考网上阅卷工作,没有几个还想再来的。因为比较符合“幸福的感觉总是相似的,不幸的感觉各有各的不幸”。语文考试中一篇作文可以直接决定考生的成绩,可是这个文章又是你自己写的。如果你的作文得分很低,怨不得别人,因为这些都是你亲手“制作”。
提起作文就摇头,看到题目皱眉头,边想边写咬笔头,想了半天没开头!这是学生的真实写照。其实,一篇作文写好了开头,就相当于为整篇文章打开了思路。
你辛辛苦苦写了四五百字,结果老师都不会去仔细的看,因为你的开头就告诉阅卷老师,你的文章没有看的价值。见字如面,开头可能就注定了结局,先给大家分享几个不成功的例子:
1.材料作文,第一段几乎把材料抄一遍。
你还觉得这是引用或者是联系材料吗?哪个阅卷老师不知道材料的内容是什么?需要你用长篇大论来叙述,如果你真的打算用一段话甚至超过30个字把材料叙述一遍,阅卷者一定会这样想:“就几百字的文章,你都敢用这么多字数来描述标题,你的文章还能写好?至少是凑字的嫌疑,并且是不慎重的态度......”于是你的文章得分就......
2.套作开头,很多学生觉得用排比句开头就很好,于是就用“XX、、因为XX才”“正因为有了XX才会有XX”。
上来就好几句,不说罢了,一说就麻烦了,一个学生写“自信”的话题,上来就说,“老鹰因为自信才飞上蓝天;小溪因为自信才流进大海...”用“勇气”的话题,就写“老鹰因为勇气才飞上蓝天...”老鹰的飞翔是觅食的需要,是客观规律,不自信就不飞了?
3.感慨半天,却说了一些无关紧要的话。
很多作文第一段都可以直接被删掉,没有什么意义,例如有个学生写“一转眼,快小学毕业了,我们的心被高兴和喜悦占据,同时也充满了对同窗依依不舍的留恋......”你感慨半天,要写什么?并且语言还很平淡,口语化,你的文章很难拿到高分。
作文开头方法
1、开门见山法
开门见山的意思是打开门看见山,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接了当谈话题,不拐弯抹角,所以开门见山是让人一看或一听就知道要讲什么了,非常清楚直接的表达。
例如:我让学生同桌之间以“借橡皮”为例,进行开门见山练笔。
学生这么写的:有一天,我忘记了带橡皮,我对同桌说“同桌,借你的橡皮用一下,我忘记带了。”还有同学是这么写的“唉呀,我今天太粗心了,好像忘记带橡皮了,我把书包、文具盒统统翻了一遍都没有找到,我又着急用,这可怎么办呀?”,表面上你看着这两位同学写的都还不错,但直接说“我想借你橡皮”就可以了,直截了当。
还有一次我们写《课间十分钟》是命题作文,有个同学这么写的“下课了,同学们玩啥的都有,操场上都是人”,但经过指导修改后是这样的“下课铃响了,同学们快步走出教室到操场上参加自己喜欢的课间活动,校园里顿时沸腾起来”你看这就跟刚才说的不太一样了,开头就点明了时间“下课”,地点“操场上”,人物“同学们”,事情“课间活动”,这种方法能很好地指导自己后面的写作,对阅卷老师来说,可以清楚文章主题。
我用十二个字概括开门见山法:一目了然、清楚明白、直截了当。
2、悬念式开头
一个成功的电影导演,往往会把最精彩、最惊险、最刺激的片段或高潮放在开头,借此来吸引观众,增加影视剧的收视率,很多作家也是如此。我们写作文,也必须有把最精彩的内容放在开头的意识,力求让精彩的开头迅速抓住读者眼球。
这就是悬念法,通过设置疑问或矛盾冲突,激发人们对情节发展和人物命运热切关注的兴趣。
学生作文《我的妹妹》:她是谁呢?那衣服,那俊俏的小脸盘,这么眼熟。这样的作文会让人读起来更感兴趣,更想到下文中去寻找答案,她到底是谁。
所以说作文也是说话,用对话的心态来写作文,写起来更没压力,也能使作文更传神更生动活泼。
万事开头难,开头好了自然引人阅读。文章开头设置悬念就很容易达到这一效果,因此可以尝试运用设疑法。
什么是设疑法呢?就是在开头设置悬念。这种形式运用很广泛,它有助于创设氛围,展开矛盾,引出下文。可以这种人物某一刻的神态为悬念,可以人物某一刻的言行为悬念,也可以环境为悬念。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开始写“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读了这些,人们不禁要问:这个小女孩是干什么的?天冷又下着雪,她为什么还光头赤脚?天快黑了,又是大年夜,她为什么不赶快回家?她究竟会有怎样的命运?文章一开头,就把人物放在这样一个典型环境中,给读者设置了一系列的悬念,于是便紧紧地抓住了读者的心,激起读者急于知道事情底细的阅读兴趣。
总之,“文无定法”,具体运用那种方法要根据文章的内容而定。但是给文章开头设置悬念应注意:一是开头悬念的设置要简明扼要,不能啰嗦,与悬念关系不大的内容不写,悬念的点要集中;二是要围绕悬念一步一步地解开谜底,一层一层地解除悬念,慢慢地完成,直到结尾时才让人恍然大悟,这样,既符合读者的阅读思路,又可以使文章曲折多姿,前后呼应。
3、倒叙总起式
倒叙是先告诉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断提到文章的前边,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
例如有个学生写和邻居家的事:从我记事的那天起,经历的事情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数也数不清。但他们大都在我的脑海里一闪而过,只有那件普普通通的小事令我至今难以忘怀。
怎么认识倒叙呢?我在教学时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己动手找,看谁找得准、找得快,结果很快就有同学找到了。学生认识了倒叙开头的方法,有写人、记事、写景等等,只要是倒叙开头就可以,然后选择好的抄写下来,再会背诵。这样的目的是训练记忆能力,使学生同学能活学活用。
接下来,就用我们掌握的倒叙写法来自己创作了,会拟定几个题让他们做练习。 例:这次荣获校“文明小主人”荣誉称号的同学居然是李A,学校的W校长为他发了奖。“哗哗哗——”台下顿时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这个捣蛋鬼的变化可真大啊!《真没想到》《水枪大战》同学们仿的更熟练了,有的写到:在成长的岁月中,发生过许多的事情,犹如天上的繁星时隐时现,有的让我伤心,有的让我高兴,但唯有那次水枪大战令我快乐不已。写到这里有的学生跟我说,“老师,写完我自己读都有一种读下去的好奇心。”
刚才我们说的倒叙就是:先交代事情结果,总起全文。
4、对比总起式
这个就很简单了,就是把许多事和人和其中的一个人或一件事对比,突出其中之一。
例:有的孩子很快就会写到“从小到大,许多人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细心的慢慢、唠叨的奶奶、慈祥的爷爷......但给我影响最深的还是粗心的老爸”。
5、巧用修辞式
在作文的开头用上一些修辞方法,使语言生动形象,把读者带入意境中,以达到先声夺人,激发兴趣的效果。
学生作文《把爱心带给他人》开头一句话“爱心是冬天里的一缕阳光,驱散了凛冽的寒霜。”
如果孩子比较不擅长写作文,实在想不出更好的开头时,可以让孩子适当运用。
6、声音总起式
开始写“歌声、笑声、风雨声”铺设情境,而后总起全文。
例:“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每当听着这首歌,我的眼前就浮现出妈妈的影子。《难忘的妈妈》
训练时,学生曾写过一篇作文,题目是《“尖刀嘴”班长》。看了题目,让孩子猜一猜,这篇作文描写的侧重点在哪一方面?
对,班长是尖刀嘴,说明了班长说起话来毫不留情。不用说,作文一定是通过班长的语言描写,来刻画这一特点。加冒号的声音式。
这样的开头方法,就是语言描写开头法。当一个人的语言,能够刻画这个人的形象时,可以试一试这样的开头法哦。
7、外貌描写式
即人或物的面部特征、体态形状、举止习惯、衣着打扮等作为开篇形式的写作内容。肖像刻画要生动逼真,使人或物的形象丰满,达到呼之欲出的效果。
先写出总起句,然后描写人物外貌。相对来说简单一点
例:我的弟弟真可爱。圆圆的小脸上嵌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一笑起来就露出两个小酒窝。《我的弟弟》
写作的方法很多,今天张老师只是给大家作文开头的一些方法。
作文这个板块一直以来都有语文试卷“半壁江山”的称号,我们在小学作文的训练有三个阶段,即基础阶段、单项训练阶段、综合训练阶段。
基础知识阶段:(1-2年级)以说话、写话为主。
单项训练阶段:(3-4年级)以观察为主的片段训练,包括文章的开头、结尾训练,总起分述训练;从人物外貌、动作、心理活动描写、场面描写。
综合训练阶段:(5-6年级)以训练学生的审题立意、布局谋篇为主,着重写好记叙和常用的应用文。
几点建议
1、真实写作
写作文时一定要说真话,不能说大话,假话。为人真诚,才能说真话,吐真情,这既是作文的问题也是做人的问题。小学生作文要做到有真意,需要在生活中找材料,所以一定要善于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
2、勤练习写作
作文是一种技能,技能的形成靠的是训练。要写好作文一定要勤动笔,把想到的、听到的好句子或片段马上记下来,然后整理成篇。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通过让学生写日记的形式把写作文当成习惯。
3、善于学习,让作文有情感
写作文没有情感流露,好似一个人没有灵魂,一张脸没有表情。可以让孩子向课文学习,向范文、名著学习,作者是如何表达真情实感的,同时又使文章通畅生动,学习表达情感的技巧。
其实关于作文写作方法、题材有很多,只是躲藏在平淡的生活之中。我们要让孩子采用创新的发散性思维写作,就必须引导孩子从生活中寻找自己独特的写作源泉,把本来仅局限于课堂的视线引向多彩的现实生活中,让孩子通过贴近生活、贴近自然,积累生活经验,让他们在做中体会成功的欢乐,在做中总结失败的教训并随之记录下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和酸甜苦辣,培养写作爱好,在做中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
我们作文的教学理念就是让学生写出“让人惊喜的作文”。
本文内容节选自学习之星公益讲座